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產品形態包括以手腕為支撐的watch類(包括手表和腕帶等產品),以腳為支撐的shoes類(包括鞋、襪子或者將來的其他腿上佩戴產品),以頭部為支撐的Glass類(包括眼鏡、頭盔、頭帶等)
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產品形態包括以手腕為支撐的watch類(包括手表和腕帶等產品),以腳為支撐的shoes類(包括鞋、襪子或者將來的其他腿上佩戴產品),以頭部為支撐的Glass類(包括眼鏡、頭盔、頭帶等),以及智能服裝、書包、拐杖、配飾等各類非主流產品形態。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2021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有率分析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在飛速發展著。其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從最初的智能手機演變成現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跑鞋等等。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終端開始爆發,2013年下半年進入產品密集發布期。
從市場角度看,互聯網巨頭跨界進入可穿戴領域,并成為市場主要推動者,其中谷歌2012年發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熱潮。百度、蘋果、360等隨后進入,舉措頻繁,小米手環的火爆加上APPLEWATCH的助推,帶動可穿戴市場整體進入迅速擴張階段。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
穿戴式智能設備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的智能化延伸,通過這些設備,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與自身的信息,能夠在計算機、網絡甚至其它人的輔助下更為高效率的處理信息,能夠實現更為無縫的交流。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我量化與體外進化。
隨著智能手表和新規格被市場接受,可穿戴設備市場將在2019年重新恢復雙位數百分比增長,一直持續到2022年。到2022年時,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總出貨量為1.904億塊,5年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6%。從細分產品看,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將引領行業出貨量的增加,至2022年智能手表的出貨量有望達到9.43億塊,占總出貨量的49.53%,智能手環的出貨量將達到4.55億塊,占總出貨量的23.90%。
IDC近日發布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排名前三廠商分別是華為、小米與蘋果。華為得益于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強勢表現,帶來可穿戴設備高速增長,在該季度,華為系列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60%至941萬臺,位列行業榜首。
對于小米而言,盡管高性價比搶奪市場,但面對華為等強勁競爭對手,小米系列可穿戴設備在該季度同比下降7.7%至724萬臺,由2019年第三季度27.5%市場份額下降到22%,退居第二。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公司在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Apple Watch及AirPods系列耳機展現出穩步增長態勢,使得在該季度總體出貨量同比增長66%至587萬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三。
整體來說,就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格局來看,華為在該市場穩健,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至此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封王。只是,就全球市場來看,小米則力壓華為,因持續在海外市場發力,使得市場位居全球第二。華為因受美國制裁,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主要集中在國內。
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以1700萬臺出貨量占全球13.6%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華為則排在第三,該季度出貨量為1370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87%,是三大廠商增收最快的廠商。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作為全球可穿戴設備領導廠商,出貨量、市場份額領跑全球。
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分析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蘋果公司可穿戴設備占全球33%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出貨量高達4140萬臺。該出貨量規模是華為、小米、三星三大巨頭的總量,可以看出蘋果稱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
結合財報顯示,可穿戴設備是蘋果公司新搖錢樹板塊之一,2020財年,來自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所組成的其他業務營收達到306.2億美元,換算人民幣高達2000億,是蘋果各產品線增速最靚麗的業務板塊。另外,結合各調研機構給出的數據來看,Apple Watch是全球最暢銷智能手表,AirPods是全球銷量最高的TWS耳機市場。
Apple Watch,主要在于豐富的健康醫療管理,特別心率檢測。同時,新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6在前代健康功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出新功能,使用戶可以測量血氧飽和度,從而更好地掌握他們自己的整體健康狀況。整體來說,蘋果智能手表不局限于一款智能硬件,而是健康生活設備。與此同時,Apple Watch拯救生命受到贊譽。
AirPods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無線耳機,具有降噪功能的AirPods Pro在全球更是一度賣斷貨。可穿戴設備強勁需求下,使得產業鏈公司業績大增。立訊精密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7%至59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2%至46.8億元。藍思科技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6%至260.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09.6%至34.3億元。歌爾股份作為Airpods核心供應商之一,隨著蘋果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其盈利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5%至20億元。
最后,盡管今年受到疫情沖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繼續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消費者對智能手表、耳戴式、腕帶等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尤其智能手表可以獨立手機使用,以及各種可穿戴設備加入健康等管理應用,推動行業高速增長態勢。
未來可穿戴設備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可穿戴設備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定制報告》。
2021-202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定制報告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終2...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可穿戴設備以其對人體生理信息動態、持續、實時監控的優點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大健康行業得到關注。隨...
根據商務部、工商總局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我國目前允許通過直銷進行銷售的產品包括化妝品、保健食品、保潔用品、保健...
數字版權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你每天聽的歌、刷的劇、看的短視頻都與它息息相關。數字版權產業的發展,正迎來一個高速...
復興號動車組要開進西藏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明確了2021年的工作目標,將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重...
1月4日,趣頭條董事長譚思亮發布內部信,稱雖然三季度的收入受到了比較大的壓力,但我們還是實現了經營虧損連續第五個...
目前全球的鋁合金結構件的生產消費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汽車鋁合金使用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