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民用和工業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用途。我國不僅自己種植面積較大,同時還從國外大量進口大豆。
大豆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民用和工業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用途。我國不僅自己種植面積較大,同時還從國外大量進口大豆。我國作為大豆的原產地,大豆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也不到10%,自給率非常低,因此,不少地方都鼓勵大戶玉米改種大豆。我國有著悠久的大豆消費和加工歷史,目前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大豆油脂、蛋白、食品加工體系。
黃豆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起源于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為原產地是云貴高原一帶。也有很多植物學家認為是由原產中國的烏蘇里大豆衍生而來。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通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產糧大國。現在國內的主要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自己率能夠達到95%以上。但是我國同時還是一個糧食進口大國,每年要進口1億多噸的糧食。但是如果你仔細翻開這些進口的數據來看,就會發現進口的主要是大豆。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進口大豆大概在8900萬噸左右,這比2018年還要增加近100萬噸。大豆的進口量占了我國糧食總進口量的80%左右。同時大豆的進口量也占到了全年大豆需求量的8成左右。正常情況下,我們一年需要消耗1.1億噸大豆左右。但是國內種植生產的大豆產量每年只有1600萬噸左右。所以剩下的接近9000萬噸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每年我國從國外進口大豆的數量是國內產量的5倍以上。
我國農作物種植以三大主糧為主,種植面積合計占比近六成。我國農作物種植以玉米、稻谷、小麥三大主糧為主,2018年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總種植面積的比例分別為25.39%、18.20%、14.63%,合計占比為58.22%。從我國的幾種重點農產品在全球的生產地位來看,玉米、大米、小麥、棉花在全球產量占比較高,分別達到22.92%、29.75、17.97%、23.39%,而大豆占比僅4.45%。
2018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1019萬公頃,占糧食種植面積的比例僅8.7%,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古和黃淮海的部分地區。2018年前五大主產省分別為黑龍江、內蒙古、安徽、河南、四川,種植面積分別為357、109、65、39、38萬公頃。政策支持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9年,大豆種植面積分別為760、824、841、933萬公頃(約1.4億畝),大豆產量分別為1360、1528、1596、1810萬噸。農業農村部于2020年2月發布《2020年種植業工作要點》,提到“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大豆面積穩定在1.4億畝”,預計未來大豆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單產提升背景下產量實現增長。
2019年全國豆類種植播種面積1.66億畝,比2018年增加1332萬畝,增長8.7%。大豆播種面積1.40億畝,比2018年增加1382萬畝,增長10.9%。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一區”大豆面積增加量占全國增加量的九成以上,尤其是黑龍江省大豆面積增加1068萬畝,占全國增加量的77.3%。豆類單產水平均有所提高,豆類單產128公斤/畝,每畝產量比2018年增加2.7公斤,增長2.1%。大豆單產129公斤/畝,每畝產量比2018年增加2.7公斤,增長2.2%。
不同區域豆制品的生產工藝、口味等差別也進一步導致了豆制品市場呈現區域化、塊狀分布。從豆制品行業發展進程來看,行業競爭最終將呈現資源向大企業集中的趨勢。由于食品安全直接關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政府部門對于生產企業的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日益嚴格,小企業將因環保或食品質量安全不達標以及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而逐漸被市場淘汰。
我國農作物種植以三大主糧為主,種植面積合計占比近六成。我國農作物種植以玉米、稻谷、小麥三大主糧為主,2018年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總種植面積的比例分別為25.39%、18.20%、14.63%,合計占比為58.22%。從我國的幾種重點農產品在全球的生產地位來看,玉米、大米、小麥、棉花在全球產量占比較高,分別達到22.92%、29.75、17.97%、23.39%,而大豆占比僅4.45%。
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往往要達到8000至9000萬噸,占總糧食進口量的80%以上。中國為什么需要進口這么多的大豆?今日美國大豆期貨價格盤面大幅走高,直接飆升至4年多來歷史高點。但國內豆粕市場并未出現跟漲現象,反而大范圍走跌。主要是受新一屆美國總統上臺后中美經貿關系可能改善以及油強粕弱的格局仍在延續的影響,國內豆粕期現市場開始弱勢調整。
統計今日各地豆粕現貨價格情況:山東、江蘇、福建、兩廣等沿海港口地區豆粕主流報價跌至3200-3300元/噸附近;吉林、遼寧地區豆粕價格跌至3300-3400元/噸附近;河北、天津地區豆粕報價跌至3250-3320元/噸附近,華中地區豆粕報價跌至3280-3330元/噸附近,西南、西北多地豆粕報價跌至3450-3500元/噸附近。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5月我國大豆累計進口3388萬噸,同比增長6.8%,1-6月,我國進口大豆4504萬噸,同比增加17.9%。近年來國產大豆加工企業被嚴重邊緣化,除了九三集團、禹王集團等少數幾家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外,大部分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小、散、弱,處于虧損或者虧損邊緣,經營異常艱難。
雖然近幾年我國的大豆深加工產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我國的大豆深加工技術、裝備等方面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據了解,目前我國大豆深加工能力不到10%,深加工產品科技附加值較低,大豆深加工產業鏈不完整。
據最新海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大豆進口再破千萬噸,達到1009.1萬噸,至此,今年1-7月的大豆累計進口量已經高達5513.5萬噸,同比增加17.7%,近兩成。按目前的進口速度,預計全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有望再次重返9500萬噸以上的位置,并創出歷史新高。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豆類種植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豆類種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研究報告》,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豆類種植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成果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豆類種植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豆類種植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豆類種植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豆類種植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豆類種植開發、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豆類種植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未來豆類種植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豆類種植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豆類種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豆類種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產糧大國。現在國內的主要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自己率能夠達到95%以上。但是我國同時還是一個糧食進口大國,每年要進口1億多噸的糧食。但是如果你仔細翻開這2...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小銀行將加速“抱團”發展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民企、三農和小微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出現一定困難,進而使中小銀...
近日,全棉時代發布的一則卸妝巾宣傳廣告陷入輿論風波。1月8日,全棉時代官博在評論中回復網友稱“視頻為廣告創意,僅...
1月8日,2019年初,山西的標桿企業之一——山西省平遙牛肉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冠云品牌的“定制牛”正式入市。什么是“...
黃桃在中國華北、華中、西南一帶栽培較多。武臺黃桃,平邑縣特產,因最早產于平邑縣武臺鎮,故名“武臺黃桃”,2011年...
徐連高鐵開始試運行1月8日起,徐連(徐州—連云港)高鐵開始全線運行試驗,標志著該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徐連高鐵運...
2020年抖音日均視頻搜索量突破4億,高速發展的同時對內容審核不嚴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期,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北京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