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發電發展之初,各地大力發展光伏電站,2013年,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占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84%,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2021光伏發電產業前景如何 光伏發電產業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我國光伏發電發展之初,各地大力發展光伏電站,2013年,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占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84%,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不同于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運行,以用戶側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那么,未來光伏發電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湖南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17年末,力爭全省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超過100萬千瓦,累計達到145萬千瓦以上。
意見提出,鼓勵大型建筑物所有者自行投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與分散的建筑物所有者集中協商租賃屋頂連片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工業園區新建標準廠房應符合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安裝要求,并優先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意見提出,對使用省內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逆變器等光伏組件、未享受中央財政補助且通過驗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施行電價補貼;居民利用自有屋頂自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發自用電量不納入階梯電價適用范圍。2014年投產項目的發電量(含自發自用電量和上網電量),省內補貼0.2元/千瓦時,補貼期限10年,補貼資金先由省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加價基金安排,不足部分由省財政安排預算補足。
2019年,政府層面連續推出多項關于光伏發電行業的規范指導性文件,其中,很多內容都釋放出"市場化導向更加明確、補貼退坡信號更加清晰、補貼和電網約束更加明顯、放管服的步伐更加堅定"等信號。顯然,積極推進平價及上網項目建設,嚴格規范補貼項目競爭配置,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主流的政策導向。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和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光伏建設成本和發電成本將不斷下降,光伏平價上網成為可能。
《關于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關于征求對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一前一后兩則重磅政策徹底激活國內市場,關于無補貼項目、競價項目與補貼項目的落地以及今年市場發展趨勢備受關注。
2019年全國棄光率降至2%,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棄光電量46億千瓦時。從重點區域看,光伏消納問題主要出現在西北地區,其棄光電量占全國的87%,棄光率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至5.9%。華北、東北、華南地區棄光率分別為0.8%、0.4%、0.2%,華東、華中無棄光。從重點省份看,西藏、新疆、甘肅棄光率分別為24.1%、7.4%、4.0%,同比下降19.5、8.2和5.6個百分點;青海受新能源裝機大幅增加、負荷下降等因素影響,棄光率提高至7.2%,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
2019年光伏政策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光伏產業合理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節奏,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的光伏發電建設將采取"量入為出"的方式,以補貼額定裝機量。
日本、印度、美國等國外光伏市場仍處于穩定增長態勢,為國內企業全球布局創造了條件。同期,受531影響,部分產能出清,在國內市場需求放量刺激下,2019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上漲,并保持堅挺,光伏行業在一季度呈現淡季不淡的格局。在政策變化和需求驅動下,光伏行業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152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708.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443.5萬千瓦。截止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16億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49億千瓦,分布式光伏6707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來看,華北、華東地區新增裝機較多,分別達439和219萬千瓦。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一、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趨勢
1、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光伏市場蓬勃發展,我國累計裝機量躍居全球首位。新興市場不斷涌現,光伏應用在東南亞、拉丁美洲諸國的發展勢如破竹,印度、泰國、智利、墨西哥等國裝機規模快速提升,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位居全球首位,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最大的國家。
新興市場如印度等正大力推動光伏發展,隨著配套政策及融資手段的完善,將成為下一個爆發的增長點。我國光伏市場雖然面臨局部地區限電、補貼拖欠、上網標桿電價下調等問題,但相信政府將通過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優化電站指標規模發放等措施來破解發展瓶頸,而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也將抵消電價下調和限電帶來的影響。
多家企業開始在海外設廠,生產布局全球化趨勢明顯。在電池組件方面,隨著光伏行業的整體好轉,以及由于組件價格下降使得光伏發電成本不斷逼近甚至達到平價上網,預計全球組件產量繼續呈現增長勢頭,產業集中度呈進一步提升趨勢。但仍需注意由于全球主要光伏市場,如日本補貼持續下調、美國稅收抵免政策到期等帶來的波動影響,企業擴產仍需理性。
2、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生產成本逐步降低
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生產成本逐步降低。在內外部環境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光伏企業加大工藝技術研發力度,生產工藝水平不斷進步。骨干企業多晶硅生產能耗繼續下降,綜合成本已降至9萬元/噸,行業平均綜合電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產業化進程加快;單晶及多晶電池技術持續改進,產業化效率分別達到19.5%和18.3%,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PERC)、異質結(HIT)、背電極、高倍聚光等技術路線加快發展;光伏組件封裝及抗光致衰減技術不斷改進,領先企業組件生產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電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時。
技術進步仍將是產業發展主題。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產工藝有望實現規模化生產,單晶連續投料生產工藝和G7、G8大容量鑄錠技術持續進步,金剛線切割技術將得到進一步應用,PERC電池、N型電池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我國近99%光伏產品采用晶硅技術,新型薄膜、異質結、高倍聚光等技術路線發展緩慢,技術路線單一化程度偏高,產業后續發展隱患明顯。國內光伏制造業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和基礎理論研究不足,創新投入乏力,新產品、新技術儲備欠缺,核心競爭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亟待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持續投入,推動我國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轉變,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3、產業投資持續增強,兼并重組持續推進
產業投資持續增強,兼并重組持續推進。多家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我國已建成投產海外電池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1.7GW與2.3GW,在建及擴建產能分別達到2.6GW與4GW。行業兼并重組加速,市場為主導的資源整合不斷深入。順風國際收購多晶硅企業萬年硅業及美國電池組件企業Suniva,進一步優化產業鏈布局;通威集團投資8.5億新臺幣入股臺灣昱池晶能源,增強電片規模經濟效應;西安隆基、天合光能等企業與英利合作,通過委托加工方式,實現產能利用率最大化。
光伏企業在加速拓展新興市場的同時,正積極實施產業全球布局計劃,通過海外投資設廠、海外企業并購等方式,采取本土化生產策略,推動國際光伏貿易格局加快演進。同時,在《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的引導下,國內高效電池市場將會逐步擴大,企業也將會加大對國內已有產線的技術改造投入,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性能,國內的擴產將集中在提升PERC、IBC、MWT等高效電池組件的規模化生產能力上。
二、2020-2025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預測
1、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總產值預測
圖表: 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總產值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2、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累計裝機總量預測
圖表: 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累計裝機總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三、2020-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應用趨勢預測
1從分布式發電到建設集中式電站
集中式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就是集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電直接并入公共電網,接入高壓輸電系統供給遠距離負荷,可以降低成本,減少運輸損耗。越是規模大的光伏發電站,其光伏系統的成本越低。
2光儲一體化電站
對含儲能環節的光伏電廠進行光儲一體化調控,快速控制,滿足有功輸出最大化,“削峰填谷”響應電網調度需求,實時保障電網調度要求。儲能系統的使用能緩解充電時對電網的沖擊,盡可能提升電網質量。
3云存儲、云計算、數字孿生、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
新信息技術的使用可幫助光伏電廠實現智能化,幫助光伏電廠實現智能化運維監控,提供發電預測等分析功能,降低并網難度,提高發電效率。
在國內,上海上科信息技術研究所順應光伏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光伏系統集成開發,與中國電建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聯合建立與運作能源裝備智能化聯合實驗室。基于數字孿生的光伏電廠智能化平臺,將智能電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緊密結合,為解決光伏電廠加入儲能環節后的優化調功分配問題和分級分層的控制問題,建立面向光伏電廠光儲一體化的分級多目標調功算法模型。通過該平臺可有效掌握光伏電站完整信息,提高運維效率,加快決策,保障光伏電廠安全、穩定、高效、經濟的運行。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后續逐年提高,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0%左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任務。
2021年擬并網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主要是存量項目,包括2020年底前已核準且在核準有效期內的風電項目、2019年和2020年平價風電光伏項目和競價光伏項目,規模約9000萬千瓦。考慮到項目建設周期,為保障2022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如期并網,確保完成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今年須儲備2022年擬并網的項目。為促進戶用光伏發電發展,今年戶用光伏發電仍有補貼,財政補貼預算額度為5億元,具體補貼強度按價格部門相關政策執行。
2021年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財政補貼預算額度為5億元,度電補貼額度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發布的2021年相關政策執行,項目管理和申報程序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9〕49號)有關要求執行。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戶用光伏項目配備儲能。戶用光伏發電項目由電網企業保障并網消納。
未來光伏發電行業將如何發展?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光伏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光伏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
查看詳情
養生健康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亞健康人群占比高達70%,龐大的受...
機器視覺行業發展全景分析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不同權威機構對機器視覺的定義略有差異,但簡單...
烏魯木齊:房屋租賃發票可網上代開電子稅務局新推出了網上代開房屋租賃發票功能,足不出戶在網上申請就能拿到電子發票2...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現狀分析人類生活的80%都與時間、地理信息相關,目前衛星導航已有500多種應用,成為繼移動通信和4...
新疆農信社涉農貸款余額突破2000億元今年以來,新疆農村信用社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全...
新疆將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科技、普惠金融新疆將從五個方面形成合力支持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