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網貸平臺。至今已過去十二個年頭。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在大浪淘沙的行業背景下,網貸監管政策頻出,監管形勢逐漸緊收,給平臺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時,監管層也相繼釋放了部分利好消息與政策,對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7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網貸平臺。至今已過去十二個年頭。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在大浪淘沙的行業背景下,網貸監管政策頻出,監管形勢逐漸緊收,給平臺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時,監管層也相繼釋放了部分利好消息與政策,對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19年年初,互金整治辦、網貸整治辦相繼發布“175號文”、“1號文”,延續了2018年的監管風暴。年中,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向公眾開放項目信息查詢功能,減少了此前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并強化了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的社會監督機制;至年尾,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偃旗息鼓的休整期,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籌措力量。
“蛻變和新生”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在2019年最顯著的特征,大量的弱小平臺選擇出清或轉型,留下一批資金實力和背景較強、業務規模較大、運營能力較強的平臺,為后監管時代的新生做準備。
在后監管時代,值得關注的平臺仍有很多,不忘初心的普惠家,就是其中之一。面對行業在2019年的大風大浪,普惠家始終圍繞合規經營和夯實公司核心競爭力兩條主線砥礪前行。一方面,普惠家積極擁抱監管,在信披、存管、征信等監管號召中爭先達標,以透明、合規、普惠的姿態迎接2020年的到來;另一方面,普惠家投入大量技術、人力和資金,打造更強大、更完整、更智能的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普惠事業規模化和智能化。2019年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9649.11億元。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分析
隨著寬帶提速,移動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截至目前,中國先后出現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新興模式。(一)網絡支付、移動支付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支付方式。目前,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飛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較成熟,競爭激烈。(二)P2P網貸大浪淘沙,垂直細分領域生機勃勃。隨著監管更加嚴厲,網貸平臺數量將逐步減少并趨于穩定,但網貸規模將穩步增長。中小型網貸平臺,受限于資金、規模,隨著監管的進一步加強,必將被市場淘汰,而優質網貸平臺則會不斷發展壯大。(三)眾籌受限于法律,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眾籌平臺的發展呈現出了明顯的優勝劣汰的趨勢,無強大背景、實力薄弱的平臺正逐步遭遇淘汰,但行業整體融資規模仍在上升。(四)互聯網理財發展迅速,智能理財時代逐步來臨。(五)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銀證保基各顯神通。(六)互聯網企業全面介入金融領域。
市場規模
P2P網貸方面。截止2018年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至1798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442家。2018年行業成交額達1.92萬億元,環比下降21.19%。打破成交額連續5年上漲,網貸行業交易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2018年網貸行業交易額首度下降,主要歸因于2018年以來整個行業進入去偽存真、自我調整的狀態,特別是2018年6月份以來,行業問題平臺頻現,出借人信心低迷,出現間歇性恐慌。
中國互聯網理財指數由2013年的100點增長到2017年的695點,四年時間內增長近6倍。互聯網理財規模由2013年的2152.9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5萬億,增長近15倍。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下降到了563點,相比2017年的695點,降幅高達23.45%。從互聯網理財市場整體規模來看,2018年財富管理市場總規模由2017年的130萬億上升到132萬億,增幅也遠低于往年。其中信托、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分別下降了2萬億、1.2萬億和2.7萬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險分別上升了1.5萬億、0.7萬億和2.4萬億;銀行理財持平。
2018年全球至少發生1097筆金融科技投融資事件,其中7月份達到歷史峰值158筆;融資總額約為4360.9億元,其中6月份占到全年的27.9%,為1215.3億元,原因在于螞蟻金服的2筆融資合計達到了943億元。2018年C輪以上的融資為130筆。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融資事件615筆,占全球一半以上;融資總額約為3256.3億元,占全球的74.7%。其次是美國和印度,融資事件分別為153和114筆,所獲金額分別為503.6億元和152.2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占全球總數的89.7%。
縱觀整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走勢,凈化的行業環境、透明合規的經營者、優秀的商業模式、成熟理性的用戶這四個方面是互聯網經濟能夠得以飛速發展的必要因素。展望未來,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環境、平臺定位、優質資產和用戶這四個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這是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清晰的發展路徑。預計到2020年,互聯網金融將中國基金投資理財覆蓋率從3%提升至25-30%,基本與發達市場持平;將小微融資覆蓋率從11%提升至30-40%,為超過3000萬家目前未被覆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渠道。互聯網金融是近兩年中國金融行業最具活力的領域。除傳統金融機構外,互聯網公司、互聯網金融新興從業者、通信運營商、基礎設施提供商紛紛涌入這一新的領域。
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互聯網金融生產、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欲了解關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商業銀行信貸市場深度調研及十三五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截至2019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撥備覆蓋率175.5%,資產利潤率0.99%,資本利潤率13.2%,資本充足率13.3%。在這些指標之后,銀監會稿件稱,數值“處于國際同業較好水平”。相2...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