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子紙行業還需要繼續提速,大屏觸控和彩色屏幕的大規模量產仍然需要時間。但隨著電子紙EPD電泳顯示技術的逐漸成熟,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電子紙終端應用。如:閱讀器、貨架標簽、數字標牌、智慧辦公等領域。
電子紙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如何?未來市場發展有多大?伴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數字閱讀已經成為中國人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方式?!秷蟾妗分赋?,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達351.6億,增長率達21.8%;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4.94億,增長率達5.56%,人均電子書閱讀量9.1本,人均有聲書閱讀量6.3本。數字閱讀習慣的養成,讓越來越多用戶更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及5G商用的普及加速了閱讀從數字化向數智化轉型。
電子紙是什么紙?電子紙采用什么技術?電子紙,也叫數碼紙。它是一種超薄、超輕的顯示屏,電子紙技術實際上是一類技術的統稱,英文名稱E-paper,多是采用電泳顯示技術(electrophoresis Display, EPD)作為顯示面板,其顯示效果接近自然紙張效果,免于閱讀疲勞。形像地說,電子紙是一張薄膠片,而在膠片上"涂"上的一層帶電的物質,則是電子墨。這也可看作是一個薄薄的內嵌式遙控顯示板。
上個世紀末以來,隨著顯示技術方面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革命性的電子紙顯示技術終于開始走向大眾走向實用。電子紙具有低功耗和可折疊彎曲功能,畫面顯示細膩和可視角度寬、相比其他顯示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陽光下可視效果好,沒有死角。
實現電子紙技術的途徑主要包括有膽固醇液晶顯示技術、電泳顯示技術(EPD)以及電潤濕顯示技術等。其中以電泳顯示技術為最有前途的技術途徑。這種技術最早為美國的E Ink公司所掌握,但實際上多家國際巨頭對這項技術有過貢獻,包括施樂、朗訊、飛利浦、愛普生等。較成熟地掌握了這項技術的公司包括美國E Ink公司、SiPix公司、廣州奧翼科技公司,以及愛普生、普利斯通等。
目前電子紙行業還需要繼續提速,大屏觸控和彩色屏幕的大規模量產仍然需要時間。但隨著電子紙EPD電泳顯示技術的逐漸成熟,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電子紙終端應用。如:閱讀器、貨架標簽、數字標牌、智慧辦公等領域。
數據統計,2020年全球電子紙顯示產品出貨面積在全球顯示面板總面積中的占比不足1%,屬于小眾市場。相較于TFT-LCD等主流顯示產品,電子紙技術在電子書、電子標簽等多個細分應用領域,其護眼、省電、類紙化等諸多優點表現較為突出,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智慧教育場景:目前學校的智能黑板主要是液晶顯示技術,由于電子紙目前大屏幕觸控技術、彩色柔性技術不夠成熟,暫未能夠占領此市場。如若技術成熟,電子紙黑板也有望進入學校的應用場景。
智能辦公場景:目前全球智慧化辦公場景覆蓋度都較低。中國境內,每年企業的注冊數量和會議室數量都在增加,每天新注冊企業超過1萬家,中小型會議室存量超過2500萬間。在紙質筆記本、玻璃書寫板、商用電視、桌牌等細分領域,電子紙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間。
從技術專利來看,從2015年到2020年的6年間,企業研發投入穩定而活躍,專利進入相對密集的申請和授權周期。終端市場來看,隨著電子紙應用場景的持續延伸,電子紙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周期。
合力泰旗下興泰公司公司持續深耕電子紙產品,掌握著電子紙研發與制造的關鍵技術,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正式公示了關于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合力泰旗下興泰公司憑借電子紙產品的引領優勢和技術創新優勢,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榜單。
想了解更多關于電子紙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子紙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深度調研咨詢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1-2026年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電子紙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深度調研咨詢報告
電子紙研究報告對電子紙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電子紙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
查看詳情
成都啟動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9...
網紅水果還“香”嗎進口水果原來主要聚焦在高端市場及禮品市場,變身網紅水果后,往往可以快速占領普通消費市場,并取...
加拿大鵝優化中國大陸地區退換貨服務12月9日晚間,加拿大鵝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在上海市消保委的指導幫助下,我司更1...
安徽綠色食品產業2025年將超2.5萬億元安徽綠色食品產業已被確定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加速推進。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4...
真空包裝本身不具備殺菌作用目前食品保鮮有三種常見方式:充氮氣、抽真空、加防腐劑。其中,真空保鮮是相對較為便捷、...
數據顯示,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1.3,停車位的供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