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極端天氣事件偏多,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全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偏多。
中國氣象局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全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偏多。
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以及全國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國家防總近期組織七個工作組分赴七大江河和太湖流域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檢查防汛抗旱準備工作。工作組分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帶隊,重點檢查防汛抗旱責任落實、預案修訂、隱患排查、搶險應急等情況,督促各地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細化落實措施,做好迎汛備汛各項準備。
據媒體報道稱,我國全面進入汛期,極端天氣多發,防汛抗洪形勢異常嚴峻。據了解,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與南通市氣象臺全面深化合作。長期以來,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與南通市氣象臺共同致力于日常空氣質量會商、預報領域協調聯動與合作、大氣污染成因研究、水環境質量預判等多方面合作,在提升重污染天氣精細化預警預報水平,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當前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氣象環保領域更需深化合作,共謀發展。
環境與氣象密切聯系,加強環境和氣象業務合作,是服務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也是環境和氣象部門共同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實踐需要。那么,未來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是環境管理的基本手段,環境保護最基本的話語權來自于監測。監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及時、可靠關系到整個環境監測甚至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敗。環境監測可以及時、準確、全面對環境信息進行監控,并對環境質量進行把握、評估以及預測等。環境監測是提高環境質量,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
我國加大對于環境問題重視度,國家環境監測機制逐漸完善。從整體來看,由于我國環境監測時間相對較短,盡管近些年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面對不斷升級的環境問題,我國必須合理認識自身環境監測方面的發展現狀,全面剖析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而更好地完成環境管理與規劃工作。綜上,隨著政府和企業將越來越重視環保監測和檢測領域,未來環境監測行業比重將保持上升趨勢。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飽和度較低。
環境監測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硬件、軟件、檢測試劑,中游監測儀器、監測系統,下游儀器維護、設備運營。上游產業基本由外資企業占領,中端市場主要由上市企業如雪迪龍、先河環保、中環裝備、聚光科技、天瑞儀器等占據,下游主要為第三方環境服務企業。但從2018年的企業發展、并購等情況來看,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都在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致力于成為涵蓋軟件、硬件、集成、運營維護的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服務商。根據監測對象的不同,環境監測可以分為水質監測、煙氣監測、噪聲監測、生物監測、輻射監測等。
圖表:2018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2019-2025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圖表:2019-2025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表:2016-2018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二、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飽和度
環境監測是對環境信息的及時、準確、全面的監測,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環境監測可以及時、準確、全面對環境信息進行監控,并對環境質量進行把握、評估以及預測等。環境監測是提高環境質量,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與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固廢處理與資源化三大領域相比,環境監測與檢測領域的收入極低,在環保行業中所占地位不高。但是,通過對比2017-2018年環境監測與檢測領域的占比情況可以看出,2018年這一比重有升高趨勢。近年來,部分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在我國經濟持續多年高速發展后逐漸顯現出來。我國加大對于環境問題重視度,國家環境監測機制逐漸完善。從整體來看,由于我國環境監測時間相對較短,盡管近些年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面對不斷升級的環境問題,我國必須合理認識自身環境監測方面的發展現狀,全面剖析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而更好地完成環境管理與規劃工作。綜上,隨著政府和企業將越來越重視環保監測和檢測領域,未來環境監測行業比重將保持上升趨勢。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飽和度較低。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是2020年之前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戰略詳圖。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是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據。2018年,監測設備的發展,在價格更低、易于維護、運行穩定、適應惡劣環境等基礎上,已經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環境監測網絡,從省級到地級,逐步到縣級覆蓋;監測領域,從空氣、水向土壤傾斜;同時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監測指標不斷增加;監測空間不斷擴大,從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從2019年起,生態環境部開啟第二輪環保督察,新一輪督察風暴大大刺激環境監測設備以及運維市場的需求,助力環境監測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環境監測設備一般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復雜性,對企業的研發能力要求極高,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同時,產品研發周期長,環境監測企業必須具有超前行業意識,能夠在行業細分板塊爆發期來臨前完成設備的研發。分散的下游市場和較高的技術壁壘,決定了環境監測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多數小型企業為主。在“十三五”期間,中游的監測儀器、監測系統以及下游的運營維護更具有投資價值,國內環境監測企業約200家,大多數為小型企業。小型企業不具備研發能力,只能憑借特定產品或服務實現差異化生存。
現代生態網絡體系構建將成為新熱點,綜合開展地下水監測、海洋監測、農村監測、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建設;實現全國統一的大氣和水環境自動檢測數據聯網,大氣超級站、衛星遙感等特征性監測數據聯網,構建統一的國家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持續推進環境遙感與地面生態環境監測已成為生態環境部的工作重點,未來將建立基本覆蓋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地面監測站點,加強環境衛星監測及航空遙感監測能力建設,逐步構建天地一體化的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是2020年之前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戰略詳圖。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鋼鐵去產能“回頭看”工作重點檢查2016年以來各有關中央鋼鐵企業、有關地區(以下簡稱“各有關方面”)貫徹落實黨中央...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將公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
全國城市20年節水近千億立方米我國城市節水總量大,從2000年到2020年,全國城市節水量累計達到972億立方米,相當于9個...
中國玻璃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玻璃棉屬于玻璃纖維中的一個類別,是一種人造無機纖維。玻璃棉是將熔融玻璃纖維化,形成棉...
5月9日晚,復星醫藥披露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擬與BioNTech(拜恩泰科)投資設立合資公司,以實現mRNA新冠...
隨著消費者對口腔健康的日益關注,口腔護理市場的電動牙刷、沖牙器、牙齒美白儀等品類呈現出較快的市場增長趨勢,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