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不僅種類非常齊全,而且數量十分龐大,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機構外,其他商業性金融機構基本都實行股份制,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進行嚴密管理,機構運作效率明顯改善,能夠更好地適應并服
金融機構不僅種類非常齊全,而且數量十分龐大,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機構外,其他商業性金融機構基本都實行股份制,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進行嚴密管理,機構運作效率明顯改善,能夠更好地適應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以后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分業監管,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新型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并存,功能互補和協調發展的新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可以說,世界上先進國家擁有的金融機構,我們大部分都建立了。
金融產業怎么發展 2021金融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調研報告
中國金融科技產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2019年產業營收規模達1.4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1%。同時,中國金融科技融資數量達285筆,占全球的24.4%;金融科技融資額為656億元,占全球的25%。
我國積極推進金融科技發展,并梳理金融科技頂層設計。央行在2017年5月就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2019年8月22日,央行又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要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在此背景下,我國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紛紛加碼金融科技研發,推動金融服務在數字化時代更新迭代。其中,央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落地北京、深圳、蘇州三地。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布局也在提速,建行、工行、中行、交行、農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經開業。此外,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也同步加速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運用,助力實現普惠金融以及強化風險管控,而這也成為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金融科技產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2019年產業營收規模達1.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8.1%。同時,中國金融科技融資數量達285筆,占全球的24.4%;金融科技融資額為656億元,占全球的25%。
22日晚間,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舉辦“金融街之聲”專場活動,集中發布6項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以上內容。
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發展勢頭迅猛。根據報告,中國上榜《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達到22家,占全球上榜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總數的39%左右;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的總估值為2620億美元,占全球上榜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的近70%。
報告指出,應用于金融的科技探索不斷展開。金融科技底層技術的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競爭實力進一步提升,適用范圍不斷拓展,安全技術不斷升級。比如,2019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8500億元。
報告提到,金融科技加速推動傳統金融的變革,進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比如區塊鏈技術在支付清算領域有較大發展;數字貨幣穩步推進;中國消費金融發展空間廣闊,2019年市場規模(不含房貸)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
不過,報告指出,綜觀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產業規范與技術標準尚需完善,監管面臨新挑戰,也呈現人才匱乏、應用場景過于單一的問題。同時,在數據共享、數據開放、數據安全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報告指出,當前金融數字化轉型面臨重要歷史轉折點,中國需直面機遇和挑戰。建議政府部門應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包括依托大學及科研機構培養金融與科技復合型人才,特別是加強目前短缺人才的培養;建議建立金融機構間的聯動機制,統籌布局前瞻性技術研究,整合創新項目,聯合各方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建議監管部門加大對金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強征信體系建設,實現信息共享,共同防范風險。
2020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合計向實體經濟讓利大約1.25萬億元,完成了全年讓利1.5萬億元的序時進度。預計全年可以實現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
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降低利率為實體經濟讓利約6250億元,通過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這兩個直達工具讓利大約2750億元,這兩個渠道加起來共讓利9000億元。再加上通過減免服務費用、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措施,金融系統合計向實體經濟讓利大約1.25萬億元,完成了全年讓利1.5萬億元的序時進度。預計全年可以實現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
目前看,國際上總體呈現出經濟復蘇的態勢,雖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即使疫情出現反復,也不大可能回到一季度的全面停擺狀況,所以總體恢復的方向應該是確定的。這是國際經濟的環境。
這一段時間,國際上都在討論未來應對措施退出的問題,特殊時期的政策也不能長期化,大家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一致的意見是,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退出的時機和方式需要進行認真評估,主要是根據經濟恢復的狀況進行評估。金融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狀況決定金融的政策應該怎么去適應。
國際經濟是總體復蘇的,中國的總體狀況好于國際,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經濟恢復幾個方面都是全球領先。最近央行做了一些調研,從趨勢看我國經濟比較強勁,政策效果正在發揮作用,市場信心在恢復。無論是出口、投資、消費,雖然有的還沒有達到正常速度,但是它的邊際變化,每個月變化的趨勢是非常強勁的。從實體經濟的三大需求、從供給、從金融角度判斷,經濟都是比較強勁的,動力比較足。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要考慮下一步的政策,總體上繼續保持松緊適度,當然政策調整要基于對經濟狀況的準確評估,不能倉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效果,要把實體經濟服務好。另外也不能出現“政策懸崖”,政策突然中斷可能很多方面適應不了。所以調整政策要評估,要考慮這些因素。
下一階段,央行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構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繼續強化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
未來金融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金融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金融產業前景分析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金融產業前景分析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經過改革開放以后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分業監管,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新型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外...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抗腫瘤藥物(anti-tumor drug)為治療腫瘤疾病的一類藥物。簡單說來有化療藥物、生物制劑。近年來,分子腫瘤學、分子...
上海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1月21日晚間,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發布《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嚴3...
近年來,生活垃圾已經構成嚴重的環境問題,部分歸因于從當地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產生。這些廢水對水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
1月22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進口煤炭39,296,863.76噸,環比大增225.60%,同比飆升1258.76%。其2...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后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
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是世界綠色金融的共同語言,推進綠色金融標準建設,對于夯實綠色金融發展基礎、防范化解潛在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