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核電站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核電產量逐年快速增加。核電年發電量由 2001 年的 174.12 億千瓦時增長至 2015 年的 1695.18 億千瓦時,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7.65%。2015 年,全國發電量達 56184 億千瓦時,其中核電發電量占比 3.02%,并繼
核電屬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不斷突破核電技術,對我國的意義不言而喻。核電設備主要應用于核電站,也可應用于核動力艦船、海上小型核電站、模塊化小堆等。核電設備下游主要是核電站,在核電站建設過程中,業主方(中核、中廣核、國電投)一般通過旗下工程公司招標采購核電設備。此外,隨著核動力艦船、海上小型核電站、模塊化小堆等領域的發展,核電設備獲得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核電站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核電產量逐年快速增加。核電年發電量由 2001 年的 174.12 億千瓦時增長至 2015 年的 1695.18 億千瓦時,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7.65%。2015 年,全國發電量達 56184 億千瓦時,其中核電發電量占比 3.02%,并繼續呈現占比快速提升的態勢。在我國核電事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海外市場也為我國核電設備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目前,在我國“一帶一路”沿線的 65 個國家中,有 28 個計劃發展核電項目,規劃核電機組臺數達到 126 臺,裝機總規模約為 1.5 億千瓦,按核電造價 1.7 萬元/千瓦測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項目投資將達到 2.5 萬億元。此外,西方發達國家、非洲、南美國家對核電站的需求亦非常強烈。預計未來十年,我國核電產業海外出口將逐漸打開,核電設備海外市場空間將呈現高速增長趨勢。
據了解,自2015年核準8臺新建核電機組后,我國核電行業經歷了三年多的“零審批”狀態。但在4月1日召開的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透露,“中國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今年會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這也被業內視為核電“重啟”的信號,核電行業有望迎來復蘇之年。
核電“重啟”背后是廣闊的市場。按照此前國家提出的核電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以此預計,每年將要開工6-8臺核電機組。若以每臺投資100億-200億元計算,投資規模可達千億元。
從1991年首座核電站投入運行至今,中國內地目前在運核電機組38臺,規模位列世界第四,在建核電機組規模位列世界第一,核電在中國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時期。
2008年以來,我國核電發電量逐年增長,近兩年的增速有所提高。2013年,我國核電發電量達11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1%。2014年,我國核電發電量為12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8%。
就發電結構來看,水電發電量106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7%,占全國發電量的19.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火電發電量4173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7%,占全國發電量的75.2%,比上年降低3.3個百分點;核電、并網風電和并網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1262億千瓦時、1563億千瓦時和231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3.2%、12.2%和171%,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2個、0.2個和0.3個百分點。
核電作為清潔能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目前全球核電發展來看,中國的核電發展是全球最快的,28個在建機組占到了全球在建機組數量的40%。截至2014年4月底,全球在建的核反應堆有72個,大部分位于中國與俄羅斯。此外,173個核反應堆待建,309個有建設意向。其中,中國有28個在建、57個待建的核反應堆。加之,華龍一號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在國內建設后,特別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突破后,國內核電建設將快速發展,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核電產業在國內外需求量大增的刺激下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核電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會在核電的加速發展下迅速擴大,具備極佳的投資價值。
2019年中國核電投資額增加額為138億元,同比增加23億元;2018年中國核電投資額增加115億元,同比增長28億元。
圖表:2017-2019年中國核電投資增加額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核電設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核電設備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核電設備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核電設備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歷時12年,我國三代核電新技術終于研發完成。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電力投資集團9月28日宣布,我國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的研發工作。作為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其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新技術降低事故發生概率100倍,助推設備國產化率提高至90%以上。作為我國的兩大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與華龍一號分別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都代表著我國核電研制能力的最高水平。
核電設備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以及對行業內企業調研訪察所獲得的大量第一手數據,對我國核電設備市場的發展狀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贏利水平、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核電設備前十大企業的研發、產銷、戰略、經營狀況等。報告還對核電設備市場風險進行了預測,為核電設備生產廠家、流通企業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和可借鑒的操作模式,對欲在核電設備行業從事資本運作的經濟實體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中國核電設備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有重要參考價值。
未來核電設備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核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預測報告》。
相關推薦:
2021-2025年中國核電裝備制造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6年中國核電用鋼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規模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核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預測報告
據了解,自2015年核準8臺新建核電機組后,我國核電行業經歷了三年多的“零審批”狀態。但在4月1日召開的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透露,“中國將在確3...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預計2021年食品工業利潤增速7%以上中國輕工協會聯合會在第104屆全國糖酒會主論壇發布《2020年食品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
2021十大如廁自由城市相關數據顯示,對比各城市常住人口和人均擁有廁所的數量,國內十大如廁自由城市分別是杭州、北京...
疫情后購物中心空置率環比上漲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購物中心整體表現低迷情況籠罩下,蘇州、福州、重慶和西安的空置率...
今天,人類再次來到了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變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變革將是以電力和動力電池(包括燃料電池)替代石油和內...
2021年一季度越南煤炭進口下降據越南財政部海關總局(GENERAL DEPARTMENT OF CUSTOMS,MINISTRY OF FINANCE OFV...
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在語音識別、文本識別、視頻識別等感知領域取得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