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新興的發電方式更受關注,光伏發電的推廣和普及緩解了由于資源緊張、能源匱乏、環境污染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同時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的到來,對于如何深入推進能源信息化,也顯得格外重要。
光伏能源是以光伏效應為原理將太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光伏能源具有無污染、無噪聲、維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新興的發電方式更受關注,光伏發電的推廣和普及緩解了由于資源緊張、能源匱乏、環境污染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同時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的到來,對于如何深入推進能源信息化,也顯得格外重要。
光伏是我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的重要戰場。工商業是國民經濟的強大主體和增長的強勁引擎,也是實現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速"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平臺。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吉瓦,同比增長59.3%。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1.1吉瓦,同比增長74.5%。工商業光伏新增裝機達25.86吉瓦,同比增長236.7%,形成與集中式光伏、戶用光伏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
回首過往,光伏行業產業鏈的中國企業表現較為優秀,特別是在中游產業中;展望未來,光伏發電行業不僅擁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更是未來可再生新能源的重點發展行業,其產業鏈也是跟隨者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而持續朝氣蓬勃。
展望2023年,首先是終端需求爆發可期,其次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更激烈的競爭即將到來,但“剩者為王”的邏輯永不過時。此外,利潤的再分配和技術的進步同樣會催生不可忽視的機遇。
綜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兩大部委首次連續表態,光伏風電將成為新增裝機的主體,結合2022年光伏風電新增裝機占比78%這一數據,光伏成為新增裝機和新增發電量主體的地位已經夯實。兩部委這一表態,不僅明確了未來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極大增強了市場信心,為2023年光伏大發展打下了良好鋪墊。
2022年,光伏行業對外貿易迎來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512.5億美元,其中硅片約為50.74億美元,電池片約為38.15億美元,組件約為423.61億美元,同比增長80.3%。2022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約153.6吉瓦,同比增長55.8%,出口額和出口量均創歷史新高。2022年我國硅片出口量約36.3吉瓦,同比增長60.8%;電池片出口量約23.8吉瓦,同比增長130.7%。
對于中國光伏制造商而言,海外市場出口規模大,盈利水平也較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海外市場也面臨貿易壁壘及競爭加劇等挑戰。
從光伏主要制造環節的情況看,2022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為82.7萬噸、357GW、318GW、288.7GW,同比分別增長63.4%、57.5%、60.7%、58.8%。
由于集中度較高,過去幾年,硅片都是光伏行業競爭格局最好的環節之一,毛利率也較高,但正如前述,這一情況在去年被打破。此外,多晶硅產量前五企業集中度由86.7%升至87.1%,組件集中度由63.4%降至61.4%。電池集中度則由53.9%升至56.3%,競爭格局持續好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光伏能源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漲價無疑是2022年光伏行業關鍵詞之一,去年初開始,受供需矛盾影響,硅料價格不斷攀升,一路從23萬元/噸上漲至最高33萬元/噸,漲幅超過40%。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但結構有所變化,特別是在中國,分布式需求迅速崛起。
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吉瓦,同比增長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吉瓦,同比增長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吉瓦,同比增長74.5%。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230吉瓦,同比增長35.3%。
海外市場在2022年貢獻頗多,去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硅片、電池、組件)約512.5億美元,同比增長80.3%。組件出口量約153.6GW,同比增長55.8%,出口額、出口量均創歷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約36.3GW,同比增長60.8%;電池出口量約23.8GW,同比增長130.7%。
去年光伏產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場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歐洲市場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14.9%。“2022年歐洲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場,約占出口總額的46%,占比繼續提高。”從各環節產品看,硅片、電池主要出口至亞洲地區;荷蘭依然保持第一大組件出口市場地位,波蘭、葡萄牙市場躋身前十。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在保守及樂觀兩種情況下,2023年,全球新增裝機分別為280GW或330GW,中國新增裝機分別為95GW或120GW。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中國、歐盟、印度等國家與地區是新增裝機的主要驅動力,這一情況預計短期不會變化。
智能光伏發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光伏產業加速融合,光伏產業智能制造、智能運維、智能調度等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初見成效,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系統化解決方案推陳出新。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大型基地建設加快步伐,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持續實施,標準、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優化。
邁入“十四五”之后,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支撐下,新能源迎來的全速發展的新周期,國家政策、地方規劃密集出臺,國有企業強勢加入,直接推動光伏電站投資進入白熱化。
大力發展光伏已經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選擇,以及國家促投資、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繼2022年交出新增裝機87.41GW創歷史新高的成績單后,2023年光伏裝機有望進一步攀高,刷新世界紀錄。
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按照《“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實現翻倍……近年來,風電光伏產業吸引了不少投資加入。隨著項目多點開花、市場競爭加劇,降本增效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所在。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69家公司跨界到光伏行業。從密度上來看,幾乎每月都有企業宣布進軍光伏領域,其中2月達到高峰,共有14家企業先后宣布進入光伏;4月、5月先后有10家企業向光伏領域聚集;除了9月僅有1家以外,其他月份宣布跨界光伏的企業均在3家及以上。
“光伏+治沙”“新能源+氫能”“新能源+儲能”……更多的“新能源+”應用項目正加快落地。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將聚焦多元融合,重點開展光伏治沙、光伏廊道、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深度融合發展、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等示范,探索多品種互補、多場景綜合發展新模式。
想要了解更多光伏能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光伏能源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本報告主要分析了國內企業并購重組政策及規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與操作策略、光伏能源行業兼并重組動因、光伏能源企業兼并重組風險及對策建議,最后對光伏能源企業海外并購風險及策略、融資渠道選擇提出相關建議,是企業了解行業并購重組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必備參考工具,極具參考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光伏能源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一、旅游業發展歷程起步階段。中國現代旅游業從無到有,初步形成創匯為主的經濟產業特征,逐步由計劃經濟單一接待行業...
推進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3月2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在產業互聯網階段,社交網絡依然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社交網絡也可以成為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之間的橋梁,從而讓消費...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功能合理、方便群眾的衛生服務網絡逐漸成...
海邊風場,風電機組迎風轉動。這些阻風抗腐的巨大葉片,由一束束直徑僅為頭發絲1/10、強度為鋼材料7至9倍的高性能碳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灰產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產值高速增長。作為冶金、化工、建材、醫藥、農業及環保等行業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