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災現場。
1666年,倫敦一場大火曾連燒四天,燒毀1.3萬棟樓房,幾乎將城市夷為平地。350多年后,又一場大火炙烤倫敦,并將對英國政局產生深刻影響。
負責救災的倫敦消防局局長說,入職29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大火!火災死亡人數不斷上升:6人,12人,30人,58人,79人……有媒體預計,最終死亡人數可能在100人左右。
大火暴露出英國建筑安全監管的諸多漏洞。“格倫費爾”外墻材料是價格相對較低的不防火材料,雖在英國符合建筑標準,但在德國被列為易燃材料,2012年也被美國列為高層建筑禁用建材。然而,全英卻有約4000棟高層居民樓存在與“格倫費爾”類似的安全隱患。
對于當地居民多次有關火災隱患的警告,當局也未能給予足夠重視。有逃生者說,大火發生時火災警報并未響起。從火災中逃生的15層居民薩伊德·阿里告訴新華社記者:“那里從來就不安全,我們不斷抱怨,但沒人聽。”
2009年,東倫敦一座塔樓就曾發生過火災,導致6人死亡。議會曾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建議政府在高層居民樓防火工作上進行改進,最終并未引起重視。時隔八年,悲劇重演,讓人遺憾。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卡梅倫政府大規模削減公共開支,造成英國警局裁員,警力不足。此次火災發生又暴露出,政府在樓房安全方面的監管和投入嚴重不足。最終,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點燃”民憤,“燒”向唐寧街10號。
火災后數日,遇難者親朋好友指責政府“預防不力、救援失當、隱瞞真相”,憤怒的示威者沖向地區議會和首相府。倫敦市長當眾承認火災隱患被忽視多年,首相也直言應對火災“不夠好”。
去事發地走一走,或許能更直觀地體會民憤因何而來、向誰而去。
“格倫費爾”塔樓位于西倫敦的肯辛頓,那里是英國富人區,沿著一座座漂亮的英式別墅前行,抬頭就能望見燒得黢黑的塔樓。看一看大火后沿街張貼的尋人啟事,就能發現塔樓中居住的多是移民與非洲、阿拉伯等少數族裔。因為貧困,他們只能住進“格倫費爾”式的塔樓,在政府補貼下支付相對廉價的房租,延續著“窮倫敦、富倫敦”的辛酸故事。
大火背后是英國人對貧富差距的不滿、對政府改善民生不力的怨憤。這種怨憤在國際金融危機后集中出現,伴隨著中產階級收入增長停滯不斷累積,在移民涌入與難民危機的沖擊下持續發酵。肯辛頓一處教堂外張貼的標語牌上赫然寫著:“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命無關緊要。”
這場大火發生在大不列顛最困頓之際,無疑將給英國政治心臟帶來重重一擊。大火前一周,英國大選結果讓執政黨失去了原本優勢;本周,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脫歐”談判按計劃正式開始,選戰不利的保守黨政府不得不勉強上陣;再加上三個月內遭遇多次恐襲……“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英國政局早已是風聲鶴唳。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婦女衛生巾制造研究報告對婦女衛生巾制造行業研究的內容
養生旅游產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
產業用紡織品研究報告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