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的上游包括健身器械的生產及銷售、教練培訓和健身課程研發,即資源供給部分。健身行業的中游為健身服務,主要是線下健身中心與020平臺,以及近年來興起的健身類APP;健身行業的下游則是針對用戶的后端服務,例如運動周邊的出售、健身營養品與信息數據管理等等。
健身行業前景如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個人健康以及身體塑形的關注度逐步增加。長期來看,作為大健康產業之一的健身行業發展向好。2020年疫情爆發使得我國健身行業受到較大沖擊,不過,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國家政府積極出臺相應支援措施,目前我國健身行業已經開始復蘇。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建設體育強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背景下,健身行業以來新一輪發展。
近日,運動科技平臺Keep聯合人民健康發布“人民愛健身”《2022國民健身趨勢報告》。報告由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指導,從運動人群畫像、運動行為習慣等多個維度對國民的運動趨勢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報告顯示,近年來,國民正呈現出積極健身的趨勢,表現為養成健身習慣人數增多、主動健身意識增強等。
隨著國民健身意識的覺醒,運動健身相關產品與服務將迎來高需求,同時,“健身熱”或將持續升溫,成為促進體育消費產業化的重要助推力量。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2-2027年健身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健身行業的上游包括健身器械的生產及銷售、教練培訓和健身課程研發,即資源供給部分。健身行業的中游為健身服務,主要是線下健身中心與020平臺,以及近年來興起的健身類APP;健身行業的下游則是針對用戶的后端服務,例如運動周邊的出售、健身營養品與信息數據管理等等。
近年來居民的健身意識正在被激發,呈現出積極健身的趨勢。調研發現,我國7歲及以上年齡人群中,每周至少參加1次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67.5%,較2014年調研增長18.5%。以一周作為觀察周期,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每周平均健身2.52天,每周平均健身累計時長為99—120分鐘。
疫情后健康受到重視,運動健身意識覺醒。疫情對傳統健身房經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用戶的健身習慣正發生快速的變化,健身線上化趨勢增強。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與此同時,健身設備市場規模達到526億元,在線健身產品市場規模達到1749億元。近年來,我國在線健身產品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在線健身產品市場規模中主要包含健身器材線上銷售和運動健身軟件收入兩部分。
91.0%的兒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認為體育健身具有積極作用;72.1%的受訪健身者認為,體育健身作用不僅體現在身體層面,還體現在促進心理健康、增加社交關系方面。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全球健身市場的規模(按年開支計算)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8%,2021年全球健身市場的規模達到人民幣50970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人民幣7314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5%。國內背靠人群基數優勢,健身人群增速超越海外發達國家。
2021年中國健身行業逐步回暖,健身會員和健身人口滲透率呈現出連續五年增長的態勢,截至2021年12月,全國健身會員達到7513萬人,相比2020年增長了6.89%,健身人口滲透率也從2017年的3.46%增長至2021年的5.37%。但由于部分地區仍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1年全國廣義健身類場館數約14.9萬家,相比2020年下滑了5.1%,其中商業健身俱樂部41917家,環比下滑5.39%,健身工作室51939家,環比下滑3.01%。
專家認為,我國日益擴大的內需推動著消費規模的穩健增長,正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健身行業的表現與宏觀經濟發展的腳步基本保持一致,越來越多人被“激活”并投入到付費的運動鍛煉和健身行列,中國健身行業正在穩健復蘇。
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提升,中國健身人口連續多年增長,健身行業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而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線上健身開始火熱,線上線下健身加速融合,健身賽道步入互聯網化的3.0時代。
截止2020年底,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為4.35億人。已處于歷史最高位,趨勢上每年的體育人口總數都在刷新歷史新高,且根據國家政策引導,未來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還會持續提升。
2021年,中國國務院推出了《全民健身計劃》,為深化體育改革,提高健身活動的參與度,促進全國健身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鼓勵發展“互聯網+健身”和“物聯網+健身”模式,優化線上線下健身互動一體化,推動健身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我國健身人群的滲透率。
由于經濟較發達地區人口較大,對健身需求也較大,發達地區健身資源豐富,運動健身人群集中分布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城市分布占比最高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東。目前我國健身場館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
截止2020年末,中國線下健身場館總量為9.79萬家,全國18個主要城市健身場館規模占全國總量的55%以上。其中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健身場館總規模達到22306家,接近中國總體規模的四分之一。其中,上海目前運營的健身場館數量最多,為6900余家。
當前,國內健身行業龍頭初現。在健身服務方面,健身房區域性較強,由于行業進入門檻底、大量中小健身房,加劇行業競爭。全國連鎖健身房未真正實現均勻布局,行業集中度不高。互聯網運動健身平臺中,目前已有頭部平臺脫穎而出,如keep、悅動圈、咕咚等。按照店面數量或活躍用戶數量來劃分,排在第一梯隊的有健身俱樂部有主打線上內容的Keep、健身俱樂部金吉鳥,和健身工作室樂刻、中田健身等。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政策利好、大健康等背景下,我國健身行業加速向線上滲透,在線健身發展迅速,前景廣闊。
國在線健身市場主要包括線上健康食品、線上健身裝備及服飾、線上健身物聯網以及線上健身會員及課程四大細分市場。
隨著互聯網普及和科技水平提升,線上運動APP種類不斷增加,不僅增加健身者的運動樂趣,緩解身體疲勞,還更加注重健身的個性化定制,為健身者量身打造健身訓練計劃,更好地達到健身目的。同時,智能健身器材與AAP綁定,可以提高健身用戶粘性,在數據搜集過程中深入發掘用戶潛在需求,將不斷帶動線上健身行業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健身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健身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健身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護手霜行業市場前景如何?現在不管天氣干不干燥時,大家的桌子上、包包里都會備上一支護手霜,同時,因為疫情日常消毒E...
全域旅游行業市場發展怎么樣?目前國內全域旅游大數據應用已非常普及,例如,江蘇省南京市優化升級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
我國基因治療上游產業鏈環節創新較弱,雖有上海和元、北京五加和等基因治療載體研發企業實現創新突破,但在大部分上游...
啤酒行業前景如何?青島啤酒、華潤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為國內啤酒龍頭,23年啤酒板塊高端化大周期加速演繹,氣溫?...
長租公寓按照機構和個人可分為機構長租公寓和非機構式長租公寓,其中個人散租仍是主要公寓提供,機構式公寓來看,按照...
奶酪行業市場多大?數據顯示,2017-2021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從49.92億元增長至122.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消...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