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現階段中國氫氣來源以煤制氫為主、工業副產氫及燃料重整為輔等狀況決定了目前中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
利用化石燃料制氫是目前工業制氫的主要途徑。在石化、鋼鐵、焦化工業領域,氫氣一般以副產品的形式出現,在循環經濟模式下被當作這些企業的重要化工原料或燃料。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在高壓氣態儲運方面,致力于提高儲運效率、降低儲運成本,有效提高商業化水平;在低溫液氫儲運方面,積極推動產業化發展;同時,探索固態、深冷高壓、有機液體等儲運方式應用,開展摻氫天然氣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顯示:
目前,我國已有多個省市發布了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規劃,上海、如皋、等城市積極謀劃氫能城市建設,形成了華東、華中、華南、華北、東北、西南六大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群。然而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燃料電池和氫能核心技術能力、關鍵部件與裝備、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亟待加強。
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構成,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占比近八成,氯堿、焦爐煤氣、丙烷脫氫等工業副產氫占比約兩成,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還很小。
基礎設施建設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較為迅速,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將加強統籌謀劃,推進國內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當前技術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所在地資源稟賦、經濟條件等客觀環境的制氫手段。制備氫氣的方法已較為成熟,從多種來源中都可以制備氫氣,每種技術的成本及環保屬性都不相同,主要分為四種技術路線:工業尾氣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化工原料制氫、化石燃料制氫等。
3月23日,《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在國家發改委同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份規劃被定義為是碳達峰、碳中和“1+N”體系中的“N”之一。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規劃的發布實施,氫的能源屬性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也需出臺專門的配套文件,加強氫能作為能源的規范管理。
“雙碳”背景下制氫產業發展分析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化石能源制氫顯然不能成為發展的主方向,可再生能源制氫將成為我國未來氫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現階段中國氫氣來源以煤制氫為主、工業副產氫及燃料重整為輔等狀況決定了目前中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
根據《規劃》中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200萬噸/年。
想了解更多關于制氫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制氫報告對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熱點報告推薦:
2022-2027年中國氫能源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當前技術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所在地資源稟賦、經濟條件等客觀環境的制氫手段。制備氫氣的方法已較為成熟,從多種來源中都可以制...
查看詳情
中國實驗室自動化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狹義的實驗室自動化指通過實驗獲取數據、數據處理和獲得實驗結果這一過程的自...
領帶行業現狀分析 領帶市場前景領帶面料常用棉、麻、絲、毛、聚酯纖維等,不同檔次的領帶使用的材料也有較大的差別。...
領帶行業現狀分析 領帶市場前景領帶面料常用棉、麻、絲、毛、聚酯纖維等,不同檔次的領帶使用的材料也有較大的差別。...
中國電容器行業發展前景及規模增速分析近年,隨著中國科技創新實力的提升,更多企業逐步突破產業化壁壘,同時,中國電...
2022再生醫學行業發展前景及“十四五”規劃分析近年來,隨著隨著干細胞培養技術和生物材料科學的發展,內涵不斷擴大,...
玉米行業發展現狀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總量為2623.38萬噸,同比增加1499.35萬噸,增幅133.39%。玉米進口量主要集中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