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車險改革再下一城 消費者車險折扣加大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車險保費收入平穩增長,險企承保利潤穩中有升,行業賠付率有所下降,消費者滿意度不斷提升,這都表明商業車險改革具有可持續性,并且已經具備了普遍市場化的基礎。”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教授朱銘來對記者表示,“如果說,第一階段的商業車險改革揭開了車險供給側改革的序幕,那么,此次商業車險改革進一步深化則正式吹響了供給側改革的沖鋒號。”
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再向前邁進一步。
6月9日,保監會發布《關于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對商業車險保費的自主定價權。進一步明確深化商業車險改革的目標,即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增加消費者獲得感。
險企自主定價權擴大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短短一年時間內,商業車險改革分3個批次在全國陸續實施。在此階段,商業車險改革指向影響車險保費的4個關鍵系數——無賠款優待及上年賠款記錄(NCD)系數、交通違法系數、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保險公司可在規定范圍內通過對4個系數進行調整,獲得了部分自主定價權。
而擴大保險公司對商業車險保費自主定價權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一年來,消費者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了5.3%;第三者責任險限額較改革前提升了17.4%;車險投訴量占財產險投訴量的比重同比下降3.54個百分點,消費者滿意度有所提升。據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介紹,大部分地區駕駛習慣良好的低風險車主,其商業車險保費最低折扣系數由改革前的0.7降至0.4335。
“此前商業車險改革仍然較為保守,帶有明顯的試錯動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車險保費收入平穩增長,險企承保利潤穩中有升,行業賠付率有所下降,消費者滿意度不斷提升,這都表明商業車險改革具有可持續性,并且已經具備了普遍市場化的基礎。”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教授朱銘來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說,第一階段的商業車險改革揭開了車險供給側改革的序幕,那么,此次商業車險改革進一步深化則正式吹響了供給側改革的沖鋒號。”
消費者車險折扣加大
對于進一步深化商業車險改革,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就是自己的保費能夠降低多少。
據記者了解,此次改革主要針對商業車險保費中的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此前,深圳地區上述兩個系數的浮動范圍在0.75至1.25之間,全國其他地區在0.85至1.15之間。根據《通知》要求,這兩個系數浮動上限均未出現變化,但下限進一步放寬。
當前,全國主要有四種不同的調整機制:在深圳,雙系數下限均由0.75下調至0.70;在天津、河北、福建、廣西、四川、青海、青島、廈門等8個地區,雙系數均由0.85下調至0.75;在河南,自主核保系數下限由0.85下調至0.80,自主渠道系數由0.85下調至0.75;在北京等其他26個地區,自主核保系數不變,自主渠道系數由0.85下調至0.75。
據劉峰介紹,根據前期內部測算,《通知》具體實施后,消費者商業車險保費的最低折扣系數將由目前的0.4335降至0.3825,部分地區可低至0.3375,個別地區具有良好駕駛習慣和安全記錄的消費者在一家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投保,保費可能下浮20%左右。
以人保財險北京地區為例,使用6年的東風日產奇駿(新車購置價為24.98萬元),連續1年未出險,其NCD系數是0.85,交通違章系數是1,保險公司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為0.7225(按照0.85×0.85),該車承保車損險、盜搶險、保額為5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保額為1萬元的車上人員責任險、保額為2000元的車身劃痕損失險、玻璃破碎險(國產)、自燃損失險、涉水險,總保費為5456.91元。而進一步改革后,保險公司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為0.6375(按照0.75×0.85),最終保費為4814.92元,降低了641.99元。
中小險企需樹立核心競爭力
消費者實實在在受益,車險業務規模、效益實現雙增,但在商業車險改革全面推開的一年中,車險綜合費用率持續上升的現象難以忽視。也正因如此,此次進一步深化商業車險改革,業內更為關心的是中小險企的命運。
2016年,車險綜合費用率為41.18%,同比上升2.13個百分點。“車險綜合費用率持續上升,意味著車險市場費用競爭加劇,其后果就是車險經營主體仍然大部分處于虧損的尷尬狀態,不少中小經營主體仍然在苦苦探索盈利之路。” 朱銘來對記者說。
與全行業車險綜合費用率連續5年上升不同,在商業車險改革后,大型保險公司憑借自身在規模、實力、渠道等方面的優勢,綜合費用率反而持續走低。2016年,車險綜合費用率最低的3家公司分別為太保產險(37.47%)、人保財險(37.58%)以及國壽財險(37.95%),這3家公司規模占據了車險市場的半壁江山。因此,對于此次深化商業車險改革,人保財險副總裁華山對記者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
2016年,車險綜合費用率最高的3家公司依次為現代財險(91.55%)、中意財險(87.38)、中煤財險(70.57%)。似乎中小險企在費用率方面顯得“先天不足”。
但一組數據告訴我們,這種“先天不足”并不完全存在——截至2017年3月末,車險綜合費用率在40%以下的保險公司共有13家,中小財險公司超過半數。其中,國元農業、陽光農業、長江、鑫安等公司的費用率低于40%,實現了車險承保盈利。
“商業車險改革與中小險企經營困境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相比之下,產品同質化對中小險企的發展更為不利。”作為典型的中小公司代表,安盛天平董事長胡務表示,“進一步深化商業車險改革,事實上為中小險企提供了差異化競爭機會。以前我們很少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式,只考慮市場規模。未來,中小險企必須通過做專產品、做細行業、做精服務,樹立核心競爭力。”
商業車險改革不會一帆風順,也不會一蹴而就。但朱銘來表示,從國外經驗來看、商業車險改革都普遍經歷了先惡性競爭后逐步好轉的“過山車”現象,承保利潤都是先降后增。與之相比,我國的車險改革成效已經顯現。隨著此次進一步深化商業車險改革,我國車險市場將加速走向成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山楂茶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山楂茶行業
美容旅游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