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種的定義是培育優良生物的生物學技術。 生物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在高中階段所介紹的育種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育種(轉
生物育種的定義是培育優良生物的生物學技術。 生物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在高中階段所介紹的育種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育種(轉基因育種)等。生物的育種技術體現著當代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應用。
誘變育種是指利用人工誘變的方法獲得生物新品種的育種方法。雜交育種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組成的同種(或不同種)生物個體進行雜交,獲得所需要的表現型類型的育種方法。單倍體育種是利用花藥離體培養技術獲得單倍體植株,再誘導其染色體加倍,從而獲得所需要的純系植株的育種方法。多倍體育種是染色體變異(染色體加倍)。
選擇育種方法要視具體育種目標要求、材料特點、技術水平和經濟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科學決策。細胞工程育種是指用細胞融合的方法獲得雜種細胞,利用細胞的全能性,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培育雜種植株的方法。
自1996年批準轉基因生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已經累計達到400多億畝,有29個國家種植轉基因作物,另外還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轉基因農產品。作物種類已由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4種擴展到馬鈴薯、苜蓿、茄子、甘蔗、蘋果等32種。
種子行業地位非常重要,被譽為農業之芯片,在糧食增產中起核心作用,我國多年來糧食產量連創新高,種子行業功不可沒。
中國種業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482億元增長至2020年552億元,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預計到2025年,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3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5.8%。我國種子行業很有潛力。
在分類上,農業生產中常用的品種主要有常規種和雜交種兩類。在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中,玉米品種基本是雜交種,也是我國種子商業化的主要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產生了登海種業等上市公司;小麥基本是常規種,河南等糧食豐產區小麥育種全國領先,不過小麥品種沒有產生大公司,水稻則是雜交種、常規種基本各占一半,不少用作口糧的優秀品種,是常規種,雜交種產量會更高一些,主要在南方種植。
從國際上看,生物育種大多集中于幾大跨國企業,它們大多建立有完備的全鏈條、流水線式商業化育種體系,從育種、繁殖到推廣應用,效率都非常高,在市場上也占據了壟斷性地位。我國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實力雄厚、人才集中,但開展研究的目的往往偏重學術,完成相關課題。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八連豐,口糧絕對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隨著食物系統轉型升級,飼料糧需求強勁,結構性矛盾突出。
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9653萬噸,對外依存度85.5%,其中巴西、美國和阿根廷進口量分別占60%、34%和4%。玉米進口量2835萬噸,對外依存度9.39%,其中美國進口70%,烏克蘭進口29%。國內玉米、大豆單產水平不足美國的60%。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公開資料,作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2021年我國農作物種子貿易額達到10.1億美元,但是進口額高達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出口只有3.3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3.5億美元。我國的農業生產每年都要支付高昂的進口成本。
基因組學、計算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等新興學科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為育種技術的創新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基因編輯在行業比較火熱,這個技術手段在逐漸成熟過程中。
未來3~5年,基因編輯育種將會成為生物育種主流趨勢,并且憑借著精準高效、周期短、成本低,基因編輯育種將會助力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實現彎道超車,扛鼎國家育種戰略。
發展生物育種是我國長期以來的重大科技戰略。早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我國就已開始對功能基因克隆、轉基因操作及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與風險控制等進行布局,大力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此后各個時期的國家重大科技計劃中,也都將其列入重點支持對象。
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中,“生物育種”被列為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八大前沿領域之一。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2021年9月印發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也提出要“圍繞生物育種前沿技術和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優良植物新品種,提高授權品種質量”。
從全球范圍來看,2020年生物育種約占種子市場的50%左右,生物育種市場規模達到224億美元,前景巨大。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該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生產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生物育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生物育種的定義是培育優良生物的生物學技術。 生物育種是利用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在高中階段所介紹的育種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
查看詳情
鋰電產業發展如何,前10個月全國鋰電總產量?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持續快速增長...
一、椰子行業概述椰子(Cocos nucifera L.)為棕櫚科單子葉多年生常綠喬木,屬于典型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原產于印度2...
山東餃子館相關企業居全國首位今天是冬至。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14.2萬余家餃子館相關企業(企業名稱含餃子、...
近年來,以光伏、風能為主的新能源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滲透率不斷提高,但由于其波動性大、出力不穩定,為配合新能源消...
12月22日午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互現。生豬漲近4%,燃料油、錳硅(7456, 174.00, 2.39%)、硅鐵(8264, ...
一、概述環境衛生管理是指為有效治理城鄉生活廢棄物,為人民群眾創造清潔、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進行的有關生活廢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