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目前可穿戴設備的主流產品包含手腕類,除此之外還包含頭戴顯示器、智能服裝和植入型設備等可穿戴設備產品。目前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的市場占比份額較高。
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目前可穿戴設備的主流產品包含手腕類,除此之外還包含頭戴顯示器、智能服裝和植入型設備等可穿戴設備產品。目前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的市場占比份額較高。
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表、手環、眼鏡、服飾等。穿戴式智能設備擁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思想和雛形在20世紀60年代即已出現,而具備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形態的設備則于70-80年代出現。
穿戴式智能設備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的智能化延伸,通過這些設備,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與自身的信息,能夠在計算機、網絡甚至其它人的輔助下更為高效率的處理信息,能夠實現更為無縫的交流。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我量化與體外進化。
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 2021可穿戴設備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調研報告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在飛速發展著。其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從最初的智能手機演變成現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跑鞋等等。
從市場角度看,互聯網巨頭跨界進入可穿戴領域,并成為市場主要推動者,其中谷歌2012年發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熱潮。百度、蘋果、360等隨后進入,舉措頻繁,小米手環的火爆加上APPLEWATCH的助推,帶動可穿戴市場整體進入迅速擴張階段。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根據IDC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7321萬臺,同比增長28.5%,其中,第四季度出貨量為2269萬臺,同比增長30.4%。
2018年中國可穿戴設備整體市場排名前五大廠商分別是小米、華為、蘋果、步步高和奇虎360,出貨量分別為1697.4、928.2、821.3、524.1、241.5萬臺,占比分別為23%、13%、11%、7%和3%,合計占的市場份額超過50%。
小米手環在2018年第四季度表現環比增長,同比略微下滑,主要依靠耳機和手表產品實現同比增長。另外,華為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呈現多條產品線共同拉動的效果,包括華為TalkBandB5手環、榮耀手環4等產品。這使得華為2018年第四季度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達到了206.1%。得益于AirPods的快速發展,蘋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同比增長。隨著市場中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愈加提升,可穿戴設備在未來發展不僅僅是技術進步。可穿戴設備將分別在產品、商業模式、市場層面升級。2012-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不斷增加,2015年以前出貨量年均增速均在150%以上,實現較大規模的增加。2015年以后隨著市場相對成熟的發展,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增速下降,但至2017年其出貨量仍為11540萬部,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加12.70%,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12260萬部,較2017年同比增加6.24%。
隨著智能手表和新規格被市場接受,可穿戴設備市場將在2019年重新恢復雙位數百分比增長,一直持續到2022年。到2022年時,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總出貨量為1.904億塊,5年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6%。從細分產品看,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將引領行業出貨量的增加,至2022年智能手表的出貨量有望達到9.43億塊,占總出貨量的49.53%,智能手環的出貨量將達到4.55億塊,占總出貨量的23.90%。
一、主要消費人群分析
成人智能手表中有69%的智能手表用戶年齡在18到34歲之間,而且71%是男性。
老人和兒童智能手表的消費人群仍然為成人群體,基本上為家庭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
二、消費者認知度調查
圖表:智能手表認知程度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圖表:2018年中國各可穿戴設備廠商出貨量排名(單位:萬臺)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18年中國各可穿戴設備廠商出貨量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可穿戴設備品類結構分析
從品類分布來看,可穿戴設備呈現出“三權分立”的局面,手表、手環、耳機產品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耳機產品的異軍突起與現如今原來越多的手機產品取消3.5mm耳機接口這個原因不無關系。可以說是手機上的一個小改變推動了一個產業的發展。2016年9月,蘋果發售了一款售價159美元的藍牙耳機AirPods,左右耳機不通過線纜連接,支持自動播放、降噪等功能,并可感應觸摸操作。AirPods自開售后便大受市場歡迎。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AirPods銷量為580萬臺,登上智能耳機類榜首。
圖表:2018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細分領域產品份額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可穿戴設備市場消費趨勢
隨著市場中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愈加提升,可穿戴設備在未來發展不僅僅是技術進步。可穿戴設備將分別在產品、商業模式、市場層面升級。
在產品技術方面,智能手表技術將升級并突破,用戶的體驗感也會隨之增加。在商業模式方面,未來的商家會通過細分用戶聚類及內容經營,形成有黏性的社區,從而更有效的挖掘用戶價值;商家會為用戶提供細分領域深度的內容及服務,如推出孕婦手表、老人手表等細分產品。在市場分類層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加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老人、兒童、孕婦三類人群數量將逐步增多,同時他們身體機能相對較弱,日常的行為需要時刻的注意,也需要家人精心的呵護,而智能手表的監測數據可以幫助家人和醫護人員了解用戶的具體狀況,并提供用戶的日常飲食及行為注意事項,定位、通話等功能可以讓用戶在特殊情況下與其他人取得聯系。
從細分市場來看,急救類可穿戴設備應用結合呼救定位功能,會非常適用于老年人或者特殊群體市場。因此既可以作為智能手機的軟件,也同樣適合于可穿戴設備。國內也已出現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定位手機”。從國外已應用的經驗來看,急救相關的產品雖然有用,卻面臨用戶粘性不高的問題。除非與在線醫療類應用進行深度結合,否則公開渠道不適合這類產品推廣。因此,選擇通過模塊化植入方式與智能設備廠商進行系統級的整合可能會更加合適。
安全類可穿戴設備應用技術門檻低、針對消費者群體明確、滿足剛性需求,基于GPS定位的安全類應用很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繼健康、運動監控外的下一個大方向。安全、急救類軟件都可以應用于智能手機以及可穿戴設備結合。針對兒童、老年、及疾病等特殊群體會分化出不同的細分領域。特別是針對老年人,推出主打健康、安全與急救相結合的可穿戴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教育類可穿戴設備應用屬于教育科技產品,讓學生可以更加自然地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交互,完成了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即“體驗式”學習。與此同時,學生還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元化的教育的資源,得到更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健身及運動類可穿戴設備應用方面,由于運動監測功能就像是智能手機里的日程管理應用,運動的人很多,但需要把一切都布局的井井有條的人卻很少;另外,市面上產品價格較高的幾款穿戴設備,也足夠用戶支付健身房里一個健身周期的費用,就性價比和必要性來說,運動監測功能市場并沒有廠商們預料的那么廣闊。因此,對于運動可穿戴設備廠商,除了傳統的運動監測功能,他們還需要從其它更多方面來拓展產品功能,如個性化定制、社交功能等方面,以此來提升其產品的競爭能力。
未來可穿戴設備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可穿戴設備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宜賓市因獨特的區域性高溫高濕氣侯,“本地大酒谷”“糯紅高粱”“蜀釀稻谷”“酒王玉米”等本地農作物是釀造高品質白...
目前,家居建材行業以服務和設計為導向的企業將強勢崛起。據悉,過去的十年是以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為驅動力的行業...
行駛記錄儀俗稱汽車黑匣子,是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以及有關車輛行駛的其他狀態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并可通過接口...
在文化娛樂市場中,提倡健康有益的、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活動;鼓勵和扶植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的文化娛樂活動;扶持科...
子午輪胎是胎體簾線按子午線方向排列,有簾線周向排列或接近周向排列的緩沖層緊緊箍在胎體上的一種新型輪胎。它由胎面...
安防行業邊界模糊,視頻監控應用領域拓展, 在公安、交通、文教衛、能源、金融、智能樓宇等不斷拓展,同時向智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