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提出,發展有序高效現代流通市場。著眼商品和資源低成本、高效率自由流動,健全統一的市場規則和制度體系,構建類型豐富、 統一開放、公平有序、配套完善的高水平現代流通市場。
發改委:發展有序高效現代流通市場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提出,發展有序高效現代流通市場。著眼商品和資源低成本、高效率自由流動,健全統一的市場規則和制度體系,構建類型豐富、 統一開放、公平有序、配套完善的高水平現代流通市場。推進商 貿市場、物流市場和交通運輸市場融合聯動、有機協同,充分釋 放各類市場活力。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流通領域信用治理,強化流通領域金融有效供給和信用支撐保障。
目前,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仍有許多薄弱環節。一是國內統一大市場尚不健全,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仍面臨隱性壁壘,規則和標準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二是傳統商貿亟待轉型,農產品流通有待升級,外貿發展新動能還需加快培育;三是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網絡互聯互通不夠、分布不均衡,應急物流、冷鏈物流等還有薄弱環節;四是流通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待解決,信用信息應用水平有待提升。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予的戰略任務。一方面,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強化現代流通體系的支撐作用。通過加快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能夠提升資源要素流轉效率,更大范圍、更具規模、更有組織的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的關聯暢通。另一方面,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現代流通體系先行引領。通過加快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能夠促進供給高效適配需求,同時提升需求反作用于供給的能力,推動供需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去年社會物流總額預計超300萬億元
2021年我國經濟整體保持回升,全年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值為50.5%,高于2019年和2020年全年均值。全年社會物流總額預計將保持在300萬億元以上。2021年,我國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張,物流業總收入將超過11萬億元,市場收入有望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速度。初步測算,2021年全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維持在14.7%左右,行業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物流運行實現穩中有進。
隨著我國工業進程的不斷加快,大宗商品運輸和工業生產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運輸需求穩步提升,我國物流行業穩中向好,2021年中國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6.19%。2019-2020年,中國公路貨運量呈現波動增長,增速先下降后上升。2019年中國公路貨運量達416.1億噸,同比增長5.2%。2020年公路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42.64億噸,完成貨物周轉量60171.85億噸公里,增長0.9%。
圖表:2019-2021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2019-2020年,隨著我國大宗需求回暖,集裝箱和散貨運輸量逐漸提高,我國鐵路貨運量也逐漸提高,2019年,我國鐵路貨運量達43.2億噸,同比增長7.3%。2020年鐵路完成貨物總發送量45.52億噸,完成貨物總周轉量30514.46億噸公里,增長1.0%。2020年水路完成貨運量76.16億噸,比上年下降3.3%,完成貨物周轉量105834.44億噸公里,下降2.5%。其中,內河貨運量38.15億噸、貨物周轉量15937.54億噸公里;海洋貨運量38.01億噸、貨物周轉量89896.90億噸公里。
當前制造業企業對于供應鏈流程中的物流外包比例并不低,基礎物流服務外包比例相對較高,而附加值較高的供應鏈流程外包比例相對較低。
制造業企業物流外包的觀念逐漸建立:制造業企業在經歷多年市場經濟的洗禮之后,對效率、營業收入、利潤的追求,早已成為包括國企與民企在內各類型企業非常重要的目標;作為企業非核心業務的物流,其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并不能產生很好的效益,在效率上也得不到太多的改善,因此,選擇能力更強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進行合作,企業自身更多的專注于核心業務,第三方物流需求迅速增長。
產業集中度提升,規模加大,企業層面供應鏈的復雜程度大幅增加, 對整體物流外包需求增加。在國內各個行業中,行業集中度都逐漸提升,領先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原材料采購、運輸、產品倉儲管理、銷售、售后等環節的復雜程度大幅增加,企業的效率出現降低,成本增加。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利用其豐富的經驗,對企業的采購、倉儲、運輸、包裝等多重環節進行重整,改善復雜流程,減少各種響應時間,增加企業運營靈活性,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因而,企業在大型化之后,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傾向和需求更高。
1、物流企業主要業務量增長分析
從2021年變化趨勢看,工業物流需求貢獻率進一步趨緩,內需對物流需求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進口、消費相關等新動能物流需求貢獻率繼續提升,轉型升級態勢持續發展。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續發展壯大,成為支撐物流需求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經濟體量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便是物流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據物流權威人士估計,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貿易巨人,中國與主要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會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物流規模會有更大擴張。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1億件和2億件。
2、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分析
物流收入規模持續擴張,市場韌性強。2021年1-10月,物流業總收入9.7萬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2%。數據顯示,物流市場的韌性較強,收入規模擴大,產業轉型升級、模式創新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從結構看,郵政快遞收入規模年內均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郵政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9.5%,在物流業總收入的占比持續提高,對物流市場規模恢復的支撐作用顯著。
3、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分析
物流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推升企業經營成本上漲,中小微企業穩定恢復尚不牢固,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的供應鏈、產業鏈堵點尚存。1-9月份,物流企業每百元物流收入中的成本由1-8月的下降0.7%轉為增長2.9%。尤其是小微物流企業盈利空間不斷受到擠壓(小微企業收入利潤率低于調查企業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4、物流企業資產規模增長分析
2021年9月末,重點物流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同比減少3.2天,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物流企業資金周轉效率有所改善。
5、物流企業盈利水平增長分析
2020年疫情期間,物流行業發揮了保通保暢的重要作用,但疫情也對物流行業經營的造成巨大沖擊,道路封阻、疫情防控增加了經營成本,加之物流服務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影響物流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上年全年物流景氣指數中業務利潤指數均值48%,而成本指數均值達到55.3%。
2021年前兩個月,業務利潤指數位仍位于50%以下,其中廣大中小微型物流企業受損更加明顯,資金周轉率指數、主營業務利潤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也滑出景氣區間。同時,物流企業反映在業務恢復緩慢、企業資金趨緊等方仍面臨較多困難。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逐步發展成一種嶄新的運作方式和商務模式,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也引發了經濟領域里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一場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實現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快速轉型的同時,物流業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
《“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今天正式公布。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介紹,按照《規劃》,爭取到2025年打造一批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和數條骨干流通走廊,推進形成高效暢通、內外聯通、安全互通的現代流通網絡。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工業互聯網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工業互聯網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國內車企NFT首拍100萬成交1月23日晚間,榮威汽車官方宣布,公司首幅NFT數字藝術藏品《榮威元宇宙》在上海國拍行成功拍...
錘子數碼科技破產申請已全部撤回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則撤回破產清算申請裁定書顯示2...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履約周期履約完成率達99.5%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4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
微信視頻號上線首個付費直播間微信視頻號今天上線首個付費直播間,該直播間為NBA,直播內容為NBA常規賽。進入直播間后...
消息稱蘋果秋季推出14款新品據市場消息,蘋果公司正準備在秋季發表會上,推出歷年來最多的新產品。蘋果準備推出14款新...
騰訊、招商港口成立港騰互聯科技公司企查查APP顯示,1月24日,深圳港騰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