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是基于互聯網開放體系,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IPv6等信息通信技術對各種能源生產、能源存儲、能源輸送、能源使用系統進行監測控制、操作運營、能效管理并向客戶提供節能服務,實現能源的高效使用,更好的解決能源節約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通過節能
智慧能源是基于互聯網開放體系,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IPv6等信息通信技術對各種能源生產、能源存儲、能源輸送、能源使用系統進行監測控制、操作運營、能效管理并向客戶提供節能服務,實現能源的高效使用,更好的解決能源節約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通過節能環保和信息消費的跨界融合,衍生出的新模式、新服務、新業態。智慧能源即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涵蓋能源生產、傳輸、存儲以及消費全環節。從產業玩家來看,主要環節包括解決方案提供商、設備商、運營商和云廠商。
按應用范圍劃分,智慧能源技術及解決方案包含了工業/建筑/交通等行業層面智慧能源技術及解決方案、企業/區域等組織層面智慧能源技術及解決方案等內容;按技術產品劃分,智慧能源技術及解決方案包含了智慧能源各類應用技術、基礎設施與關鍵器件、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等內容。智慧能源產業與能源互聯網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智慧能源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創新發展及推廣應用將有效推動能源互聯網的形成與發展。
目前智慧能源切入點主要有:傳統能源煤炭、電力的智能化改造;新能源與分布式發電;能源互聯網的示范工程;以及節能管理等方面,我們應當做好產品、標準等工作,推動能源互聯網穩步發展。
盡管,智慧能源產業剛剛開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前期投入,而這些初期投入產生回報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時期,但對未來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可以預見,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能源的完美結合,勢必將產生一個巨大的能量體,甚至將徹底改變現有的種種環境問題,甚至是改變人類的生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智慧能源行業需求情況
1、碳中和愿景將加速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2020年9月22日,我國向世界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能源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比重超過90%,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0%左右。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時間,遠低于發達國家的60~70年時間,能源轉型和碳減排承受較大壓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對于能源行業清潔低碳轉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需要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協調一致,通過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并舉,以更低的能源消耗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加快實現由高碳向低碳,再由低碳向碳中和的轉變。預計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會分解至省內各級行政區域及行業,逐步落實到企業,將對企業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提出新要求。
2、能源綠色高質量發展仍面臨油氣依賴進口、新能源消納難等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生產原油1.95億噸,比2019年增長1.6%;加工原油6.7億噸,增長3.0%。原油進口降幅擴大,2020年進口原油5.4億噸,比2019年增長7.3%。天然氣生產持續快速增長。2020年,生產天然氣1888億立方米,比2019年增長9.8%,連續四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天然氣進口由降轉增,2020年進口天然氣1.02億噸,比2019年增長5.3%。國內油氣產量增長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帶動的油氣需求,導致油氣進口量持續偏高。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06年到2020年,風力發電裝機由207萬千瓦增長到2.8億千瓦,增長了130多倍。太陽能發電裝機由2011年的220萬千瓦增長到2.5億千瓦,增長了115倍。202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但風電、光伏發電受自然條件影響,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大規模并網后,給電力系統的調度運行帶來挑戰,新能源發展面臨消納難題。我國能源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深層次問題仍很突出,能源政策對能耗和排放的要求愈發嚴格,長期形成的粗放發展方式亟待加快轉變。
3、能源行業利潤普遍大幅下降,經營壓力激增。近年來某些地區的電煤價格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受電力零售業的市場化影響,煤電、氣電標桿上網價格在一些地區有所下降;發電小時數常年處于低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能源需求整體下降。煤價、氣價、電價等外部因素的變化進一步加劇了傳統電力企業的經營壓力。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能源需要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全面調整,經濟高質量發展,能源需求將從工業用戶絕對占比向工業、建筑、交通(新能源汽車)等用戶多元需求轉變。建筑和交通用戶的用能方式更加多樣,負荷特性更趨分散、靈活多變,對能源品質、傳輸配送、時空及時銜接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能源供給高效滿足多元化能源需求的難度日益增大。隨著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和產城融合加速,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以城市為核心、以園區為主要載體,更加需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4、“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重塑能源行業形態。2014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全面系統的能源革命戰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大邏輯,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指明了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動我國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推進能源革命,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能源革命在國家發展規劃中被明確提出,意味著國家已將能源發展問題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全局統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進,將對能源行業消費側、供給側、技術側、體制側產生深刻變革,推動能源消費形態從被動式消費到主動式消費轉變;能源供給從清潔占比較低到全面清潔轉變;能源技術從傳統技術到新興技術融合轉變;能源體制從以計劃為主到以市場為主的轉變。
智慧能源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能源基礎設施升級以及信息系統的建設。
1、智慧能源產業投入
我國智慧能源產業投入中,電力行業占比66%,其次是石油行業占22%,煤炭行業占6%。
圖表:智慧能源產業投入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智慧能源的市場規模
近年來,由于能源行業在基礎設施和系統建設方面的持續投入,其信息化已具備良好的基礎,兩化深度融合建設重點逐步轉向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對已有系統進行集成、整合、深化和提升,讓信息化發揮更大的效益。從投資結構看,隨著信息化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行業IT硬件投入在總體投入中的比重逐漸減少,對軟件和服務的投入在總體投入中的比重逐漸增大,軟硬件投入比例逐漸趨于合理。這也說明了更多的能源企業逐漸由系統建設階段向業務整合階段過渡。
中國能源行業IT投入市場規模勻速發展,2020年能源行業的IT投資規模約為900億元,增長率在12%左右。2019年能源行業的IT投資規模為801億元,比2018年增長12.2%,行業一直保持著穩健的增長速度。
未來,能源行業將會加大對信息化建設投資,隨著投資規模的加大,預計到2025年能源行業IT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市場空間較2019年擴大一倍。照此推算,2027年的投資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圖表:2021-2027年中國能源行業信息化(IT)投資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能源行業詳細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智慧能源是基于互聯網開放體系,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IPv6等信息通信技術對各種能源生產、能源存儲、能源輸送、能源使用系統進行監測控制、操作運營、能效管理并向客戶提供節能服務...
查看詳情
納米晶太陽能電池采用納米晶體,如納米二氧化鈦等作為光電轉換材料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成本低,工藝簡單,性能穩定,轉...
體外診斷板塊高開11月29日早盤,體外診斷板塊高開。之江生物漲17.39%報61.56元,熱景生物漲15.55%報133.99元,碩世1...
自動販賣機前景怎么樣自動販賣機是一種能根據投入的錢幣自動付貨的機器。是商業自動化的常用設備,它不受時間、地點的...
2021中國血液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及現狀分析血球檢測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出現了希森美康和邁瑞兩大血球巨頭。同時也...
生化試劑行業發展前景如何?生化試劑是什么?生化試劑(Biochemical reagent)是指有關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機...
2021高功率蓄電池市場情況高功率蓄電池不僅能儲存大量的電能,還能把儲存電能以高速釋放出來,能反復充電和放電數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