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女主演狂掠8000萬片酬的《孤芳不自賞》,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3.1分,這種“孤芳”既不自賞,更不他賞;而前階段在網絡熱播的網劇《河神》,沒有流量明星,不追IP熱劇,而是靠好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吸引觀眾,不僅在某視頻平臺播放量已超18億,而且目前在豆瓣上的評8
近日,電視劇“限酬令”的發布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和關注。發布“限酬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市場經驗 高片酬明星救不了爛劇
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最夸張的報道是: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主演的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在一些主打流量明星的IP劇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高達75%。
一邊是水漲船高的“天價片酬”,一邊是滿地撲街的低質劇。近日,面對飽受觀眾、業內人士詬病已久的明星高片酬這一畸形亂象,相關組織再出重拳。由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等四個機構聯合發布的《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對于演員片酬在制作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提出了明確的限制意見——“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
明星“天價片酬”問題并非第一次引發公眾討論,只是每次討論最后又都在明星瘋漲的片酬中悄然收場。必須承認,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占多大比重,這是明星和制片方妥協后達成契約的市場行為。
在影視產業體系中,影視劇制作早就形成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與分工,演員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制作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支付給主要演員的片酬過高,就勢必擠壓編劇、布景、配音、剪輯、后期等其他環節的投入成本,最終導致整部劇制作粗陋。對于那些制作成本緊張到只能“加一毛錢特效”的摳圖劇、替身劇,恐怕流量再高的明星也不敢打包票救場。
有業內人士就曾指出,國內目前其實并無真正的票房明星,單憑一兩個明星就想票房大賣基本不現實。電影市場如此,電視劇市場亦然。傳說中女主演狂掠8000萬片酬的《孤芳不自賞》,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3.1分,這種“孤芳”既不自賞,更不他賞;而前階段在網絡熱播的網劇《河神》,沒有流量明星,不追IP熱劇,而是靠好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吸引觀眾,不僅在某視頻平臺播放量已超18億,而且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高達8.4分,堪稱今年“暑期檔網劇黑馬”。近期口碑高漲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同樣是靠編劇、制作、演技派贏得觀眾和流量。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是市場在提醒我們,這種“燒大錢,拍爛片”的模式顯然不可持續,更非不可替代。相較于只有大明星的平庸之作甚至爛劇,消費者更愿意為故事好、制作精的好作品買單,而這,正是市場規律。從這個角度上看,此番出臺相關“意見”,不僅是回應了社會的呼聲,更是行業發展的需要。
政策目的 引導行業良性發展
明星“天價片酬”的亂象,說到底是國內影視產業發展不成熟的產物。在目前國內影視市場中,“粉絲經濟”的模式仍然占有相當比重。在這一模式下,一方面導致電視劇行業產能過剩。制作方對流量明星的過度依賴和大資本的熱錢涌入,嚴重擠壓了大量小制作精品劇和未成名演員的生存空間,過半電視劇拍完后根本沒有刊播機會,造成了電視劇行業極大的資源浪費。
另一方面,明星片酬高漲的連鎖反應阻礙了電視劇制作水準的提高。有號召力的明星作為一種有限的流量源,在流量變現的市場邏輯下勢必被哄搶、被抬價。演員片酬瘋漲,根據國內市場慣例,意味著制片方需要先期墊付的預算成本就要大大增加,而作為購片方的播出平臺,其購劇成本自然隨之勐漲,巨額的成本最后只能通過更巨額的廣告收入獲得報償,嗅到商機又“不差錢”的熱錢則趁機大量涌入,反過來又助推了明星片酬不降反漲。
這種潛在的商業邏輯最終層層倒逼,使得電視劇制作方需要面臨資本、廣告主、播出平臺等多方干涉,而一旦與影視關聯性不強的企業作為金主的不甘幕后、強勢介入,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外行指導內行”的亂象。當然,在快節奏的變現需求面前,這些都是次要的,有明星就意味著量有基本保證,而周期長、收效慢的編劇、拍攝、后期等環節都只能讓步。
流量明星沒有原罪,資本也無所謂好或壞,關鍵在于明星的流量是來源于對劇中角色的出色塑造還是與作品無關的緋聞八卦?資本的投入是促進了對影視產業全鏈條的打造升級,還是繼續走“沒流量明星就不投不拍”的低端套路?
限制明星高片酬只是手段,規范行業發展才是目的。對明星的“天價片酬”進行限制,把演員片酬比例控制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圍內,或許正是引導“粉絲經濟”走向“創意經濟模式”的關鍵一步。
當然,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廣電、審計、稅務等部門多管齊下,在市場規律下進行適度、有效的引導和調節。通過對明星“天價片酬”的限制,把解放的資源投入到與劇作質量密切相關的各個環節,讓創作者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讓影視行業回到健康有序的軌道上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
如今,榨汁機、烤箱、豆漿機等小家電產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家庭中,成為許多人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然而小家電的質量...
9月23日,2017首屆編劇嘉年華在京舉行,徐崢、楊冪、蔡明、范偉等121位影視行業大咖先后為組委會送上祝福,《戰狼Ⅱ》...
大鵬導演的第二部新片《縫紉機樂隊》再過幾天就要上映了,口號是“拯救不開心”,現在大鵬帶著一眾主創正在全國各地如...
9月21日電(蘇姍)2015年,亞太未來影視(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亞太未來”)與國際頂級電影大師詹姆士·沙姆...
誰說《戰狼2》香港遇冷?看看上映11天后票房海報吳京執導并主演的《戰狼2》,在內地上映以后,可謂是火的一踏糊涂,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