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大米品牌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大米品牌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大米品牌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隨著美國新季大豆上市,未來兩個月我國的進口大豆到港量將更高。進口大豆到港量龐大,油廠開機率走高,豆粕的供應仍將偏高。
我國進口大豆壓榨利潤仍在150—250元/噸,國內油廠開工熱情偏高,加之后續進口大豆到港量依舊龐大,豆粕的庫存仍有走高可能。需求即便有所改觀,但因生豬存欄等問題,也難以呈現爆發式增長。未來一段時間,若沒有額外利多刺激,國內豆粕市場仍將維持糾結運行狀態,單邊行情難以形成。
美豆已大量上市
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大豆收割已經完成90%,與去年同期收割進度92%、五年均值91%接近,美國大豆最終產量很快將揭曉。美國大豆在生長期間和收割初期遭遇降水,優良率只維持在61%,明顯低于去年的74%,為近幾年新低,因而市場對美國大豆單產預估有所下調。市場預計,美國大豆單產將處于49.2蒲式耳/英畝左右,較之前美國農業部預估的49.5蒲式耳/英畝再度降低,明顯低于去年的52蒲式耳/英畝單產。農業部供需報告預估的大豆總產量由上個月的44.31億蒲式耳降低到44億蒲式耳,但產量仍高于去年的42.96億蒲式耳。從供應層面來看,美豆并不缺乏,仍然豐收,因而豆粕振蕩格局短期難以改變。
我國進口量偏高
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在780萬噸左右,雖然略低于9月份的810萬噸,但仍屬于歷史同期高位。并且,隨著美國新季大豆上市,未來兩個月我國的進口大豆到港量將更高。初步統計,11月、1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分別在900萬噸和910萬噸。進口大豆到港量龐大,油廠開機率走高,豆粕的供應仍將偏高。目前,國內沿海地區油廠豆粕庫存量處于61萬噸,較一個月前的78萬噸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50萬噸。
隨著美豆收割上市,國際豆類市場供應壓力激增,不過美豆產量可能低于預期和南美大豆播種遲緩,支持國際豆類價格維持偏強走勢。我國大豆壓榨利潤依舊理想,油廠開機率偏高保證了豆粕供應,但飼料需求進入旺季對豆粕價格也有較強支撐。因而,當下的豆粕市場多空因素并存,若11月9日晚的USDA供需報告沒有意外信息,豆粕的振蕩格局將持續。
再過一段時間,我國便迎來元旦和春節,肉類消費增加將利多飼料需求。然而數據顯示,由于環保等因素,我國9月底生豬存欄量處于3.5億頭附近,較去年同期的3.77億繼續降低;能繁母豬存欄量約為3497萬頭,較去年9月份的3710萬頭減少213萬頭。雖然國內逐漸進入豆粕需求旺季,但生豬等存欄量處于較低水平,短期對豆粕需求的提振作用有限,自然不利于豆粕市場的長期走勢。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截止到10月底,市場總投放玉米9601萬噸,實際成交5730萬噸,成交比例59.68%。自5月拍賣以來,市場成交比例先下滑后回...
大豆有沒有補貼?答案是肯定的,國家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已經進行大豆目標價格已經試點三年,像去年黑龍江的大豆補貼達1...
來自國外的白羽雞。把這4家上市公司(圣農發展、民和股份、仙壇股份、益生股份)折騰得死去活來。這幾家公司都靠白羽2...
內陸銷區玉米市場概況內陸銷區依然是以陳糧以及拍賣糧購銷為主,整體價格方面也沒有太大的波動,部分地區受到貨數量限...
亞洲是全球最大的飼料生產區,占全球飼料總產量的38達到3.56億噸,全球看來最大的飼料生產國是中國,其次分別是美國、...
2017年11月9日全國部分地區批發市場雞蛋價格行情匯總:單位:元/公斤(兩斤)雞蛋 7.45 北京朝陽區大洋路農副產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