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1月12日,全國碳市場上線第120天,共運行79個交易日,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2491.42萬噸,累計成交額突破11億元大關,達到11.06億元。
碳交易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市場減排工具之一,中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國碳市場至關重要。今年以來,金融機構在不斷探索更多方式服務全國碳交易市場,下一步,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仍是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截至2021年11月12日,全國碳市場上線第120天,共運行79個交易日,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2491.42萬噸,累計成交額突破11億元大關,達到11.06億元。
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碳排放量約45億噸。這意味著我國碳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
政策積極推動碳金融市場發展。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通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1年5月14日,為進一步規范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活動,保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各參與方合法權益,生態環境部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制定了《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2021年7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河北、吉林、浙江、山東、廣東、重慶、陜西等地開展試點工作,鼓勵其他有條件的省(區、市)根據實際需求劃定試點范圍,并向生態環境部申請開展試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國務院正式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目前,國外的碳市場,尤其是歐洲的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世界多國都已經建成或即將建成完善的碳金融市場體系,而相比之下,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我國碳金融市場必須謹慎發展。國際碳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又推動了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資源國,供應全球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減碳排量。
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碳排放量約45億噸。這意味著我國碳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專家預測,完善全國碳市場建設將進一步提速。
想了解更多關于碳金融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6年碳金融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氣候變化是人類面...
查看詳情
水稻是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和最主要的糧食品種,“十三五”期間,我國水稻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品質結構不斷改善,人...
根據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數據,2019年規模以上建筑衛生陶瓷企業1522家,合計收入3877.6億元,其中1160家規模以上建筑陶瓷...
混合辦公是大勢所趨全球調研數據顯示,高達41%的人對居家辦公經歷不滿意,僅有19%的人感到滿意,同時95%的員工預期...
中國智慧氣象行業應用及發展前景分析我國氣象災害頻發,每年因惡劣天氣導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嚴重的交通阻斷、交通設...
私募基金發展前景如何?最近幾年以來,雖然全球經濟不景氣,特別是歐美洲國家經濟低迷,造成全球私募基金市場需求增長...
前三季度區域經濟觀察近日,中國31省份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全部出爐。各地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經濟結構繼續優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