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功能性飼料最早在本世紀初出現的,當時江蘇、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一些飼料企業為了提升飼料品質,有效解決廣大養殖在進行疾病防治中給藥難的問題,就開發出一系列抗菌、抗病毒以及驅蟲方面的藥物飼料,成功地解決了養殖過程的一些魚病問題,為養殖戶挽回了經濟損
水產功能性飼料最早在本世紀初出現的,當時江蘇、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一些飼料企業為了提升飼料品質,有效解決廣大養殖在進行疾病防治中給藥難的問題,就開發出一系列抗菌、抗病毒以及驅蟲方面的藥物飼料,成功地解決了養殖過程的一些魚病問題,為養殖戶挽回了經濟損失,深受廣大養殖戶的好評。當然,這一時期由于缺少正確的引導,濫用、亂配藥物飼料的問題也十分嚴重,在部分地區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水產功能性飼料市場規模分析 2021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現狀與前景投資潛力研究預測
飼料行業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市場巨大,為無數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同時,市場化程度高、行業透明度高,催生了眾多的行業龍頭企業。另外,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自然不斷提高。這不僅表現在對肉、蛋、奶消費總量的提升,也表現在安全、營養、功能食品的需求增長。因此,飼料行業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行業。
水產飼料行業季節性特征明顯,短期或受下游養殖業景氣度下滑拖累:與畜禽養殖不同,水產養殖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更為明顯,由于魚蝦等絕大部分水生動物最佳生長動物在20-30攝氏度之間,因此每年5-10月是水產養殖最佳生長期,同時也是水產飼料銷售旺季。此外,二、三季度水產飼料企業毛利率受益下游養殖需求回升與工廠開工率提升,環比改善趨勢明顯。
2018年水產品出口量432.20萬噸,同比減少0.40%,出口額223.26億美元,同比增加5.56%。
2018年我國水產品進口量522.22萬噸,進口額148.6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6.64%和30.99%。
2018年水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量308.34萬噸,出口額164.4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0.43%和5.16%,分別占水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額的71.34%和73.68%。其中,頭足類、羅非魚、鰻魚、藻類、大黃魚是一般貿易主要出口品種。鰻魚表現搶眼,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2.03%和31.21%,達4.64萬噸和11.30億美元。大黃魚強勢扭轉去年量額雙降的形勢,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24.39%和34.27%。羅非魚出口企業成功開拓了非洲、墨西哥等其他國際市場,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9.31%和11.64%。淡水小龍蝦面對供不應求的國內市場,出口量額分別下降42.45%和11.52%。
福建、山東、廣東、遼寧、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國水產品主要出口區,出口量額之和分別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量額的98.40%和96.86%。福建和山東繼續位居主要出口省份水產品出口額和出口量排名首位。內陸省份中,江西、吉林和湖北依舊位列前三。受小龍蝦出口下降影響,湖北全年水產品出口量額同比分別下降59.29%和44.75%。
(一)進口結構看,食用水產品進口大增,魚粉進口量有所下降。來進料加工原料進口量113.83萬噸,進口額28.6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8.55%和15.40%。魚粉進口量有所下降,為146.08萬噸,同比減少7.05%,進口額為22.21億美元,同比增加0.20%。其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主要供國內食用)產品進口量160.24萬噸,進口額76.7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1.21%和80.21%。其他方式(邊境小額貿易、保稅區倉儲等)進口量102.07萬噸,進口額21.01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20.44%和11.97%。
(二)進口市場看,普遍實現量額雙增。我國從俄羅斯進口上漲,進口量額分別增加8.24%和42.85%,其中凍鱈魚、凍大馬哈魚、蟹類等進口量額漲幅較大;從東盟進口量額同比分別增加30.01%和54.09%,其中自越南進口量額大增;從澳大利亞和厄瓜多爾進口額同比分別增加115.11%和177.97%,激增品種分別為龍蝦和對蝦。
水產功能性飼料市場規模分析 2021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現狀與前景投資潛力研究預測
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的發展總體來講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飼料基本以天然飼料為主;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國水產飼料行業開始發展,技術和市場逐漸形成,飼料工業年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后,行業政策日趨規范,市場集中化程度增強,創新成為企業制勝之道,飼料品種日漸增多。
由于水產動物營養需要與飼料所用主要原料的類型有關,例如,我國的淡水魚配合飼料中油料餅粕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國外如日本,動物性飼料資源豐富,所以,在設定水產動物營養需求參數時應充分考慮飼料的類型。酶制劑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已有許多成功的例子。纖維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果膠酶等是飼料中添加較多的酶。添加酶制劑既可以提高飼料的可消化能量,又可以提高動物對酶作用物質的消化率。通常對于幼魚,由于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某些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此時添加復合酶制劑可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魚生產性能。而當飼料配方中含有魚蝦不適宜消化的原料組分時,添加專用酶制劑也會有明顯的效果。
水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量308.34萬噸,出口額164.4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0.43%和5.16%,分別占水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額的71.34%和73.68%。其中,頭足類、羅非魚、鰻魚、藻類、大黃魚是一般貿易主要出口品種。鰻魚表現搶眼,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2.03%和31.21%,達4.64萬噸和11.30億美元。大黃魚強勢扭轉去年量額雙降的形勢,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24.39%和34.27%。羅非魚出口企業成功開拓了非洲、墨西哥等其他國際市場,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9.31%和11.64%。淡水小龍蝦面對供不應求的國內市場,出口量額分別下降42.45%和11.52%。
福建、山東、廣東、遼寧、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國水產品主要出口區,出口量額之和分別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量額的98.40%和96.86%。福建和山東繼續位居主要出口省份水產品出口額和出口量排名首位。內陸省份中,江西、吉林和湖北依舊位列前三。受小龍蝦出口下降影響,湖北全年水產功能性飼料出口量額同比分別下降59.29%和44.75%。
進口結構看,食用水產品進口大增,魚粉進口量有所下降。來進料加工原料進口量113.83萬噸,進口額28.6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8.55%和15.40%。魚粉進口量有所下降,為146.08萬噸,同比減少7.05%,進口額為22.21億美元,同比增加0.20%。其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主要供國內食用)產品進口量160.24萬噸,進口額76.7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1.21%和80.21%。其他方式(邊境小額貿易、保稅區倉儲等)進口量102.07萬噸,進口額21.01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20.44%和11.97%。
飼料企業的上游主要為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行業,飼料原料和添加劑的質量、貨源、價格等均會影響飼料行業。飼料行業的下游是以畜禽養殖為主的養殖業。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養殖行業的景氣程度、周期性變動及疫情情況會影響飼料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養殖業發展較為穩定,但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變動。產業的聯動性導致飼料行業受養殖行業的影響,飼料生產企業需要持續關注下游養殖業的變動情況,提前安排生產。
隨著水產養殖的迅猛發展,各種養殖動物的放養密度越來越大,養殖環境惡化程度也越來越嚴重,養殖中各種新的問題也層出不窮,養殖動物的健康生長問題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誕生了以澳華蝦安康為代表的新一代功能性飼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前養殖過程免疫抑制、代謝障礙以及病原感染等問題,已初步得到養殖戶的認可和市場的接受。據武漢新華揚藥業有限公司的數據統計,現在市場上已有近十個品種的功能性飼料在市場流通。但這些功能性飼料目前的定位還太廣泛,需進一步的細化。
水產養殖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提升,既為水產養殖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新的問題與困惑。肝膽綜合癥、白鰓病、褐血病、蛙泳、套腸、脫肛、褪色等等一些系列新的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功能性飼料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問世的,這不僅僅是一種概念的炒作,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水產飼料向深層次發展的要求。開發水產功能性飼料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水產養殖動物快速生長和健康生長的需要。
水產功能性飼料是指為了提高飼料品質或增加飼料用途而生產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飼料,它可以調節機體的代謝機能或免疫機能,從而改善養殖動物的生產性能或健康水平,最后達到保證養殖動物快速、健康生長的要求。 通常根據功能性飼料的功能上的差異,將它們分為藥物飼料和保健飼料,其中藥物飼料又可以分為預防性藥物飼料和治療性藥物飼料,它們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防病治病的藥物制成,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水產動物疾病,平時較少使用,只有在疾病流行季節才根據病情來合理選用。保健飼料則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制成,它們主要是用于動物平時的保健和一些技能的調節,通常不具備治療疾病的功能,不能代替藥物的使用。普通飼料則不具備這些功能。
未來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運營格局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水產功能性飼料行業運營格局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
水產功能性飼料是指為了提高飼料品質或增加飼料用途而生產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飼料,它可以調節機體的代謝機能或免疫機能,從而改善養殖動物的生產性能或健康水平,最后達到保證養殖動物快速、...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月7日,作為中國十大口岸城市之一,廈門每年進口冷鏈食品約40萬噸,防控疫情由物傳人風險大、任務重。為此,廈門成立...
浙江用電負荷陡升44.2%1月5日10:22,浙江全省用電負荷8029萬千瓦;1月6日10:19,浙江全省用電負荷8245萬千瓦;1月7日...
1月8日,紙漿主力合約大幅跳水漲幅縮窄至1%,此前一度漲停。文化紙傳統旺季疊加漿價上漲,文化紙價格高位運行。20182...
新醫改的主要圍繞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突出體現了在新形勢、新挑戰下改革的創新思路3...
助消化藥是促進胃腸道消化功能的藥物,常見的包含胃蛋白酶(pepsin)、胰酶(pancreatin)、乳酶生(biofermin)等。2...
國家電投簽訂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近日,在國家電投和中鋁集團的共同支持下,集團電力營銷中心與貴州金元上下協同,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