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深加工是改變食用菌的傳統面貌,包括改進食用菌保鮮技術,充分利用原料加工成速食食品,科學提取食用菌多糖等有效成分,加工成藥品、保健食品、化妝美容產品等。
金針蘑、蘑菇等各種菇類營養豐富,深受大眾喜愛,那么,菌菇加工市場發展前景如何?食用菌深加工是改變食用菌的傳統面貌,包括改進食用菌保鮮技術,充分利用原料加工成速食食品,科學提取食用菌多糖等有效成分,加工成藥品、保健食品、化妝美容產品等。目前,我國利用大型真菌類加工的保健食品已進入商品化生產或尚在中試階段的產品有500種之多,其中主要有營養口服液類、保健飲料類、保健茶類、保健滋補酒類、保健膠囊類等5個系列的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食用菌在我國農業中僅次于種植業、養殖業之后,被稱為“第三農業”。隨著其國內外市場的身價不斷提高,一些地區已將它列為“菜籃子工程”或創匯農業和“農村脫貧致富”項目。近兩年全國經營食用菌的專業市場己知的就有27家,分布于16個省市自治區,我國已進入一個食用菌發展時期。各生產區的香菇庫存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價格比旺銷的前幾年下降20%—40%左右。一些專家和商家在總結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后認為,開拓市場,實施食用菌的深加工是一條重要途徑。
食用菌加工產業是高收益的行業,在食用菌初加工后其產值是原來的3~4倍,深加工帶來的效益是原來的數十倍。同時,食用菌的不斷利用,不斷深入地研究,食用菌深加工產品也得到了大眾認可,成為消費市場的潛力因素,利用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使其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現在食用菌的產量需求每年都在不斷上升,其產值在我國是排名前幾的。從20世紀開始我國食用菌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位居首位。目前,我國的食用菌產量已經翻了將近5倍左右。現在食用菌的主要銷售渠道以餐飲業為主。并且餐飲業在為了保證飲食健康,對食用菌的安全要求是非常高的。由此也會推動食用菌的種植發展。
目前,全國食用菌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縣500多個,億元以上的縣100多個,從業人口逾2000萬,形成黑龍江省東寧縣、遼寧岫巖縣、河北省平泉縣、河南省西峽縣、浙江省慶元縣、湖北隨州、福建古田等一大批全國知名食用菌主產基地。
2014年中國食用菌產量為3270萬噸,比2013年同比增長了9.15%,2015年產量為3476.27萬噸,同比增長了6.31%,2016年產量為3596.66萬噸,同比增長了3.46%。2017年產量達到3712萬噸, 2018年全年產量將可達到3835.79萬噸。
當今,國內外一些生產企業除了開發生產出香菇罐頭、香菇蜜餞、香菇飲料、香菇快餐等系列食品外,還研究開發出香菇多糖膠囊、香菇口服液、銀耳多糖、猴頭菇多糖等醫藥保健品。從而拓展了食用菌的實用價值,使過去單一的初加工干品轉變成高品位高效益的系列產品。
我國食用菌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現已進入產業結構調整期。在調整過程中,企業和主產地面臨著轉型升級和增長方式的轉變。目前食用菌產業基本面雖向好,但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結構不合理。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在調整過程中,要從主產地和企業的實際出發,整合自身優勢資源,從“互聯網+”和“眾籌”、創新、中國制造2025、生態環保、循環經濟的角度考慮,使調整賦予創新精神。同時,調整結構要與產業轉型升級和轉變增長方式相結合。工廠化生產企業要向食用菌智能化生產邁進;強化食用菌產品的精深加工;加強新產品的開發,使營養、健康、安全、美味的食用菌產品多元化、多樣化地服務消費者,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19-2025年中國食用菌深加工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食用菌深加工行業產業鏈分析
第二節 食用菌深加工行業上游行業發展分析
一、食用菌種植情況
食用菌品種眾多,僅我國著名的菌物學家卯曉嵐先生在《中國大型高等真菌》一書中描述的就有2000多種。食用菌與綠色作物不同,綠色作物一般都有葉、有芽、有花、有果,而食用菌則無葉、無芽、無花、自身結果,而且食用菌培植上不需要光合作用,可以立體培植。早期的食用菌種植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進行人工種植,但由于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和培植條件不一,生產設施簡陋,導致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層次不齊。隨著技術水平和設備的提高,利用可調節溫度的大棚或簡易的廠房以及簡易的機械來提高生產效率,但在高溫季節的抗污染能力較弱。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食用菌的工廠化生產亦隨之產生。食用菌產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起源于歐美國家。二戰后,各國以雙孢蘑菇為主開始食用菌產業的工廠化發展。工廠化不僅克服了生產技術的難題,亦顯著地增加食用菌產量,滿足市場需求。我國的食用菌產業工廠化起步雖然較晚,但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已成為雙孢蘑菇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目前,我國食用菌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其總產值在我國種植業中的排名僅次于糧、棉、油、菜、果,居第六位。我國食用菌的培植種類有70-80種,形成商品的有50種,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有20種以上。
食用菌在我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蔬菜,并且我國地勢廣闊,野生的菌類是非常多的。然后由于其營養價值,現在各種食用菌的人工規模種植面積都非常大。我國的食用菌品種非常多,在我國各地都有食用菌的分布。
食用菌的品種非常多的,但是大多數食用菌的種植成本都是比較低的。根據專業數據調查顯示,食用菊的種植成本不會超過產值的三成。并且種植數量越多,其成本也就會越低。還還可持續生產,產量高。雖然有著食用菌例如松茸等種植成本高,但是其市場價格也達到了幾百元一斤。因此只要掌握種植技術,保證有穩定的銷路,種植食用菌的經濟利潤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二、食用菌市場整體供需分析
我國現在食用菌的產量需求每年都在不斷上升,其產值在我國是排名前幾的。從20世紀開始我國食用菌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位居首位。并且從20世紀初發展到現在,我國的食用菌產量已經翻了將近5倍左右?,F在食用菌的主要銷售渠道以餐飲業為主。并且餐飲業在為了保證飲食健康,對食用菌的安全要求是非常高的。由此也會推動食用菌的種植發展,來滿足市場對食用菌的需求。
1978年中國食用菌產量尚不足10萬噸,產值不足1億元。2015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已經達到3,476.27萬噸,總產值2,258.1億元,與2014年總產量3270萬噸,總產值2,258.1億元相比,總產量增長6.3%,總產值增長11.44%。2001年至2015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0.46%。到了2016年我國食用菌產量已增長至3596.66萬噸。
目前,全國食用菌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縣500多個,億元以上的縣100多個,從業人口逾2000萬,形成了黑龍江省東寧縣、遼寧省岫巖縣、河北省平泉縣、河南省西峽縣、浙江省慶元縣、湖北隨州、福建古田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食用菌主產基地。
2014年中國食用菌產量為3270萬噸,比2013年同比增長了9.15%,2015年產量為3476.27萬噸,同比增長了6.31%,2016年產量為3596.66萬噸,同比增長了3.46%。2017年產量達到3712萬噸,2018年全年產量將可達到3835.79萬噸。
圖表:2014-2018年中國食用菌行業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中國食用菌協會
2014年中國食用菌產值為2258.1億元,比2013年同比增長了11.87%,2015年產值為2516.38億元,同比增長了11.44%,2016年產值為2741.78億元,同比增長了8.96%。2017年產值達到2721.92億元,2018年全年產值將達到2812.69億元。
圖表:2014-2018年中國食用菌行業產值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中國食用菌協會
想了解更多食用菌深加工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19-2025年中國食用菌深加工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5年食用菌蔬菜罐頭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食用菌蔬菜罐頭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食用菌蔬菜罐頭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食用菌蔬菜罐頭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出口貨物因疫情退運可享稅收減免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公告,對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
青島啤酒前三季凈利30億近日,青島啤酒發布2020年三季報,報告期內,青島啤酒累計實現產品銷量694.2萬千升,實現營業2...
2020高溫合金行業投資前景趨勢分析高溫合金具有優異的高溫強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熱腐蝕性能,良好的疲勞性能、斷裂韌...
11月4日,中藥材作為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中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促進地方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民增收致6...
湯臣倍健前三季度營收破50億10月27日晚間,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公司營收、凈利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