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能全面采用循環經濟模式,預計到2040年可避免80%的塑料進入海洋,同時與當前線性模式相比,每年可減少全球25%的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的塑料包裝產業應從當前的線性經濟模式轉向高效和節約資源的循環經濟。塑料行業循環經濟轉型對中國來說具有緊迫意義。
據報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保守估計,在全球范圍內,塑料包裝低效循環的環境成本約為400億美元,塑料包裝材料的價值約有95%因一次性使用而浪費,每年造成800億至12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報告稱,如能全面采用循環經濟模式,預計到2040年可避免80%的塑料進入海洋,同時與當前線性模式相比,每年可減少全球25%的溫室氣體排放。
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統計和測算,2021年中國廢塑料回收量約為1900萬噸,較2020年(1600萬噸)增加約300萬噸,同比增加19%。廢塑料回收利用產值約為1050億元,較2020年(790億元)同比增漲33%。
廢塑料品種回收占比中,廢PET占比29%,廢PE占比21%,廢PP占比20%,依舊是我國廢塑料回收的主要組成部分。國內再生塑料產量約為1650萬噸,較2020年(1377萬噸)增加約273萬噸,增幅為19.8%。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自2020年限塑令頒布以來,資本紛紛入局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和產能均迎來大幅增長。北京工商大學高分子化學教授翁云宣預測,到2025年,中國兩種主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品種PBAT、PLA年產能將從2020年的約30萬噸和10萬噸,增長至700萬噸左右和100萬噸以上,達到全球產能三分之二以上。
生物可降解塑料走出工廠后,將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將在農業、漁業、醫藥業被廣泛運用。
農用地膜是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農用地膜是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塑料薄膜,主要在播種時期用于給作物保濕、保溫,也能起到防蟲、防病害的作用。根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20年我國農用地膜覆蓋面積達1738.68萬公頃,農用地膜使用量達135.7萬噸。
為解決殘膜污染土壤的問題,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成為替代傳統PE地膜的選擇之一,它與普通地膜一樣,都具有增溫、保水和保墑效果,能減少農肥和水的用量。同時,生物可降解地膜能自行降解,無需農民費時費力回收處理,可以直接進行下一季的耕作。
而植物基聚乳酸 (PLA) 生物塑料因其可生物降解性而廣受贊譽,但如果條件不合適,在垃圾填埋場的分解時間可能長達100年。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工藝,可將其升級轉化為 3D打印樹脂。在這種新工藝中,科學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氨基乙醇的低價化學品來分解構成聚乳酸的長鏈分子。這些鏈隨后將被轉化為簡單的單體。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天時間并且可以在溫和的溫度下進行。
接下來,單體可被重新組合,形成光固化樹脂,類似于部分3D打印機現在使用的那些。事實上,3D打印測試發現,聚乳酸衍生的樹脂呈現的機械和熱質量等同于或甚至優于現有商用樹脂。
《2022-2027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我國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原則,是以減量化、可循環、可回收、易回收、可降解為指導,開發和推廣符合性能標準、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制品和替代產品,從產業政策角度看,我國的生物降解塑料行...
查看詳情
陽澄湖大閘蟹再努力也將缺席中秋每年秋天,最讓人惦記的一口"鮮滋味"莫過于陽澄湖大閘蟹。距離開捕上市...
新材料產業分析工業和信息化部2日舉行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主題是“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再過幾天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就要到了。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托著游子的思念故鄉...
2022年9月2日,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2智慧康養高峰論壇”上,北京市老齡辦、北京市老齡協會發布《北京市老齡...
一、概述電梯是指服務于建筑物內若干特定的樓層,其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于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于15°...
生活用紙指為照顧個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類衛生擦拭用紙,包括卷筒衛生紙、抽取式衛生紙、盒裝面紙、袖珍面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