昨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發展“全域旅游”,保障旅游供給,最重要的在于體制機制改革,“全域旅游”突破景區內外有形的圍墻,突破部門之間無形的圍墻,更突破城鄉二元化格局。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消費的主戰場,同時也是旅游扶貧的主戰場,“十三五”期間,在全國扶貧任務中,我國旅游行業將承擔17%的任務。
按照《“十三五”全國旅游業發展規劃》的目標,“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要帶動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脫貧。
景點景區旅游人數逐年下降
在中國旅游業3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目前已步入“大眾旅游時代”。數據顯示,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出行國家,預計2016年國內旅游44.4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總收入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
在此情況下,“景點旅游”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及未來發展需要,相關機構的研究數據也表明,景點景區旅游人數逐年下降,非景點景區旅游人數逐年上升。“全域旅游”的概念,也因此應運而生。
“現在的旅游模式已經從景點旅游轉到 全域旅游 ,非景點旅游的游客量占到近80%,這就要求旅游從供給側方面做出努力,滿足需求, 全域旅游 由此成為大勢所趨。”李金早說,“發展 全域旅游 ,保障旅游供給,最重要的在于體制機制改革。”
而通過構建“全域旅游”,有助于突破景區內外有形的“圍墻”、突破部門之間無形的圍墻、更突破城鄉二元化格局。
為更好構建“全域旅游”+“扶貧”,國家旅游局通過與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深化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政策措施,推進旅游金融服務創新,內容包括建設景區帶村旅游扶貧項目、與鄉村旅游扶貧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旅游投資項目庫、旅游投融資平臺、區域旅游資源整合等。
旅游扶貧尚有三大問題待解
在全國遍地開花的“旅游扶貧”熱潮下,業內人士對如何確保旅游帶來的收益落實到貧困群體頭上始終保持著關注。
“當前旅游扶貧的主導目標是為貧困群體創造可持續的發展機會,同時要確保實現這部分人群的受益,”上海申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耿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在此前多地的實踐中,卻出現了 目標變更 的結果,也就是說,許多地區將 發展旅游業 做成了首要目標,大興土木偽古建收門票又做成了一個景點經濟,這樣極容易將貧困人口排除在經濟增長的受益群體之外。說到底,這是一個如何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的問題。”
針對旅游扶貧的短板,全國政協委員朱奕龍、戴秀英提出,當前尚存在缺乏統籌協調、旅游資源整合度不高、貧困群眾參與度還不夠高等問題,制約了旅游產品創新以及市場主體培育,影響了旅游扶貧的總體效果。
他們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出臺支持貧困地區旅游項目建設的差別化用地政策,并對合理安排旅游扶貧用地的規模、布局和時序提出細化措施。同時,設立旅游扶貧產業基金,發揮好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在貧困地區投資建設和運營旅游項目,激發社會資本參與旅游扶貧的活力和動力。
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李金早表示,今年將通過旅游實現帶動扶貧200萬人以上。目前,各地已經探索出了多種旅游+扶貧的模式,如“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通過景區、能人、合作社、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投資、運營,帶動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分享旅游收益,實現脫貧致富。
發展“全域旅游”,保障旅游供給,最重要的在于體制機制改革,“全域旅游”突破景區內外有形的圍墻,突破部門之間無形的圍墻,更突破城鄉二元化格局。——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