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銀行業的應用,遠不止智能客服這么簡單。雖然,銀行都在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但他們對其有著很清晰的認識,并非盲從。為了更好地規范發展人工智能,便于銀行科學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在銀行業的應用,遠不止智能客服這么簡單。雖然,銀行都在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但他們對其有著很清晰的認識,并非盲從。為了更好地規范發展人工智能,便于銀行科學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今年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行業標準《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從安全性、可解釋性、精準性和性能方面開展AI算法評價,適用對象分為資金類場景和非資金類場景。人工智能從應用到規范,銀行業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應用和行之有效的行業準則與規范。
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助力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人工智能在傳統企業的應用將持續普及深化。人工智能在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大有可為。傳統產業要突破既有思維局限,在生產管理、產品設計和用戶管理的全流程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技術水平。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銀行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近年來,多項政策持續利好,金融業逐漸成為人工智能最具有潛力的應用領域,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銀行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銀行人工智能行業作為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中的領先技術代表,銀行人工智能行業將引領未來全球化發展邁向更高階段。銀行人工智能行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工完成各項業務,該舉措不但削減銀行的人力成本,更提升了銀行的運營效率。銀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將是保持產業長久活力的必由途徑。
銀行人工智能行業的應用將為銀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將是推動銀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核心動力。銀行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的持續深化將是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逐漸提速。以往,銀行傳統業務中充斥著大量重復性的人力勞動,如今經過AI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也變得更加簡潔和智能,達到了為業務降本增效的結果。
數據顯示,到2022年,投資人工智能和人機協作工具的銀行到2022年可將其收入增加三分之一以上,銀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超100億元。2025年,全球銀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萬億美元,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隨著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產業前景廣闊、應用場景日益豐富。銀行和保險公司預計,到 2025 年,銀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投資將增長86%。
針對疫情期間詐騙頻出和金融犯罪激增的情況,超過一半的金融機構將計劃或已經在其反洗錢合規流程中部署人工智能。無論機構規模如何,銀行在提高準確性和生產力的同時,還要面對來自新冠疫情隨之帶來的挑戰。也許正是這種壓力促進了該行業加速高級分析在反洗錢的應用。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遠程銀行人工智能客服評價指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遠程銀行人工智能客服評價指標規范》的發布,將進一步提高銀行業遠程銀行與客服中心服務與經營管理的數字化和標準化水平,加強金融科技賦能,推進“線上化”業務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不斷提升智能客服機器人的服務能力與服務質效,為廣大客戶提供普惠、智能、便捷、安全、優質的服務體驗。
欲了解更多行業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銀行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銀行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銀行人工智能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銀行人工智能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
查看詳情
2022倉儲基地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近年來我國倉儲基地行業發展迅速。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中國物流業的崛起為倉...
截至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億千瓦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億千瓦,...
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本屆大會以“5G賦能 百業互聯 智領未來...
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揭牌成立在20日開幕的2021重慶英才大會上,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正式揭牌成立。這是經人社部...
“十四五”期間首條千萬噸級輸油管道建成投產國家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日照―濮陽―洛陽原油管道18日全線建...
高校畢業生規模又創新高從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的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