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75.4萬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受疫情和季節性因素影響,10月份物流需求增速有所放緩。綜合來看,三季度以來物流需求延續了逐步恢復的態勢,展現出良好韌性。
供應鏈物流是為了順利實現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物流,協調運作生產、供應活動、銷售活動和物流活動,進行綜合性管理的戰略機能。供應鏈物流是以物流活動為核心,協調供應領域的生產和進貨計劃、銷售領域的客戶服務和訂貨處理業務,以及財務領域的庫存控制等活動。包括了對涉及采購、外包、轉化等過程的全部計劃和管理活動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動。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與渠道伙伴之間的協調和協作,涉及供應商、中間商、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和客戶。
近日,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發布物流行業11月相關指數顯示,在全國多地疫情影響下,物流供應鏈運作受到沖擊,指數出現一定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管控工作的開展,物流行業快速恢復,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近兩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郵政快遞攬收量、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均大幅上漲,12月物流景氣值有望回升。
具體來看,11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46.4%,環比回落2.4個百分點。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06.6點,比上月回落0.3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何輝認為,11月,受疫情多發散發等因素影響,物流運行態勢放緩。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員胡焓表示,前期疫情對物流網絡運行造成一定影響,景氣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但從歷史趨勢和結構變化來看,沖擊仍然是局部和短期的。
事實上,從運輸方式區分來看,除了陸運業務放緩外,水路業務保持穩定,航空件更是加速增長。數據顯示,11月陸運相關物流業務活動放緩,道路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搬運的業務總量指數分別回落1.3、5.9和6.1個百分點。但同時,航空物流業業務量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業務量和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均達到60%以上,處于較高景氣區間。
1—10月份物流需求保持恢復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11月29日)公布今年1—10月份物流運行數據。10月受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新發多發等多重因素影響,物流需求恢復勢頭有所放緩。總體來看,物流需求保持恢復態勢,物流保障能力穩健。
1—10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75.4萬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受疫情和季節性因素影響,10月份物流需求增速有所放緩。綜合來看,三季度以來物流需求延續了逐步恢復的態勢,展現出良好韌性。
物流的平穩運行,支撐了工業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具體來看,10月份升級類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工業物流結構調整同步推進,多領域呈現積極變化,新動能領域引領工業物流持續恢復。
從進口物流來看,在裝備制造、高技術制造等領域生產修復的帶動下,10月份進口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2%,是年內進口物流量首次實現月度正增長。從主要產品看,糧食、大豆等農產品進口物流量持續回落,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保持增長,機床、汽車和汽車底盤等機電產品大幅回升,進口物流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另外,1—10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2%,增速較1—9月份提高1.1個百分點。線上電商物流對民生消費物流增長貢獻率進一步提升。
在助企紓困等多項政策支持下,物流業總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專業物流服務占比進一步提升。從微觀經營來看,成本有所上漲,物流服務價格普遍回調,企業經營壓力有所加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供應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顯示:
作為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金融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物流業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用顯著。深圳是全國最早將物流業確定為城市支柱產業的城市,目前深圳現代物流業整體競爭力保持全國領先。
物流設施層面,深圳海空雙港兩翼齊飛,國際班輪航運網絡覆蓋全球,機場國際航線持續擴展;北向鐵路貨運通道基本形成,實現與中西部省份便利連通;全市高快速路通車里程605公里,便捷連通港口、機場和主要產業園區。據深圳統計局數據,2015年-2021年間,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速均超過兩位數。
市場層面,深圳現代物流業發展堅持以市場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一批物流領軍和創新型企業成為深圳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堅實力量,持續為實體經濟賦能。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目前全市物流企業超過8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0家、市重點物流企業數量103家、供應鏈服務企業超4000家。
由深圳越海全球供應鏈開創的“C2B+DIY”模式,被國家商務部定義為“流通制造業”模式,已成為供給側改革經典案例。該模式下,越海扮演了工廠與物流雙重角色,直接對接品牌與電商,并可以根據客戶特殊需求,打造小規模DIY產線。依托國內國外廣布的分倉,越海可以幫助品牌商先接受消費者訂單,然后高速展開組裝、生產、配送服務。通過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分銷、倉配、金融、信息交互實現了物流與制造一體化。
人工智能應用助力供應鏈物流
隨著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日益深入,我國在推動貿易便利化和提高物流通關效率方面效果顯著。數字化與智能化必然推動國際物流效率提升,智能通關技術結合無人駕駛技術,在陸路口岸國際物流接駁等封閉場景有天然優勢,既能夠加速物流通關,又能阻擋國外的疫情傳入風險,實現貨通人不通。
我國5G通信和無人駕駛技術已處于國際較前沿水平,許多無人駕駛技術公司聯合中國汽車生產商,在干線運輸、港口礦山物流做了很多嘗試,這意味著在智慧口岸應用方面我國也有望居世界前列。
隨著物流的數字化,現代“倉儲”已不僅僅是物流過程中的一個“中轉站”,而是一個能夠提供更精細化服務的關鍵節點。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在此應用,推動越來越多的智能倉走向市場。
采用“二維碼+慣性”的導航方式,100多臺“地狼”AGV(智能搬運)機器人自如穿行,大大小小箱體被平穩送到工作人員手中……這是浙江省義烏市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地狼倉”的工作場景。
智慧倉儲的推廣應用,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G網絡建設的推進,也為倉儲物流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
去年7月,由美的、中國聯通、華為攜手打造的5G全連接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正式亮相。依托“5G+智慧物流”解決方案,該工廠成功實現了少人化、無紙化及物流效率的提升。
《2023-2028年中國供應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供應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供應鏈物流是為了順利實現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物流,協調運作生產、供應活動、銷售活動和物流活動,進行綜合性管理的戰略機能。供應鏈物流是以物流活動為核心,協調供應領域的生產和進貨計劃、銷售...
查看詳情
所謂手工具,也稱手動工具,其相對于電動工具而言,主要是借助于手來擰動或施力于工具。手動工具根據用途可分為扳手類...
在整個外匯黃金交易市場,新手和小資金交易者,偏愛暴利,而老手和大資金交易者,則更偏愛穩定,其中的原因發人深省。...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
塑膠跑道行業市場有多大?由于前兩年“問題跑道”的負面影響,很多學校或其他機構為了安全起見,幾乎停止了塑膠跑道的2...
PU塑膠材料行業市場有多大?隨著PU塑膠材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P...
巖土工程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如何?隨著多種所有制工程施工企業的發展及跨區域經營障礙被打破,巖土工程市場已處于完全競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