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時間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產業體系。
我國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時間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產業體系。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政府更加關注于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主要包括航空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業、海洋工程裝備以及智能制造裝備五個細分領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積極推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發展。依托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
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產業體系,產業規模日益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市場規模超過1.51萬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到2萬億元。未來,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不斷落實與推進以及物聯網、云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智能裝備行業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22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市場規模將超2.6萬億元。
目前,我國智能化設備的供給遠不及市場所需。因此未來,下游市場需求將推動行業發展。我國近年來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引下,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快,但目前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仍較小,而且有些產業核心技術與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部分高端產品產業鏈價值鏈核心環節都掌握在發達國家企業手中。在這樣的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背景下,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曾經的重要工業中心,在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華麗轉身過程中,應該承擔起歷史責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2-2027年智能裝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我國智能制造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智能制造裝備將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實現軟硬件制造資源和能力的全系統、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感知、互聯、決策、控制、執行和服務,對制造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要求及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工業產品的功能日益豐富,不斷向高精密度、高品質、個性化定制的方向發展。隨著產品精密度提升,生產工藝難度不斷增加,將對高精度、高品質、批量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設備需求不斷加大。
2020年以來,智能化設備行業保持穩定的發展,但是受到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影響,我國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受到的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國內很快復工復產,智能化設備行業也在逐漸恢復增長。從長遠發展來看,疫情給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在國內廣闊的市場中影響相對較小。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發展良好,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為智能化設備行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而產業政策給智能裝備制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裝備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智能裝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智能裝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銀聯商務數字人民幣率先落地第三批試點地區近日,第三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正式公布,北京及張家口全域、天津、重慶、...
餐飲設計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整個行業也在經歷著大洗牌。雨川設計公司憑借十年奮斗經驗和與時俱進的理念在激烈的競爭...
2022年的產房靜悄悄2021年,1062萬個嬰兒在中國降生,比以饑荒載入史冊的1960年還少了340萬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2...
安全評價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安全評價市場投資潛力如何?安全評價行業作為預測、預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評價,...
海運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海運市場投資潛力如何?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的30.1%由中國大陸的港口處理,居世界第一。...
沿海運輸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沿海運輸市場投資潛力如何?沿海運輸是全球貿易的動脈,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