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至2月3日,國內白羽肉雞價格由4.34元/斤持續上漲至4.65元/斤,累計漲幅7.14%。卓創資訊調研了解,初七(1月28日)之后白羽肉雞屠宰企業陸續恢復生產,屠宰企業肉雞收購量提升,但春節后毛雞出欄量極少,毛雞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
據報道,春節后白羽雞雞苗、雞肉價格迅速上漲。益生股份2月2日雞苗報價4.4元/羽,是一個月前的120%。一些雞肉巨頭的業績在2022年也實現了兩級反轉。
2022年,立華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50億-9.20億,凈利潤同比增長314.87%至332.57%,扭虧為盈;仙壇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1.3億元,同比增長33.91%-58.26%;
近一年多的時間,雞產業指數不斷震蕩緩慢抬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白羽肉雞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顯示:
白羽肉雞的養殖周期一般為42天左右,據此可以結合孵化企業出苗量,初步推斷對應周期的商品代肉雞理論供應量。從圖2可以看出,2022年49-50周處于孵化企業停苗期,樣本企業周度出苗量由2602.5萬羽降至1150.00萬羽,累計跌幅55.81%。第51周孵化企業出苗量雖低位回升,但養殖虧損嚴重,疊加交通運輸情況不佳,孵化企業排苗計劃放緩,雞苗利用率下降。與此同時養殖環節虧損程度較為嚴重,業者擔憂春節后屠宰企業開工率較低,多避開正月十五之前出欄,出現補欄斷檔期,導致正月十五之前商品代肉雞出欄量減少。這是導致節后肉雞價格“七連漲”
目前,國內合同雞屠宰企業初七后雖陸續恢復生產,但山東省內大型白羽肉雞社會雞屠宰企業尚未開產,預計元宵節以后恢復開工。
1月28日至2月3日,國內白羽肉雞價格由4.34元/斤持續上漲至4.65元/斤,累計漲幅7.14%。卓創資訊調研了解,初七(1月28日)之后白羽肉雞屠宰企業陸續恢復生產,屠宰企業肉雞收購量提升,但春節后毛雞出欄量極少,毛雞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
隨著消費的恢復,養殖戶補欄積極,雞苗需求旺盛,供應端較為緊張。后期隨著在產父母代種雞占比提升,苗價可能回落。
截至29日,1月白羽肉雞養殖虧損1.84元/只,環比漲幅50.45%,同比跌幅409.90%。從養殖成本來看,1月出欄肉雞雖對應飼料價格仍處高位,雞苗價格高位下滑,平均養殖成本4.44元/斤,環比跌幅6.54%;從養殖收入來看,月內雖有春節長假影響,但肉雞價格整體呈低位上漲趨勢,肉雞均價4.10元/斤,環比漲幅0.65%。受養殖成本持續降低、收入企穩上漲影響,月內肉雞虧損程度持續緩解,月底養殖端轉為盈利狀態。根據卓創資訊(301299)數據顯示,1月肉雞養殖利潤由月初-5.40元/只漲至月底1.09元/只,最大漲幅為120.19%。
國內白羽肉雞價格行情趨勢分析
綜合飼料和雞苗成本來看,2月肉雞養殖成本呈低位上漲趨勢。除此之外,冬季流感等問題影響下,肉鴨養殖難度仍舊較大,肉雞綜合養殖成本提高。卓創資訊預計2月肉雞養殖成本為4.29元/斤,環比跌幅2.88%,同比漲幅14.21%。
1月受春節假期影響,肉雞出欄量處年內低位。2月肉雞養殖及屠宰等各環節均已開工復產,肉雞出欄量將恢復性增加,但總供應量仍舊相對偏低。需求方面,年后伴隨高校開學,團膳需求提升,加之餐飲及旅游業回暖,或支撐肉雞市場消費。年前部分地區白羽肉雞屠宰企業有外租冷庫儲藏凍品操作,2月市場或面臨缺雞不缺肉局面,一定程度利空雞價持續上行。結合供求及外界情況判斷,卓創資訊預計2月國內肉雞市場或穩中稍強運行,雞價環比漲幅或在4%左右。
綜合來看,2月白羽肉雞市場受養殖收入拉動影響,肉雞養殖有望繼續實現盈利,預計單只理論養殖盈利或在0.50-1.00元,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月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常見的冬季疫病及晝夜溫差擴大等問題或降低養殖成活率,一定程度上抬高成本,加劇養殖風險。
從近期多家養雞上市公司公布的11月份銷量數據看,大部分肉雞企業11月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普增;其中,受益于售價的上漲,雞苗企業11月銷售收入同比增幅更是超過100%,環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根據肉雞養殖周期推算,第52周至次年第3周補欄的雞苗正值2月份出欄。自52周起孵化企業出苗量企穩回升,至2023年第3周樣本孵化企業周均出苗量為4985.38萬羽,與去年正常時間基本持平。第4周孵化企業出苗量受春節假期影響再度減少,跌至2586.00萬羽,跌幅47.72%,或影響2月底至3月上旬肉雞出欄量。根據前期出苗量、肉雞養殖成活率等綜合計算,卓創資訊預計2月國內肉雞出欄量環比增幅為34.63%,月內肉雞總供應量呈“降-增-微降”走勢,即2月上旬(5-6周)肉雞供應量仍舊偏緊,中下旬(7-8周)毛雞出欄量恢復性增多,月底再度小幅減少。
體會過大起大落的家禽行業,正在經歷著供需關系的再調整,行業去產能趨勢明顯。
肉雞兩個主要品種——黃羽雞和白羽雞,二者在供給和價格變動周期上又有所不同。
白羽肉雞全產業鏈的絕對龍頭——圣農發展。圣農中國最大的自繁、自養、自宰一體化肉雞飼養、加工企業,養殖規模排名世界第三,亞洲第一。2021年圣農全年銷售肉雞3.7億只,銷售收入95.73億元,并率先實現了種源的自給。
黃羽雞是我國本土特色品種,生長和出欄周期長,此前主要以活雞形式流通,總體不需要分割加工。
在市場上占比接近六成的白羽雞,則主要為從國外引進的品種,特點是“大、白、快”,生長周期短,出欄快,通過分割出雞胸、雞腿等形式,供應大型食品企業。
產能變化從祖代種雞傳導至商品代肉雞大致需要2年左右時間。如今,已經度過23個月行業虧損期,黃羽雞產能收縮至三年內低水平,預計2021年黃雞出欄規模41億羽左右,2022年黃雞供應或創5年新低,商品代雞上游供應端的壓力將會降低。
而白羽雞目前從整體祖代雞引種存欄及父母代種雞存欄量來看,有相關人士預測,至2022年6月份,商品代白羽肉雞數量或有所下降,供需調節還需要一段時間。好消息是,2021年,我國迎來首批3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國外種源的壟斷,也讓我國在白羽雞市場上游調節的自主性大幅增強。
從白羽肉雞產業鏈關系來看,屠宰企業開工率的變化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屠宰企業收購量。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1月國內重點白羽肉雞屠宰企業平均開工率為45.66%,較上月下降14.74個百分點,較去年1月下降8.1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第3-4周國內屠宰企業多處于春節放假停工階段。因部分社會雞屠宰企業開工時間較晚,預計2月上旬開工率為50%左右,中旬多數屠宰企業恢復開工,加之外地工人到崗率恢復,中旬起屠宰企業開工率或提升至60%以上。預計2月屠宰企業平均開工率為62%,環比漲幅35.79%,對于肉雞市場有較強的提振作用。
企業開始加緊開發精細分割產品、深加工產品,甚至著手自行搭建中央廚房項目,以雞肉深加工拉長企業的產業鏈。通過按需向生鮮電商、快餐企業、零食廠商提供加工產品,從B端打開市場,以謀取穩定的供應關系,平滑價格影響。
肉雞企業之所以能夠向下游進軍,實際上也是由于需求端正在發生變化。
春節后白羽肉雞市場價格“7連漲”,主要原因是節后肉雞出欄量無法滿足屠宰企業需求,市場整體是供不應求狀態。2月這種供需關系仍將延續,肉雞價格仍有上漲空間,且月均價略高于1月。
近年來,我國對禽肉的消費量穩定上升。雞肉低脂高蛋白的特性,更是在國內愈來愈盛的健身和輕食風大受歡迎。
眼下,無論是肯德基、麥當勞、老鄉雞等土洋快餐,還是優形、鯊魚菲特等輕食減脂餐,對雞肉都青睞有加。根據美團全平臺訂單量數據,TOP10的小吃品牌中,有五家是主打雞肉的快餐品牌。
雞肉作為一種廉價易得的蛋白質來源,隨著產能水平的不斷調節,通過探尋更高的商品附加值和品牌溢價,肉雞行業依然有望在不遠的未來等來新一輪強周期。
《2023-2028年中國白羽肉雞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白羽肉雞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隱性白羽雞屬于快大白羽肉雞。是從白洛克(或白溫多得)中選育而成。原產于法國。隱性白羽雞在優質雞配套上的應用對我國優質雞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大量從國外...
查看詳情
工業大麻概述工業大麻是指四氫大麻酚含量低于0.3%(干物質重量百分比)的大麻屬原植物及其提取產品。CBD,英文全稱為...
2023年要面向外貿企業辦好四件事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了2022年商務運行情況及2023年相關工作安排。商務部對外貿易司...
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 國內油價調價窗口3日開啟2月3日24時,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本輪是20232...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中午的時候叫外賣,而通常情況下外賣使用的餐具全部都是一次性的,不得不...
煙花爆竹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至今已傳承千年,燃放煙花爆竹已成為人們祈福辟邪,增添節日歡樂氣氛的娛樂文化活...
二十一世紀,國際產業大流通與大融通,帶來了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巨大的能源需求與儲能需求,也面臨著總體碳排放...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