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儲能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應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降本增效。
近年來,隨著氫能利用技術發展成熟,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壓力持續增大,氫能在世界范圍內備受關注,氫能已經納入我國能源戰略,成為我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
氫能產業基礎設施是發展氫能產業的前置條件,能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氫能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氫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它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子、冶金、油脂、航天、輕工業等領域。在能源方面的應用主要是在交通領域,但目前由于成本因素,綠氫的占比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制氫。氫氣的主要制取方法有三種,分別是電解水制氫、化石燃料重整制氫以及工業副產氫回收。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氫、用氫等環節。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內涵豐富,主要包括氫源、氫能儲存與輸送、氫能加注及氫安全等。
我國氫源資源豐富多樣,包括化石燃料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工業副產氣制氫等;水電解制氫及變壓吸附提純氫等制氫技術與裝備發展成熟;氫安全技術發展緊跟國際先進水平,高壓氫氣瓶和儲罐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氫能加注基礎設施發展滯后于美國、日本及德國等發達國家,但近幾年來呈現快速遞增趨勢;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標準體系構建完成,積極與國際接軌,標準對氫能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逐步顯現。
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能源科技創新工作有序開展,《《“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圍繞創新協同機制、創新平臺體系、成果示范應用、企業主體地位、技術標準體系、規劃資金支持、科技國際合作、科技人才培養等8個方面,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
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計,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氫能將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至少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產業鏈年產值約12萬億元。
“十四五”以來,我國氫能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山東、浙江、福建等省關于氫能產業園、加氫站建設規劃陸續出臺。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中石油等二十余家大型央企紛紛跨界發展氫能產業。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各大企業加大對氫能產業的研發。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氫能產業將擔當重任。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從目前的15%提高到25%,終端能源消費氫能占比將從2030年的5%增長到2050年的20%。
如何保證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儲能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應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降本增效。
想了解更多關于氫能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氫能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氫能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熱值較高、儲量豐富、來源多樣、應用廣泛、利用形式多等特點。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氫、用氫等環節。近年來,隨著氫能利用技術發展成熟,以及應對氣候...
查看詳情
2022年全年可完成水利投資約8000億元今天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2022年水利工程建設投資約8000億元4月8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有關負責...
冶金行業發展趨勢 2022冶金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冶金產業大國,鋼產量、常用的有色金屬產量都接近...
基建行業年度投資規模逾12萬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比2021年加快7.7個百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消費回升、市場向好,其中線上銷售持續帶動消費增長。2021年12月份,社會消費受...
帝亞吉歐4050萬英鎊擴大兩啤酒廠產能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官微獲悉,近日,有消息稱帝亞吉歐正在投資4050萬英鎊,以擴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