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加工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銅加工行業屬于銅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銅加工產品依其含銅量可分為純銅和銅合金產品。純銅具有高導電及導熱性能、
一、銅加工概述
銅加工行業產品又稱為銅加工材,是指由銅及銅合金制作出的各種形狀的銅材,如銅板、銅帶、銅線、銅排、銅管、銅棒、銅箔等。
二、銅加工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銅加工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銅加工行業屬于銅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銅加工產品依其含銅量可分為純銅和銅合金產品。純銅具有高導電及導熱性能、良好的 可加工性、令人滿意的強度和良好的抗腐蝕性、耐磨性;銅合金是以銅為主要合 金元素,加入其他輔助元素熔合而成,使銅的功能和加工性能得以進一步提升, 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用途和不同性能的產品要求。銅及銅合金的優良屬性使銅加 工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通訊、電力、電氣、電子、五金、機械制造、 家電、汽車等眾多領域。
銅材的加工有軋制、擠制及拉制等方法,銅材中板材和條材有熱軋的和冷軋的;而帶材和箔材都是冷軋的;管材和棒材則分為擠制品和拉制品;線材都是拉制的。據統計,2021年我國銅材產量為2123.5萬噸,同比增長3.8%。
目前銅合金加工材在中國銅加工材的生 產總量中約占20%,而且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和各行業的發展,銅加工行業的發 展趨勢已由傳統的銅加工業務向新型銅合金材料的研發和生產方向轉變。 中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和制造業的強勁增長帶動了銅加工行業需求的快速擴張,銅加工產品表觀消費量從2001 年度的247.50 萬噸迅速增加到2008 年度的790.33 萬噸,年均增長率達18.70%。
我國在業、存續的銅加工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河北、廣東等省份。其中江蘇省擁有最多的銅加工企業,共4569家;河北省排名第二,共4449家;廣東省排名第三,有3301家。此外,浙江、安徽、山東等省份的企業數量均入圍前十名之列。
我國銅加工行業相關政策數量較多,但直接性政策規劃數量較少。豐富的頂層政策規劃為我國銅冶煉行業發展指明方向、穩定基調,使得我國銅冶煉行業得以規范化、綠色化、穩定有序發展。
近幾年來源于國內的廢雜銅已呈現增長趨勢,再生銅冶煉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等已逐步形成再生銅產業集群,建立了一批國內回收交易市場。在國內銅報廢量日益增長的背景下,未來我國再生銅自給率將進一步提升。
另外,面對國際同行業企業的競爭,我國銅加工企業還未確立研發、生產規模、產品結構等方面的優勢,在此期間,普通及低端銅加工產品領域將會面臨激烈的競爭。具有持續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將研發成果有效產業化的企業將借助全球視野逐漸形成規模,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并在專業化和品牌化經營的過程中被市場認可,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
銅加工業將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和檔次將繼續穩步提高,努力向多品種、高精尖方向發展,產品標準水平繼續處于國際先進行列,銅材產品應用于電力、家用電器、汽車、建筑、電子儀器儀表、國防、交通運輸、海洋工程等多個市場和多個行業,占據銅材高端市場,滿足國民經濟現代化和高新科技發展的要求,也增強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銅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銅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加油站行業前景如何?在中國,加油站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由分散經營到規模經營、由單一經濟成分向多種經濟成分、由經2...
按照國際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時,便意味著該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而當這個數字上升1...
石油巨頭賺翻北京時間11月9日早間,巴菲特“愛股”西方石油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期內,西方石油營收、凈利潤1...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8...
高性能纖維的研究和生產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首先投入工業化生產的是含氟纖維。隨著航天和國防工業的發展,60年代出現...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而數字化改革創新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新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