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豬市場主要特征
1.生豬價格大幅上升:2016年生豬價格在2015年基礎上出現大幅上升。根據農業部公布數據,2016年全年平均生豬價格為18.59元/kg ,比2015年上升22.04%;豬肉平均價格為29.33元/kg,比2015年上升19.1%。全年生豬價格呈波浪式走勢,1-6月持續上升,由1月份的17.62元/kg上升至6月份20.58元/kg 的歷史最高峰,這段時間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供給短缺;7-10月,生豬價格持續下降,到10月份,價格下降至16.88元/kg ,是全年的最低點,這期間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進口量上升幅度較大,據海關數據顯示,6-8 月份,每月的豬肉進口量在18 -20萬噸之間;11月之后,生豬價格又開始逐步上升,12 月份價格升至17.46元/kg ,主要原因是臨近年末,消費需求明顯上升。
2.飼料成本下降明顯:2016年,生豬飼料及飼料原料價格明顯下降。根據農業部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數據,1-12月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為3.06元/kg ,同比下降5.20%;玉米平均價格為2.02元/kg ,同比下降14.65%;豆粕平均價格為3.31元/kg ,同比下降2.39%; 麥麩平均價格為1.53元/kg ,同比下降14.10%。飼料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16年國家對玉米收儲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使得玉米價格主要由市場來調節,在國內玉米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價格出現下降。二是國際糧食價格下行傳導到國內糧食市場,作為世界重要的糧食出口國,美國2016年1-11月的玉米平均價格同比下降5.79%,大豆價格同比下降1.95%。
3.養殖業盈利水平高:在生豬價格上升以及飼料成本下降的情況下,生豬養殖戶全年保持較高盈利水平。根據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數據,2016年生豬養殖業平均盈利4.19元/kg ,而2015 年僅有1.13 元/kg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數據,2016年全年平均豬糧比為9.48∶1,大幅高于 2015年的6.65∶1,在3月底至6月底的15個周 ,豬糧比都高于9.5∶1, 處于重度上漲的紅色區域,在6月1日,豬糧比達到最高峰為10.95∶1,而豬糧比5.5:1養殖戶即可保本。
4.生豬供給進一步下降:2016年,生豬供給量進一步下降,降至近5年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全年生豬出欄量為68502萬頭,同比下降3.28%;豬肉產量為5299萬噸,同比下降3.43%;年末生豬存欄量為43 504萬頭,同比下降3.57%。2016年,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屠宰生豬20871萬頭,同比下降2.47%。2016年供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持續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693萬頭,比2014年末下降了5.43%;根據農業部4 000個監測點的數據,2015年12月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了11.4%。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2至 2015年上半年的市場低迷以及近年來環保約束的持續增強。
5.豬肉進口量大幅上升:2016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大幅上升,據國家海關數據,2016年鮮冷凍豬肉進口量達到162.03萬噸,同比上升108.4%,占國內豬肉消費量的3% ,鮮冷凍豬肉進口平均價格為1.97 美元/kg,同比上升5.7% 。鮮冷凍豬肉進口來源于歐盟的份額達到67.80%,美國的份額為13.30%,加拿大份額為11.05%,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合計份額為7.85%。2016年,凍豬雜碎(包括凍豬肝和其他凍豬雜碎)進口量達到133.38萬噸 ,同比上升71.93%,凍豬雜碎進口平均價格為1.84美元/kg ,同比上升14.13%,凍豬雜碎進口來源于歐盟的份額達到57.05%,美國的份額為31.79%,加拿大的份額為9.10%,智利和墨西哥的合計份額為2.06%。
2016年豬肉進口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一是國內外豬肉價格差距拉大,我國豬肉進口價格近年來總體保持在1.5-2美元/kg之間,用當月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價格后,2016年1-11月份進口豬肉價格與國內豬肉價格的平均價差是16.51元/kg ,2015年同期為13元/kg ,2014年同期為11.2元/kg 。二是近兩年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審核通過的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有較大幅度的增加,2014年1月份,指定口岸查驗場的數量為37個,2015年4月增加至43個,截止至2016年11月底,又增加至56個。三是近年來經我國檢驗檢疫部門批準可以對華出口豬肉的國家數量有所增加,如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墨西哥幾個國家都是在2014年以后開始向我國出口豬肉產品的 。四是對我國豬肉出口的主要歐洲國家中,獲準對華出口豬肉的豬肉生產加工企業數量也有上升,如西班牙豬肉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在華注冊數量由2011年1月的18家增加至2016年9月的26家,德國在華注冊的企業數量由2011年9月的7家增加至2016年3月的12家。
6.禁養區和限養區:全國各地區紛紛設立了禁養區和限養區,南方水網地區的禁養區內豬場拆遷也在逐步推進。目前更加嚴格的環保法規政策推動了生豬產業規模結構和區域結構的調整,在規模結構方面,環保約束抬高了生豬行業的進入門檻,強化了生豬產業的規模經濟特征,促進了行業規模化程度的提高;在區域結構方面,近年來大型生豬企業紛紛在資源豐富、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東北地區進行布局,如溫氏集團、大北農、正邦集團、河南牧原公司以及金新農公司等紛紛在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建設養殖基地,一些公司如溫氏集團和河南牧原的生豬養殖基地已經開始建設并逐步投產,多個大型企業未來在東北地區的生豬出欄計劃都在1 000萬頭以上。大企業的加入有利于消除市場信息不對稱,提高產品質量,打造企業品牌,進而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7.歐盟進口增加:2016年歐盟平均生豬價格上升至1.197英鎊/kg ,比2015年上升18%,1-10月份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11月開始有所回落。歐盟2016年生豬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產量與2015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豬肉出口量有了明顯增加。由于2015年歐盟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各國都進行了產量控制,2016年1-10月份,歐盟15國的生豬屠宰量為1642萬噸,同比上升0.46%,變化不大。歐盟豬肉出口增加的拉動力主要是中國市場,2016年,我國從歐盟國家進口鮮冷凍豬肉達到109.9萬噸,而2015 年僅為58萬噸。
2017年生豬市場發展趨勢
1.供給量將回升:2016年12月,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3.6%,1-12月同比平均下降幅度為4.68%,考慮到4000個監測點的覆蓋面比較廣,說明全國總體的能繁母豬存欄量還在下降。另一方面,根據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監測數據庫,2016年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二元母豬累計銷售量同比上升51.8%,二元母豬平均銷售價格為2071元/頭,同比上升23%,由于國家生豬產業體系試驗站所在企業是全國較優秀的種豬企業,主要客戶是規模化豬場,所以該數據反映出規模化豬場的母豬補欄意愿較強。綜合以上兩個方面的數據來看,目前小、散養殖戶仍在退出,而中,大規模養殖戶在擴大規模,考慮到2016年中、大規模養殖場擴張的速度較快,在2017年產能會得到明顯釋放,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小、散戶退出形成的空缺,因此2017年生豬供給量將會回升,但由于目前供給處于較低水平,在環保約束進一步增強的情況下,供給上升幅度也將有限,所以2017年生豬市場總體供需情況差距不會太大。
2.需求總量總體趨穩: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速為6.7%,第四季度達到6.8%,經濟回穩跡象逐步顯現,預計2017年GDP增速在6.7%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2016年9月以后,CPI 有明顯上升,說明社會總體消費需求有所回升,可能會延續到2017年。綜合來看,2017年豬肉的消費需求總體趨穩。
3.豬肉進口量會有所回落:在歐盟,2016年各國產能都有所縮減,如丹麥2016年能繁母豬存欄量比2015年下降3%,因此,2017年歐盟生豬價格也將延續2016年的上升勢頭。綜合歐美市場的因素,2017年我國生豬價格與歐美國家的差距將會比2016年有所縮小,同時考慮到我國2017年生豬價格穩中略降的可能性較大,所以2017年豬肉進口量會保持高位,但比2016年有一定下降。
4.價格有所回落但仍具盈利能力:在2017年生豬供給略有回升但仍然偏緊,當前生豬價格處于年度低位,下半年豬價有望穩定或回升,在需求趨穩以及進口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生豬價格仍具備盈利能力,但相比2016年有不小的差距。隨著飼料成本同樣下降,發展養殖業仍有利可圖。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月子中心一般為生產母親提供專業產后恢復(即坐月子)服
車身廣告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車身廣告行業的國內外發
稅務大數據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稅務大數據行業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