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銀行是中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和特殊群體,其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設立的城市信用社,當時的業務定位是: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為地方經濟搭橋鋪路。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0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的城市信用社發展到了5000多家。
城市商業銀行是中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和特殊群體,其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設立的城市信用社,當時的業務定位是: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為地方經濟搭橋鋪路。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0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的城市信用社發展到了5000多家。然而,隨著中國金融事業的發展,城市信用社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許多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很多城市信用社也逐步轉變為城市商業銀行,為地方經濟及地方居民提供金融服務。
城市商業銀行面臨哪些挑戰?(一) 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一是規模發展不平衡,二是增速不平衡,三是經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二) 利潤來源收窄。一是利潤增長受到嚴重影響,二是利潤發展分化明顯,三是中間業務收入來源受到沖擊,四是城市商業銀行成本有所上升,五是城市商業銀行高成本負債和高風險資產疊加, 經營更加困難。(三) 風險管控水平與發展速度不匹配。一是風險識別和評估能力不強,二是風險管理數據缺乏, 系統不發達, 風險管理預警、評估、計量水平與其發展規模不相適應,三是風險管理人才匱乏。(四) 發展創新能力不足。一是創新氛圍不濃厚,二是產品創新不足。 (五) 發展管理機制不健全。一是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粗放, 管理體系和制度設計不夠科學完善。二是合規文化、風險文化建設滯后, 企業文化建設與其質量效益發展不相適應。
2021城市商業銀行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城市商業銀行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報告
城商行近年來快速發展,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一員,城商行群體一直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城商行發展良好,總體上體現在總資產占比、不良率、上市情況、品牌價值等多方面的實力提升。那么,未來城市商業銀行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城市商業銀行整體保持穩健發展勢頭,主要經營指標保持較好水平,行業地位持續提升,部分業績指標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以來,在經濟運行逐漸企穩、貨幣政策從寬松轉向中性、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金融監管趨嚴等外部環境顯著變化下,商業銀行經歷了從“資產荒”到“負債荒”的轉變,資產規模增長放緩,資產負債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 已經逐漸發展出了成熟的體系, 并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健全、城商行所在的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城市商業銀行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 已經在我國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體系和較大的規模, 截至2019年12月, 全國城市商業銀行整體的資產和負債規模分別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12.85%和12.99%。城市商業銀行的整體的產業規模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擴大了近四十倍, 同時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從業人員近三十萬人, 網店分布在全國各個大小城市, 滲透到了各個行業之中, 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發重要。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不僅有數量, 質量很高, 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等經營指標都在全國銀行業的平均水平之上, 甚至有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進入到全球行業的五百強之列, 不可謂不成功。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雖然起步較晚、規模不大, 但發展迅速、潛力巨大, 是我國金融行業重要的增長點。在快速發展中進一步提高發展的質量, 增強競爭力, 成為當前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議題。
截至2019年12月,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2900025億元,同比增長8.14%,總負債為2655363億元,同比增長7.71%;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達372750億元,同比增長8.5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重為12.85%。總負債344974億元,同比增長8.40%,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重為12.99%。2019年,45家城商行的合計總資產規模達到175804.97億元,同比增長8.24%,在各類銀行中增速最低。4家城商行的2019年總資產規模在1萬億以上,其中2萬億以上的涵蓋兩家,即上海銀行22370.82億元,江蘇銀行20650.58億元;徽商銀行與盛京銀行的總資產規模,處于1-2萬億之間。
(一)市場集中程度。我國商業銀行有明顯的寡占型, 表現在存貸資金集中率占比80%, 凈利潤集中率占比高達60%以上, 可以看出我國銀行不管是在資產上, 還是在存貸資金上, 壟斷程度特別高。(二)企業產品差別。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產品有明顯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和業務, 包括金融產品、存款、貸款還有其他金融服務。商業銀行所提供的業務大致相同, 表現在市場定位和開發客戶策略基本上相同。我國上位圈的商業銀行主要客戶都是各種大型企業, 市場集中在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商業銀行營銷方向基本上無差異, 從我國商業銀行宣傳方式看, 都是注重品牌形象和提高銀行的知名度。我國商業銀行在宣傳策略上大同小異, 沒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無法準確找到產品定位, 也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三)進入壁壘。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 進入壁壘和市場集中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進入壁壘越高, 那么市場壟斷現象就越明顯。由于受到經濟規模壁壘的影響商業銀行效益受到很大的影響, 大型商業銀行影響較為明顯。
從2003年到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從1.46萬億元增長到近37.28萬億元, 資產規模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從5.3%增長到12.85%。隨著改革不斷深入, 國家經濟迅速發展, 經濟總量持續穩定增長, 城市商業銀行在改革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 規模效應不斷提升。面對銀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加深入、金融科技迅猛發展, 城市商業銀行進入從“規模速度發展”到“質量效益發展”轉變。
據財經網金融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5月6日,從城市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大小來看,目前共有8家城商行的資產總額達萬億以上,無一例外均為上市銀行。其中,北京銀行(601169)、上海銀行(601229)、江蘇銀行(600919)在2萬億以上,南京銀行(601009)、寧波銀行(002142)、徽商銀行、杭州銀行(600926)、盛京銀行在1萬億以上。另資產規模在5000億至1萬億之間的城商行有11家,3000億至5000億的有16家,1000億至3000億的有53家,而資產規模不到千億的城商行有30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5月6日,134家城商行中共有118家銀行通過年報及2020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對外披露了其2019年業績數據。而這118家城商行的營業收入為0.87萬億元。
到2020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較上年加快2.6個百分點。初步統計,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下降1.8%。
城市商業銀行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和服務城市居民”的市場定位。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城市商業銀行表現出市場定位搖擺不定的現象。這突出表現在: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熱衷于跟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爭搶大客戶、大項目。這里面有外部金融環境和市場條件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是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原因。公司治理不完善、業務手段單一、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制約著城市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
縱觀中國銀行業,目前城市商業銀行的處境并不樂觀。用較為悲觀的眼光來看,前有四大國有銀行的壟斷及股份制銀行的堵截,后有轟轟烈烈改革中的農信社作“追兵”,加上外資銀行又在虎視眈眈,城商行可謂處境堪憂。而在越來越高的“走出去”的呼聲中,城市商業銀行目前都面臨著一個最為迫切的問題——如何進行重新定位,到底應該“向上走還是向下走”?對此市場人士認為,對于上海銀行這樣的“明星銀行”,或許可以嘗試打破地域限制,將觸角伸向周邊地區;而對于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來說,仍應該定位于服務本地經濟,特別是服務于中小企業,爭取“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下面將就城市商業銀行自身和中國金融系統兩個角度,分析城商行的適當定位。
截至2019年12月,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2900025億元,同比增長8.14%,總負債為2655363億元,同比增長7.71%;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達372750億元,同比增長8.5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重為12.85%。總負債344974億元,同比增長8.40%,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重為12.99%。
從宏觀形勢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系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沖擊較大,下半年我國經濟復蘇良好。經濟金融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一些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金融風險仍處在易發高發期,城商行資產質量和風險管理難度加大。
從行業形勢看,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傳統銀行業利差收益減少,大型銀行的機構和業務下沉明顯,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沖擊不斷增強,城商行原有的網點優勢、地緣優勢逐漸弱化。
從需求形勢看,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社會經濟生活加速與網絡空間融合,消費、支付、理財、征信等金融需求線上化程度日益加深,對城商行網絡金融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紛繁復雜的宏微觀環境,城商行運用金融科技創新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變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
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城市商業銀行行業研究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城市商業銀行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未來城市商業銀行行業將如何發展?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城市商業銀行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城市商業銀行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7月15日,永輝倉儲店再進一省,江蘇首店南京雨花臺店正式開業。自5月1日全國首店福州奧體店開業以來,永輝倉儲店的版3...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發電行業成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納入重2...
地毯地毯,是以棉、麻、毛、絲、草紗線等天然纖維或化學合成纖維類原料,經手工或機械工藝進行編結、栽絨或紡織而成的...
小紅書暫停美國上市計劃據外媒報道,小紅書將暫停其在美國的上市計劃。早前有消息指,知情人士表示,小紅書計劃在今年...
2021-2026年中國AI教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人工智能在教育各個場景的應用,簡單點可以描述為:有一個感知或采A...
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約為200萬輛今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受宏觀經濟持續復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