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氧化鋁電真空陶瓷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氧化鋁電真空陶瓷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氧化鋁電真空陶瓷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氧化鋁電真空陶瓷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青花瓷》描繪的不僅僅是瓷器之美,更將中國古老的歷史生動地呈現在眾人面前。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瓷器發展史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
原始陶器不僅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瑰寶,它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史上無比輝煌的一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青花瓷之鄉”——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大埔縣,素有“南國瓷都”美譽,陶瓷生產至今已經有800多年歷史,是中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是我國出口陶瓷的主產區。
大埔制陶史,從考古出土文物可上溯至距今四千多年的商周時期。瓷器生產則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時期,以高陂陶溪、青碗窯和三河余里等古窯址發掘遺器可鑒,其胎質、器形、裝飾已臻當時上乘之品,且域內瓷業作坊比比皆是。
千百年來,勤勞的大埔人民利用本地優質豐富的瓷土資源,發揮自己的智慧,“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匯中華技藝之精華”,創立了大埔陶瓷獨特的風格,以其“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而飲譽中外。昔時,民間便流傳有“北有瓷都景德鎮,南有高陂白玉城”之說。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大埔陶瓷大量出口到歐洲北美和日韓等國家,其產品的高溫(窯溫高于1300攝氏度),釉下彩和手繪,成為了大埔陶瓷的三大特色。經過1300攝氏度以上的窯溫的煅燒,大埔陶瓷質地細膩,耐高溫和抗摔性非常良好。瓷體的釉下彩繪杜絕了重金屬顏料的外滲,安全可靠。精美的手繪圖案形成別具一格的特色,和生硬的車間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相比,更是多了一絲靈動和形成自有的特色。這些特點都使大埔陶瓷在海外市場上成為了搶手貨。
與眾多傳統產業一樣,大埔陶瓷產業也面臨著諸如人才短缺、發展活力不足等問題,對此,大埔縣集群智、匯群力,為陶瓷產業的平穩發展掃清了障礙。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
大埔縣目前有陶瓷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能人才5000余人,全縣陶瓷人才總量和專業技能人才5年來翻一番;近3年陶瓷產業專利申請量年均約145件,年均授權量為106件;新型青花釉里紅瓷器的研制與產業化等10項科研成果,分別榮獲梅州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等獎。據統計,該縣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4.5億元,利稅2510萬元;2016年陶瓷銷售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13.6%。
這一組可喜數據的取得,是人才推動的結果。大埔縣抓好“人才”關鍵,以省認定外貿轉型升級陶瓷示范基地為契機,引進、培養、用好人才,推動陶瓷傳統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泉州產業轉型升級有了新進展。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最新縣域電商發展指數顯示,2016年,德化的網商指數(包含網商比度指數...
1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朔州代表團全團會上,今年朔州在發展戰略上將堅持生態優先,在產業選擇上立足生態2...
當2018年春節即將到來之時,回望2017年,京派家居企業大多將工廠撤離了北京城。失去工廠,未必失去大本營,這些企業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80后、90后家庭類消費增長明顯,家居日用產品要求越來越“講究”家居日用品類在線上的爆發式增長與...
近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發布了我國首個智能坐便器調查報告:《2017年中國智能坐便器消費調查報告...
每年年初,家居行業幾乎都會吹起一陣“漲價風”。受去年市場政策的影響,去年年底,市場上似乎已經出現了漲價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