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地下綜合管廊系統不僅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此外,該系統還具有一定的防震減災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間,神戶市內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毀,但當地的地下綜合管廊卻大多完好無損,這大大減輕了震后救災和重建工作的難度。地下管廊建設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線頻繁挖掘道路而對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響和干擾,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觀。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類管線的耐久性。便于各種管線的敷設、增減、維修和日常管理。由于地下管廊內管線布置緊湊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間,節約了城市用地。由于減少了道路的桿柱及各種管線的檢查井、室等,優美了城市的景觀。由于架空管線一起入地,減少架空線與綠化的矛盾。
綜合管廊建設的一次性投資常常高于管線獨立鋪設的成本。據統計,日本、臺北、上海的綜合管廊平均造價(按人民幣計算)分別是50萬元/米、13萬元/米和10萬元/米,較之普通的管線方式的確要高出很多。但綜合節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間、每次的開挖成本、對道路通行效率的影響以及環境的破壞,綜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顯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
地下管廊市場分析調查 2021地下管廊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我國城市僅供水、排水、燃氣、供熱4類市政地下管線長度已超過148萬公里。如果按照綜合管廊的設計模式,將這幾種管道設計為一體,建設管廊長度約為37萬公里左右,在不計算拆遷等成本的情況下,所需資金就將近4萬億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市場空間巨大,假設地下綜合管廊每公里投資5500萬元(根據長沙市規劃),以包頭市為例,包頭市規劃未來建設100公里的地下管廊,假設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平均地下管廊里程都能達到100公里,則總投資將達到1.8萬億元。
第一節 國際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現狀分析
國際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發展現狀
從世界各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時序和發展規模來看,綜合管廊19世紀發源于歐洲,至今已有180多年發展歷程,歐洲的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芬蘭、西班牙、瑞典、丹麥、捷克,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亞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多個國家都開展了綜合管廊建設。分析各國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歷程,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
綜合管廊建設初衷:城市重建或復興過程中化解城市發展難題的客觀需要
總體來看,各國最初興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時期,大多是在近現代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及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城市重建及復興時期。建設綜合管廊的初衷,在于它可有效提高地下空間集約利用率,解決馬路“拉鏈”問題、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民生活設施、提高城市安全、美化城市景觀、協助防澇排澇,是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問題的優選方案,相關國家出于客觀需求開始建設。此階段各國的共同特點是國內政局處于恢復或穩定時期,經濟恢復或發展速度較快,政府重點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鎮化率多在50%以下。
綜合管廊規模化發展:與城鎮化發展
二戰后各國迎來長期和平發展環境,政治制度不斷完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人口迅猛增長,人口和財富向大城市集中,產生了一系列城市問題,如城市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失業人口增長等。同時,西方發達國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出現郊區化現象,人口與經濟活動的分布突破城區界限,向郊區發展。城市規劃由封閉式的單一城市布局向多中心的開敞式布局轉變,大城市紛紛規劃建設副中心、科學園區、科學城等。同時,出現了以中心城市為核心,連同其他毗鄰的內地、腹地,形成統一的大城市地區,從人口集中在各城市“點”的形式發展到城市群,伴隨新興產業布局,一些新興城市崛起,人口規模迅速擴大。發達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例如美國、日本在城鎮化率已高于70%和60%的情況下,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GDP中的占比始終高于國際標準的上限。
在此背景下,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城市地下空間大規模開發利用,在大城市新區開發、都市副中心建設、城市再開發、產業園區及科技城建設、軌道交通及道路建設等過程中,實施了綜合管廊工程。例如,法國在巴黎新城區建設的拉德芳斯新區綜合管廊,日本東京臨海副都心、幕張副都心、橫濱21世紀未來港綜合管廊,新加坡濱海灣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
同時,綜合管廊建設還擴大到人口規模迅速擴大、人口密度較高,區域布局地位重要的新興城市。如日本千葉新城綜合管廊項目、筑波科學城綜合管廊項目等。
綜合管廊建設發展趨勢:全周期規范化、系統化建設管理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進國家綜合管廊建設呈現出規劃設計系統化、規范化,工程技術日臻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健全、運維管理模式創新等特點。
第一,政府高度重視,管理機制體制明晰,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形成制度體系。
第二,充分發揮規劃設計的先導作用,根據城市發展的整體情況和城市總體規劃需求,統籌規劃、集約利用。將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納入城市地下空間系統規劃,協調綜合管廊與地下軌道交通、城市地下商業設施、快速路等城市基礎設施整合建設同步實施。在部分條件成熟的區域構建綜合管廊體系。如法國已制定在所有有條件的大城市中建設綜合管廊的長遠規劃;日本東京都心中心區域規劃形成了綜合管廊網絡體系;美國波士頓拆高速路建地下路時,整合建設綜合管廊。
第三,在技術方面,實現多種管線入廊:除廣電、通信、電力、工業、給排水、燃氣、熱力等管線外,還根據管線特性創新敷設方式,發展再生水、垃圾真空收集、片區能源供應管道等特殊管道入廊。國外綜合管廊多為圓形結構和矩形結構,老城區一般采取盾構方式形成圓形斷面,埋深較深;新區一般采用明挖方式形成矩形斷面,埋深較淺。管廊建設已向信息化邁進。
第四,管廊全生命周期運維、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按照“百年工程”標準嚴把管廊建設質量,經歷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大阪綜合管廊仍可完好使用。歐洲和日本在投融資、收費、運營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經過近一百多年發展歷程,相關先進國家和地區在綜合管廊建設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管理機制,并配套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科學規劃管廊建設時序,統籌地下空間交通、商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技術和運維管理經驗日臻完善。
國際城市地下管廊建設成效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全世界已建地下綜合管廊里程超過3300km。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綜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的一種有效途徑,貫穿于世界主要國家城市化進程,并在亞洲形成最大建設規模。
圖表:世界各主要地區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里程(單位:千米)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未來地下管廊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地下管廊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地下管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地下管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地下管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地下管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單反就是指單鏡頭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大多數35mm照相機都采用這種取景4...
我國網絡游戲行業,已經走過了起步期、快速發展期、爆發期、政策調整期,邁入成熟期,網絡游戲行業呈現平穩增長狀態,...
江蘇隊官方表示——即日起,江蘇足球俱樂部停止所屬各球隊的運營,同時在更大范圍內期待社會有識之士和企業與我們洽談...
應急產業一般指為預防、處置突發事件提供產品和服務而形成的活動的集合。按類別劃分,一是救援處置裝備與技術,二是監...
冷鏈物流在食品工業、農產品加工、化學品工業等領域都能得到應用。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直接推動了消費升級,對冷鏈商...
奶油或稱淇淋、激凌、克林姆,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品。它是由未均質化之前的生牛乳頂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