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場所濫用人臉識別屬侵權,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范人臉識別應用:解釋明確規定,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驗證、辨識或者分析,應當認定屬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范人臉識別應用:解釋明確規定,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驗證、辨識或者分析,應當認定屬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為。并強調:①物業不得強制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唯一驗證方式;②處理未成年人人臉信息,須征得監護人單獨同意;③應用程序不得強制索取非必要個人信息,信息處理者須就人臉信息處理活動單獨取得個人同意。
人臉識別技術由于相似臉、年齡、算法偏見、面臨的場景多樣化以及人臉圖像更易公開獲取等原因,技術本身也面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雙胞胎識別問題、安全隱私、公平性等問題等還需持續推進解決。
隨著深度學習、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領域的不斷突破,人臉識別也獲得高速發展,市場潛力不斷釋放。那么,未來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目前百度、騰訊、阿里分別利用自身云團隊開展人臉識別技術研究,拓展應用場景。根據相關企業官網顯示,三大巨頭云團隊人臉識別產品均提供人臉檢測、人臉對比等服務,應用場景不僅包含安防、門禁等領域,同時還在智能相冊、人臉美顏、動態貼圖等領域進行拓展。
人臉識別作為最受關注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獲得了眾多企業、研究機構的青睞。報告預計,國內未來五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3%的平均復合增長速度,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持續深入和應用場景的廣泛普及,預計2025年,中國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級別,市場發展前景可期。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0年,全球范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戴口罩人臉識別受到較大關注。常用的解決方法有數據增強、遮擋恢復、多部件模型融合等,可應用在人臉布控、陌生人檢測、無感通行中,在30萬人像庫的規模下,戴口罩人臉識別準確率可大于90%。據報道稱,國內一批科技企業在該技術的應用上也取得一定成果。2020年年初捷順科技研發出的“戴口罩人臉識別+AI測溫”門禁曾成為國內首批“科技抗疫”的典范。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
查看詳情
7月29日,中日促進綠色低碳第三方市場合作研討會在漢舉辦,中日兩國政府、經濟團體、企業代表25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
2021智慧園區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趨勢戰略規劃研究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國開發區審核...
湖北武漢將憑房票買房據悉,武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監管仍在加強。7月28日,武漢市房管局發布公告,對加強購房資格6...
稀散金屬行業前景現狀如何?未來稀散金屬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中國稀散金屬品種產業格局主要呈現出"生產增速有所...
近日,天津同仁堂(簡稱“津同仁堂”)創業板IPO獲受理,這意味著,這家老字號藥房也要來A股上市了,雖然也叫同仁堂,...
阿里云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2021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規模及廠商排名IDC最新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顯示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