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金融業正從單純的支付業務向轉賬匯款、跨境結算、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和保險代銷、信用卡還款等傳統銀行業務領域滲透,在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彌補了傳統金融業的不足。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結合正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生力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及蓬勃發展,互聯網金融開始應運而生。2007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網貸平臺。至今已過去十二個年頭。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在大浪淘沙的行業背景下,網貸監管政策頻出,監管形勢逐漸緊收,給平臺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時,監管層也相繼釋放了部分利好消息與政策,對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9年年初,互金整治辦、網貸整治辦相繼發布“175號文”、“1號文”,延續了2018年的監管風暴。年中,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向公眾開放項目信息查詢功能,減少了此前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并強化了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的社會監督機制;至年尾,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偃旗息鼓的休整期,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籌措力量。
互聯網金融相關政策出臺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互聯網金融正式升級為國家重點戰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警惕互聯網金融積累風險;2018年則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由此可見,在政策層面,互聯網金融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國家開始更加重視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整治。為了引導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2016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標志著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現階段,隨著監管更加嚴格,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和完善,中國互聯網金融已經步入了規范發展階段。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顯示:
2020互聯網金融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趨勢分析
產業現狀
目前,互聯網金融業正從單純的支付業務向轉賬匯款、跨境結算、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和保險代銷、信用卡還款等傳統銀行業務領域滲透,在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彌補了傳統金融業的不足。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結合正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互聯網“牽手”金融業可謂大勢所趨。
(一)網絡支付、移動支付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支付方式。目前,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飛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較成熟,競爭激烈。
(二)P2P網貸大浪淘沙,垂直細分領域生機勃勃。隨著監管更加嚴厲,網貸平臺數量將逐步減少并趨于穩定,但網貸規模將穩步增長。中小型網貸平臺,受限于資金、規模,隨著監管的進一步加強,必將被市場淘汰,而優質網貸平臺則會不斷發展壯大。
(三)眾籌受限于法律,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眾籌平臺的發展呈現出了明顯的優勝劣汰的趨勢,無強大背景、實力薄弱的平臺正逐步遭遇淘汰,但行業整體融資規模仍在上升。
(四)互聯網理財發展迅速,智能理財時代逐步來臨。
(五)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銀證保基各顯神通。
(六)互聯網企業全面介入金融領域。
P2P網貸方面。截止2018年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至1798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442家。2018年行業成交額達1.92萬億元,環比下降21.19%。打破成交額連續5年上漲,網貸行業交易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網貸行業交易額首度下降,主要歸因于2018年以來整個行業進入去偽存真、自我調整的狀態,特別是2018年6月份以來,行業問題平臺頻現,出借人信心低迷,出現間歇性恐慌。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含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下同)均有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平臺數量過百的只有廣東、北京和上海,其中廣東274家,北京260家,上海137家。
根據對各地公安機關公開信息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出現問題的P2P平臺有1282家。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浙江、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區,其中浙江涉及問題平臺數量最多,占總數的22.39%。從平臺產生問題的類型看,平臺失聯成為主要問題,占比47.5%。此外,警方介入、提現困難、暫停運營等問題類型占比分別為14.51%、13.73%、11.86%。
1.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理念在第三方支付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有效避免了供銷雙方在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還使網上購物的信任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為一些弱勢群體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另外普惠金融的思想在P2P網貸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采用眾多貸款人的方式,使貸款風險得到有效的分散。
2.精準金融。精準金融的主要技術特點就是移動計算機、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首先精準金融可以通過一定途徑得到的大數據,對金融服務相關用戶以及相關產品進行畫像,這樣可以有助于建立更加精準的用戶角色模型,從而在跨界服務行業得到更為理想的收入。其次還可以根據相關情況快速的了解用戶需求,從而為金融用戶及時地提供相應的服務,促進金融服務更加的精準有效。
3.安全金融。管理和技術是有效解決互聯網金融安全的兩大重要方面,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建設社會文化、建設企業內部相關制度、建設個人征信系統、完善法律法規等幾個方面,技術方面則主要包括區塊鏈接技術、風險控制模型以及數據脫敏技術等方面。通過使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方便互聯網金融企業驗證、追溯并記錄用戶的相關自信情況,從而使信息不對稱情況得以有效改善,使相關企業控制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條塊結合、緊密配合的監管協調機制將逐步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在基礎設施建設、統計監測、標準研制、教育培訓等方面的作用將持續發揮,從業機構優勝劣汰、去偽存真進程有望加速進行,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環境將得到進一步凈化。同時,隨著全球迎來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金融科技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拓展金融服務邊界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有望推動金融業向移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加速發展,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中研普華研究院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是組織工程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必備參考工具。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互聯網金融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光電子器件是光電子技術的關鍵和核心部件,是現代光電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前沿研究領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
美國將于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于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4...
將馬術納入中小學體育課新疆阿勒泰市萬名中小學生迎來了本學期“馬術培訓”第一課。在一處戶外場地上,來自市二中的44...
動力煤價格持續上漲動力煤11月03日最新價格614.00元/噸,最近60天上漲10.48%。上周,動力煤價格再現漲勢,秦港動力6...
十四五明確房住不炒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
將馬術納入中小學體育課新疆阿勒泰市萬名中小學生迎來了本學期“馬術培訓”第一課。在一處戶外場地上,來自市二中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