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很快,數字經濟產值從9.5萬億元漲到了3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從20.3%上升到36.2%,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同期GDP。
數字經濟也稱智能經濟,數字經濟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人類處理大數據的數量、質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形態轉化,極大地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高產品、企業、產業附加值,推動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而數字貿易是指信息通信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的貿易形式。
過去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很快,數字經濟產值從9.5萬億元漲到了3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從20.3%上升到36.2%,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同期GDP。中國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的國家行列,名列第九,而排名前后都是發達國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重大沖擊,但從全球范圍來看,數字經濟有效對沖了疫情的影響。在本次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到32.6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占GDP比重為43.7%。
“十三五”時期我國數字貿易規模快速擴大,數字貿易法律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數字貿易額由2015年的200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2947.6億美元,增長47.4%,占服務貿易的比重從30.6%增長至44.5%。
報告指出,我國已經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同意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等一系列重要法規、政策文件和工作舉措,初步形成了支持和推動數字貿易發展的法律政策體系框架。
報告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貿易規模將持續擴大,到2025年,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占服務貿易比重達到50%左右。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為31.3萬億元,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為35.8萬億元,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為40.5萬億元同比增速13.16%。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數據經濟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營收增長率為13.16%,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大于零,表明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能力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毛利率為45.2%,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凈利率為24.6%,2018-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的利潤率都有所增加。
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特點
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顯著增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呈現以下新特征:
一是數字化創新日新月異,重塑國際競爭新格局。數字技術成為創新的新動力。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將大量創新主體有效聯合,使組織、服務和技術創新相互融合,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數據資源成為創新的新要素,大量數據的整合分析能產生新的效益,被深度關聯使用過的數據能持續產生新的價值。
二是數字化生產加速演進,重塑制造產業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生產制造技術和產業組織方式變革。數字化大大提高了生產過程的柔性和集成性,實現產能、質量和效率優化,并正在引領工業4.0發展,推動生產的高效率和需求的個性化融合。數字技術加強了供給側和消費側的聯系,顧客對工廠(C2M)、消費者對商家(C2B)等線上線下融合的生產模式層出不窮。
三是數字化服務日益普及,重塑社會發展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社會組織方式和服務方式變革。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正推動社會組織朝著去中心化、集體協作的方向發展。社會雇傭關系變為基于信息分享的自由發展,催生了兼職就業等新模式。數字化服務日漸成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方式,推動城市服務向著更智能、便捷、高效的方向發展。
四是數字化貿易日趨成熟,重塑國際貿易新格局。數字化促進貿易規模增長,推動全球貿易方式轉型變革。數字技術的發展擴充了國際貿易產品的種類范圍,跨境數據經濟為國際貿易規模擴大提供了新渠道。互聯網等數字技術通過將傳統鏈條式交換的貿易轉為統一聚合的全球市場,大幅減少中間環節,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形成了新的格局。
五是數字化消費快速增長,重塑消費結構新格局。數字化消費引發需求變革和金融領域變革。數字化技術為互聯網支付、P2P(個人到個人)網貸、眾籌融資等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提供了支撐。線上平臺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使理財、基金等金融服務蓬勃發展。各種電商平臺、社交網絡、自媒體等逐漸成為營銷渠道,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以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以業態和模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對沖疫情、平抑風險的經濟“壓艙石”。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
查看詳情
在今天舉行的“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商務部發布了《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十三五...
當前,我國蓄電池市場發展行情如何?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蓄電池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超過40%。僅以蓄電池為例,每年我2...
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全國車險綜合成本率為100.93%,其中,賠付率為73.35%,費用率為27.58%。這意味著從全行業來1...
“炒鞋風”似有復燃的跡象近年來,受籃球運動、明星效應、嘻哈音樂等潮流文化的多重影響,不少年輕人熱衷穿“潮鞋”,...
據統計,與去年末相比,絕大多數銀行在壓降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不過,截至6月末,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中信5...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8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均價報告》顯示,8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掛牌均價為35.85元/平方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