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忽如一夜春風來”
投資方觀望和保守的態度在今年初發生了明顯變化。去年來電科技與某家知名天使機構談1億元左右的融資,后者嫌太貴沒投。到了年后,北京的另外一家機構居然給出了3億元的投資額度。4月5日宣布獲得SIG海納亞洲、紅點創投、九合創投2000萬美元A輪融資后,“沒停過”,袁炳松說,“五一期間確定了新一輪融資的FA,安排我們見了一批投資人,也有很多資本來找我們。”聯想之星的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說道,“作為一個沒有帶充電寶就毫無安全感的人來說,我一直認為共享充電寶并沒什么實際用處。直到出門發現充電寶沒電了,手機剩下20%的電,我發現我錯了。”4月初,街電、來電、小電、Hi電等多家公司率先拿下融資。記者當時詢問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是否有考慮投資該類項目,對方表示“還沒怎么再看”。4月18日,河馬充電宣布獲得梅花天使等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種種微妙變化在發生,各家企業融資激戰正酣。40天時間,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12億元,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鼎暉投資、高瓴資本等多家PE機構也參與到共享充電寶的早期投資中。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這些機構大多不想錯過風口,占個坑而已,實際投得并不多。”
陳歐的到來,聚美的入局,讓競爭對手有些猝不及防。5月份之前,街電創始成員之一的林靜(化名)還接受過經緯中國、啟明創投等資本方的盡職調查。沒想到,隨后陳歐帶著3億元進來了,其團隊也進入街電內部交接工作。5月26日,街電創始軟件團隊及硬件負責人因股權縮水、大股東海翼股份股權承諾未兌現而集體離職。“陳歐跟我聊過,他還是蠻懂產品的,最后可能覺得團隊不夠強,沒投成吧。”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充吧)創始人雷云對記者說道。云充吧成立于2015年10月,產品投放甚至早于街電,但在資本戰略上顯得有些“后知后覺”。眼看著競爭對手的融資步伐遠超自己,雷云并不甘心,快速對團隊、產品、戰略等進行了重新調整。5月9日,云充吧宣布獲友寶Ubox2500萬元投資,充電寶與售貨機走到了一起。
目前,已獲得融資的企業超過10家,多家VC、PE以及互聯網巨頭入局。“小電”背靠騰訊,“怪獸充電”獲雷軍所在的順為資本與小米青睞,“街電”有聚美雄厚資金支持,美團高層透露將涉足相關業務等等,這些戰略資源將很快被瓜分完畢。
共享充電寶很可能不再是一片藍海,但仍吸引不少創業者蹭“風口”。在深圳從事鋰電池行業的王小龍,最近就忙著在各個微信群求生產商合作伙伴。
風若停“路在何方”?
“最近一個月,我每天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風停了之后該怎么辦?”坐在記者面前的袁炳松陷入了沉思。他很清楚這股倏忽而至的“風”的背后,多少有些運氣的成分在里面。“共享單車投得差不多了,投資人急需找到下一個突破口。”袁炳松說道。
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中國投資人對“共享經濟”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根據畢馬威近期發布的報告,2016年中國風投公司共投出了31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20%,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共享經濟公司。然而,這似乎也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創投圈正出現“過度共享”的趨勢。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就有超過3家“共享雨傘”企業宣布獲得融資,相關的創業公司超過5家。此外,“共享籃球”的模式也進入了大眾視野。可共享的物件越來越小,“風口”的時間周期越來越短,這背后與資本的助推密切相關。正如聯想創投執行董事顧正斌所說:“如果不是資本進入,我們很可能不會如此早地討論共享充電寶。資本的力量在創業中逐漸大過模式、技術創新本身,這是一件比充電寶租賃更大的事。”
藍湖資本合伙人殷明在其文章中寫道:“最近除了充電寶和人工智能還能投點什么?這是我半年來被同行友人問及最多的問題。這恐怕是中國TMT風險投資歷史上最焦慮的一段時光。”這折射出的是機構資金太多與好的創業項目太少之間的矛盾。資本大量涌入讓袁炳松擔心一場無可避免的“惡戰”將至。他預言,共享充電寶很快會變成一片血海。但他強調自己并不焦慮,對于即將到來的“戰爭”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來電雖然在獲得第一筆投資前就已“實現盈利”,但空間和規模較為有限,除了廣告、數據線、超時收費等,目前暫時沒有其他可行的盈利模式。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小場景的共享充電寶很容易被其他方式所替代、熱門行業可能會遭遇惡性競爭、盈利模式單一等都是共享充電寶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如果風停了,該怎么辦?小電科技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創始人朱嘯虎此前表示,對于共享充電寶未來的路怎么走,自己也沒譜,“我現在也說不好。”袁炳松的方向是“數據”,“這個具體還要探索,現在也沒有明確想法”。有行業人士認為,這也是一個“線下入口之爭”,但能不能往線上轉?怎么轉?袁炳松認為這一切尚是未知之數。但他預感,最后終究可能變成一場“資本的盛宴”。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山楂茶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山楂茶行業
美容旅游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