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貿易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進出口數量上,政治、經濟、文化與糧食貿易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糧食是所有產業發展的根基,發達國家可以通過操控糧食貿易來擾亂其他國家的糧食供需,從而影響到所有產業,甚至波及到其他國家的社會穩定和市場秩序。
糧食貿易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進出口數量上,政治、經濟、文化與糧食貿易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糧食是所有產業發展的根基,發達國家可以通過操控糧食貿易來擾亂其他國家的糧食供需,從而影響到所有產業,甚至波及到其他國家的社會穩定和市場秩序。
糧食安全與糧食貿易密切相關,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制約。不同的糧食貿易政策會直接影響糧食安全水平,而糧食安全水平的變化又推動了新貿易政策的革新。
糧食主要商品供求偏緊,不利天氣、貿易保護等因素都有可能令市場產生不良預期,從而推高價格。新興市場經濟體仍然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這些國家的巨大需求已成為國際糧食需求增量的主要部分。
從歷史上看,全球糧食的產量和需求量一直以來就處于緊平衡狀態,而且大多數情況是產量略微小于需求量,這成為國際糧價上漲的基本因素。
糧食運輸需具備鐵路/公路的核心資源優勢,進入機會不大;糧食倉儲投資大,糧食倉儲企業一般同時從事糧食貿易、糧油加工,否則難以形成整體優勢;糧食內河中轉需要依附內河資源和陸上運輸網絡;沿海糧食碼頭可從事進出口和中轉業務,需要專業糧庫和碼頭設備的投入。沿海碼頭中轉服務,如大連港綜合化經營,是東北、內蒙古糧食進出口主要集散地。從事糧食碼頭轉運業務,同時兼顧水泥、煤炭、鋼材、雜貨等;需要專業散糧裝卸深水泊位,碼頭設備、糧倉等;港內與集裝箱公司、物流公司等聯手發展外貿進口散糧接卸中轉、自動化灌包和倉儲運輸業務成為趨勢。
糧食物流行業市場現狀和前景怎么樣 2021糧食物流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目前,我國現代物流業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同時“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已全面實施,進一步促進我國糧食物流業發展,初步建成了糧食現代物流體系。目前我國糧食物流通道節點初步建成,覆蓋了主要糧食生產和消費區域、具備一定產業集群輻射能力和建設示范作用,進一步完善了集散功能,技術裝備逐步開始推廣,促進了產銷銜接,帶動了輻射區域整體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糧食物流是指糧食從生產布局到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到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以及在流通環節的一切增值活動。它包含了糧食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和信息應用的一條完整的環節鏈。一些國家已基本上實現了"四散化"糧食物流,即散裝、散卸、散運、散存;和基于信息化、自動化的糧食物流。
2018年全年各類型企業糧食收購達3.6億噸,其中夏糧收購比重超過90%,秋糧市場化收購比重達85%,消化庫存近1.3億噸。2018年,通過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競價銷售累計成交政策性稻谷856.2萬噸 (不含定向銷售及劃轉)。
2018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推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修訂并頒布實施,適時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普法宣傳活動。各地立足實際,制定地方性法規,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提供法律支撐,扎實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立法和執法督查。糧食安全保障立法的加快推動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有效促進了對糧食物流管理標準的監督。
2018年我國各地圍繞健康中國戰略與糧食安全有效保障等優化商業模式,加強物流服務體系和糧食商品期貨現貨交易平臺建設,基于移動互聯、大數據探索營銷模式及供應鏈創新。內引外聯,推進糧食信息化建設,以“互聯網+糧食”創新流通方式,多元化產銷對接形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截至2018年底,我國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各類糧油成交量達2億噸,總計金額達3 800億元,為國家糧食去庫存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8年我國以降本增效為重要內容的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得以穩妥推進,以重視法規為重要內容的糧食物流監管工作得到更加規范的推進,以轉型升級為重要特征的糧食軍需民食得到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物流與供應鏈的信息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糧食物流與供應鏈的標準化得到進一步推進,以“互聯網+”為重要特征的糧食物流設施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一帶一路”糧食物流設施聯通得到切實推進,“一帶一路”糧食物流與供應鏈風險防范得到日益重視,“一帶一路”糧食物流與供應鏈合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展望2019年,我國如何科學與有效解決稻谷庫存過億噸的難題日益迫切,“一帶一路”糧食物流與供應鏈合作將得到高度重視與切實推進,糧食物流信息化建設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求糧食物流相關行業共同發展糧食現代物流,建立高效、暢通、節約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從而提高糧食流通效率,減少糧食損耗,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產銷銜接,增強國家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在國家大力要求調整運輸結構,提升鐵路貨運市場份額的背景下,糧食作為鐵路大宗貨物重點品類之一,在鐵路運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鐵路糧食現代物流還存在一些不適應性,應在整個糧食現代物流體系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建設。
據悉,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糧食安全問題,由于糧食生產存在波動,糧食消費結構不停變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須借助進出口貿易來輔以調節,這促進了糧食貿易地位的顯著上升。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加,糧食供求總量趨緊,結構性矛盾突出,糧食貿易總額、進口額呈現出較大的體量,出口額相對較小。2018年,我國糧食進口量11555萬噸,其中,進口大豆8803萬噸,占進口量的76%,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少,增產能力面臨技術瓶頸,單產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糧食作物,導致了國內大豆的供給能力止步不前,自給率僅為7.87%,消費主要依靠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這為保障糧食安全留下了隱患。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貿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增加,糧食貿易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作用越來越明顯。目前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安全和品質安全。在結構安全方面,主要表現是玉米、稻谷階段性供過于求,大豆、高粱、大麥等供給不足;高端優質產品供給不足。在品質安全方面,我國部分糧食品種還不能完全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比如,稻谷、小麥有較大庫存,但優質數量占有的比例較小。另外,我國糧食出口能力越來越薄弱,在國際貿易中難以賺取經濟利益,這都不利于我國糧食產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當前經濟社會背景下,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離不開對糧食貿易的分析。一是貿易總量的變化對我國糧食供需平衡的影響。貿易凈進口額的數值能否滿足國內需求的缺口,直接影響到糧食安全的穩定。二是貿易結構的差異對我國供給的影響。我國貿易結構是否失衡,哪些品種的進口依賴程度超過警示線,這些都關系著國內糧食生產的布局。三是貿易政策對國內糧食市場的影響。科學的貿易政策既能滿足國內的糧食需求,又可保護糧食市場的穩定,對我國糧食安全有積極作用。
《2020-2025年中國糧食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糧食物流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糧食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
本報告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糧食物流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未來糧食物流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糧食物流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糧食物流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糧食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隨著糧食物流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糧食物流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的作用是什么?充換電站是為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提供充電和動力電池快速更換的能源站。電動汽車為了連2...
2021年國內新能源車樁比將達到2.7:12021年國內新能源車樁比將達到2.7:1;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168....
5G網絡的主要優勢在于,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于以前的蜂窩網絡,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3月5日和3月4日)。此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人大代表林勇提交了《關于夫妻合休產...
2021清潔能源發展市場需求趨勢與前景分析清潔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居民對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認可度將進一步提高,消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