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要加強金融科技在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中的應用。“雙碳”目標提出后,綠色金融成為金融科技發展新的著力點。
綠色金融為金融科技發展新方向
金融科技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要加強金融科技在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中的應用。“雙碳”目標提出后,綠色金融成為金融科技發展新的著力點。近年來,金融科技在支持中國低碳轉型標準界定、服務碳核算與環境信息披露等領域都有快速發展,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路徑。
根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定義,“科技金融”屬于產業金融的范疇,落腳點在金融(與其并列的概念是三農金融、消費金融),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典型代表;而金融科技落腳點在于科技(與其并列的概念是軍事科技、生物科技),意在科技為金融服務賦能。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區分“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能充分理解金融科技的內涵。“互聯網金融”將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化,但未改變金融業的生產方式,“金融科技”是對金融業務的根本性變革,包括業務形態和組織形態,金融科技包含互聯網金融,但影響更為深刻、徹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2017年開始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爆發,中國狹義消費信貸滲透率在2016-2018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從18.3%到32.4%的增長,大幅縮小了我國與美國普惠金融進程之間的差距。
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由金融企業、科技企業、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組成。其中,金融企業主要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提供創新金融服務。科技企業主要是為金融企業和金融監管機構在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征信等領域,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服務。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基礎要薄弱許多,但正是我國金融市場尚未成熟這一特點給予了我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土壤。以中美狹義消費信貸滲透情況對比為例,2016年中國狹義消費信貸滲透率僅為18.3%,與同期美國34.5%的狹義消費信貸滲透率相比差距巨大。
在盈利方面,2022年上半年有29家公司營業收入呈現正增長,平均營業收入達到18.55億元,平均增長8.25%,總體為增長趨勢。但歸母凈利潤表現不佳,近28%的公司出現虧損,平均歸母凈利潤為1.97億元,平均增長率為-38.94%。
廣東省金融科技發展分析
廣東近年來從金融大省向金融強省邁進的步伐不斷加快,金融機構目標在對標國際金融最高標準,苦練內功方面可圈可點,有些金融產品標準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過去一年,廣東持續推動金融開放發展,實現了金融改革領域的多個“全國首創”:“跨境理財通”試點成功推出實現金融制度歷史性突破,廣州期貨交易所的掛牌成立填補了大灣區金融期貨市場的空白。
2021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8%,東莞成為廣東第四個經濟總量過萬億元城市,廣東省成為全國首個GDP超12萬億省份,廣東連續33年GDP總量全國第一。
2021年廣東金融業增加值首破1萬億元,金融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金融改革領域取得多個“全國首創”,實現“十四五”金融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為全省經濟穩健發展保駕護航。數據顯示,廣東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保持了多項金融指標的“全國第一”。其中,全省本外幣存款余額29.3萬億元,同比增長9.5%;本外幣貸款余額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存貸款增量都占到全國的1/8。
想了解更多關于金融科技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
查看詳情
前三季度,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下簡稱軟件業)運行態勢平穩,軟件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小幅回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防開支經歷了從維持性投入到適度增長的發展歷程,總體保持與國家經濟和財政支出同步適度協調增長...
什么是動漫衍生品?在現實中,動漫周邊產品與動漫衍生品是同一概念。“動漫衍生品”指的是一種可以交易的服務或產品,0...
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0個城市出臺政策,允許購房人提取公積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及購房款。在出臺相關政策的城市中,...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注重經濟“綠色發展”,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環經濟和環境友...
國內新開超400條航線從10月30日至明年3月25日,中國民航將執行新的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國內新開航線超400條,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