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歐盟等軟件強國在軟件產品研發和基礎技術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印度等后發國家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在應用技術開發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此外,我國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基礎上,快速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信息安全
新技術革命將重塑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當前,新一輪技術革命加速推進產業革命,生產方式智能化、產業組織平臺化、技術創新開放化特征愈加突出。世界主要國家都將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構筑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支點,搶抓發展主導權。美國、日本、歐盟等軟件強國在軟件產品研發和基礎技術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印度等后發國家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在應用技術開發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
根據中研網《2023-2028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自《國務院關于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印發以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信息化建設,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軟件開發生產、數字化系統(軟件)開發及應用列為鼓勵類產業。2020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20]8號),繼續在稅收、財政、金融等8個方面予以政策優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推動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之一,在政策推動下將表現出了持續良好的發展態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強調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議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可以預期,十四五將會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向更廣闊領域加速發展。一方面產業數字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成熟極大拓展了下游市場中的應用場景,使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能夠觸及更多行業和更深層次,支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數字產業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演進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自身的變革,形成新產品(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總體而言,我國數字經濟已形成持續增長態勢,全新發展賽道正加速形成。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由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兩大細分市場組成。軟件產品包括平臺軟件產品、應用軟件產品和信息安全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信息技術咨詢與培訓、服務外包、信息技術支持與維護、信息技術系統集成等。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模式創新,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邊界逐步模糊,軟件產品呈現出服務化發展趨勢。總體而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發展現狀如下:
(1)全球市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以及數字化業務與數字化業務生態系統向前邁進,IT已經不僅是支持企業機構在其基礎上運行業務的平臺,更成為推動業務發展的強勁引擎。2019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全球市場規模達13,613.8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各國政府、企業對信息技術服務的需求持續穩定增長,服務規模達9,697.5億美元,同比增長3.3%。2019年,全球軟件產品市場也保持了穩定的業績增長,融合眾多新技術的軟件產品銷量增長迅猛,市場規模穩中有升達3,916.3億美元,同比增長4.5%。
圖:2017-2022年全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呈現平穩向好發展態勢,收入和利潤均保持較快增長,從業人數穩步增加。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1,929.4億元,同比增長14.4%。
圖:2018-2022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各區域市場保持穩步增長。中南、華東和華北三個地區經濟發達,用戶數量多,數字化進程快,市場規模在全國排名前三。西部地區雖然整體規模占比較低,但西北和西南地區近年來IT需求旺盛,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增幅顯著。未來三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區域市場結構總體格局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中南、華東及華北地區仍然占據市場較大份額。
(1)“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大背景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能夠支撐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支持關鍵產業鏈及其核心環節和鏈主企業的布局和發展,國內國際互聯互通,良性互動,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助力新興產業發展。因此,數字化將成為支撐整個社會經濟運轉的重要方式,建設和投入將會越來越大,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將迎來最大的窗口期。
(2)數字產業化持續引領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
數字經濟發展正成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新冠肺炎疫情拉開傳統的社交距離,但數字經濟迅速發展將拉近數字服務與各行業企業和消費者的距離。可以預期,未來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將大幅增加,云服務、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服務將加速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將在全國乃至全球加速布局和不斷加大投資。數字產業化趨勢將進一步深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變革,加速高端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服務化趨勢,推進信息技術服務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鏈的形成。
(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加快向垂直行業滲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演進與轉變,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背景,大量垂直行業將會重新尋找自身的創新驅動力,數字化轉型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家各部委也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如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2019年)》,農業農村部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交通運輸部印發《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等。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廠商憑借對新興技術的把握、理解及服務經驗,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具體場景應用進行研發和實施,能夠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及服務型制造發展,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4)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蓬勃發展
2020年,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全面推廣,未來三到五年,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我國國產基礎軟硬件從“不可用”發展為“可用”,并正在向“好用”演變,逐步打破國外“卡脖子”壟斷。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核心軟硬件及服務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將會加速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5)信息技術服務賦能客戶,逐步形成合作伙伴生態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普及,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通過新技術應用,升級原有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能力,與客戶的合作將不局限于成本控制,而是共同創造新價值,形成伙伴式的合作模式。特別是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將在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高中逐步提高服務附加值,在用戶追求更完善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下,服務內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模式,主動挖掘跟蹤客戶需求并提供與之匹配的服務,實現從單一交付實施到整體方案服務的技術賦能提升。
(6)云原生架構助推企業向云轉型
隨著云服務商業模式日益成熟,基于云架構的解決方案和應用系統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用戶的選擇。云原生的平臺架構能夠幫助企業用戶完成一系列關鍵性云計算轉型與變革。云原生架構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面向混合IT環境的管理框架,利用適用于分布式應用場景的以“高效交付云服務”為目標的運營模式,助力企業在短期內構建起面向云服務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框架。除此之外,云原生架構還將幫助企業平衡云計算帶來的便利性與挑戰,助力企業的IT部門充分釋放云生產力的同時對高度分布式的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管控。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生產、收集、處理、加工、存儲、運輸、檢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務的業務活動,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
查看詳情
碳纖維自問世以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已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各個領域。整個碳纖維市場發展大致經歷了起步、成...
一、健康管理服務行業概述健康管理服務以現代健康概念和中醫“治未病”思想為指導,運用醫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
電力線載波通信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及調度等各個環節,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
老年教育行業市場多大?在“適老”成為更多行業主旋律的同時,高品質晚年生活也成為“新中老年人” 的共同追求。記者6...
國內閥門企業的技術實力不斷提高,已經基本能夠適應全球多層次閥門應用領域的技術參數要求。因此,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
自助餐曾經也是風靡一時,但好像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美食種類越來越多,品質也越來越高,自助餐的優勢也逐漸式微,加...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