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蘊含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多種技術的運用。它是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應急管理領域,更要率先以數字化的牽引作用,建設安全發展城市,服務經濟發展大局。
為進一步推動應急能力提升,為建設一流石化產業基地構筑起應急保障防護網。近年來,長興島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大連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和長興島化工園區產業項目逐年遞增,石化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已形成相對集中的產業布局。
目前,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應急管理局調研國內其他地區的應急體系建設模式和應急聯防體區域合作情況,確定了搭建區應急管理聯防聯控聯合會的模式。
數字經濟時代蘊含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多種技術的運用。它是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應急管理領域,更要率先以數字化的牽引作用,建設安全發展城市,服務經濟發展大局。
新一代的應急管理理念是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將常態與非常態情況結合,以信息化推進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當前,我國應急產業發展行情如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應急產業發展力量不斷壯大,部分地區打造區域性應急產業基地,產業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政策性文件,為應急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我國應急產業重處置、輕預防,重硬件、輕軟件,重產品、輕服務,因此應急產業發展不均衡的矛盾較為突出。全國應急產業聯盟報告顯示,應急服務產品發展嚴重滯后,數量占比僅為2%,以事后“救援”為目標的處置救援類產品占比達56%,監測預警類和預防防護類占比分別為24%和18%,這與發達國家“重預防防護”的管理理念還存在較大差距。此外,我國應急產業存在產業集中度低、代表性的龍頭企業數量較少,產業鏈發展不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國際市場份額較少等問題。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應急產業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方面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當前,我們通過建立應急救援平臺,利用大數據、智能輔助決策等技術,根據災情類型、規模判斷及時生成相關人員、裝備、物資等信息數據,并根據對應的調配方案,實現對備戰救助人員快速處置、響應、調配,加快反應及速度,從而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應急產業是為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等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涵蓋領域多等特點。應急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公共安全建設能力的重要體現,國家重視應急產業發展。
據媒體報道統計,2019年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5萬億元,2025年將達1.82萬億。未來我國應急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研究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本行業報告在總結中國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應急救援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應急救援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應急救援裝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應急救援裝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應急救援裝備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應急救援裝備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
查看詳情
昌北機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60.7%今年以來,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努力克服疫情導致的國際客運航班全部停航影響,通...
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最近對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進行了長篇專訪,與他探討了關...
上海首個租賃式住宅8月開放據悉,上海浦東張江的上海首個租賃式住宅將于8月正式開園。首批房源主要向張江科學城的人才...
鄭州公交免費乘坐一個月從鄭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為有效緩解交通壓力,減少車輛擁堵,鼓勵廣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月27日,光刻膠概念大幅拉升,截至發稿,亞威股份漲停,晶瑞股份漲逾18%,南大光電、江化微、彤程新材等多股紛紛跟7...
鄭州公交免費乘坐一個月為有效緩解交通壓力,減少車輛擁堵,鼓勵廣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市政府決定,自7月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