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港口投資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港口投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港口投資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港口投資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港口投資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港口投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港口投資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港口投資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陸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以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港口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處,是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規劃均提出了優化暢通水運設施網絡,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支持山東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等港口建設發展任務,預期我國203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將達到140億噸左右,未來港口仍需保持適度發展。
港口行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行業,與宏觀經濟的發展關系密切。由于各國、各地區資源分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消費水平具有不平衡性,需要通過貿易加以調節。這類貿易活動形成的貨物流動構成了對港口業務的需求。港口對于滿足國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支撐經濟、社會和貿易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唐山和深圳等多個港口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022年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3%,較2020-2021年兩年同期均值加快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26.7%。分領域看,在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加快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等支持政策帶動下,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好增勢。
我國不斷加大穩外貿力度,2022年1-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美元計價)同比增長5.9%,其中出口同比增長9.0%、進口同比增長2.0%。隨著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經濟進一步減速,國際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外需逐步減弱,10月當月外貿增速由正轉負,同比下降0.4%,結束了連續28個月的正增長,11月降幅擴大至9.6%。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拉動GDP增長0.96個百分點,對于GDP增長貢獻率達到32%。
2022年,重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36.7萬噸,同比增長11.1%;完成裝卸自然噸5616.6萬噸,同比增長11.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7.8萬標箱,同比增長0.4%;客運量完成4.2萬人次,同比下降55.3%。2022年,重慶港實現營業收入49.61億元,同比減少9.49%。
2022年,天津港實現營業收入108.2億元,同比下滑25.2%。業績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國際貿易形勢;腹地經濟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各類貨源的業務量;港口等級、泊位能力和綜合服務水平;港口智慧化水平對碼頭作業效率和人力成本。
2022年,廈門港務實現營業收入219.96億元,同比下降6.82%。2022年,廈門港務實現貨物吞吐量4445.65萬噸,同比去年增長5.4%,其中散雜貨吞吐量合計3661.50萬噸,同比增長5.75%。增長主要來源于新增客戶、新拓貨種、內貿砂石需求增加及公司旗下碼頭自身周轉效率的提升。
2022年,北部灣港實現營業總收入為637,777.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5%。北部灣港將繼續圍繞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建設目標,主動開拓外部市場,積極應對運力緊張、貨源不足、成本剛性上漲等方面困難挑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港口投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國內主要港口企業呈現出向航運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務從運輸、裝卸、倉儲等基本航運服務向包括航運金融、保險、信息、載運工具經營與管理等高端航運服務轉變,并與貿易、金融互動發展。
發展智能航運是大勢所趨,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作為“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施工圖”,《規劃》對智慧港口建設再次提出明確要求,要推進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等港口既有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建設天津北疆C段、深圳海星、廣州南沙四期、欽州等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在“洋山港區—東海大橋—臨港物流園區”開展集疏運自動駕駛試點。
當前,港口行業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應用等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力量,已研發了智慧市場監管、智慧應急管理、智慧基層綜治、智慧港口、數據中臺等方向的業務平臺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
2030年,中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將突破250億噸大關,實現翻番。但貨種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集裝箱貨物比重將會由目前的18.6%上升至26.8%,而干散貨因煤炭、礦石運量增長放緩,比重將跌破50%界限,其中內貿運量的放緩為其主因。
2030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5.05億標箱,年均增幅維持6%左右,沿海及內河箱量的快速增長為其提供了保障。2030年,中國沿海將形成七個港口組團:遼東港口組團、津冀港口組團、山東半島及蘇北港口組團、長三角港口組團、東南港口組團、珠三角港口組團和西南港口組團。并形成上海、青島、香港等3-4個超級集裝箱樞紐港。港口中大約95%以上都存在以資金入股、戰略合作等方式與群內其他港口實現資源整合的情況。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想要了解更多港口投資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港口投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本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投資者能夠充分把握行業目前所處的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具體分析該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對港口投資行業總體市場的供求趨勢及行業前景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港口投資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港口投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港口投資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港口投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港口投資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港口...
查看詳情
智能輪椅作為殘障人士和失去行走能力的老年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近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自1986年英國開始研制第一輛智能...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干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干變硬的過程。國內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國內...
一、直播電商是指什么?直播電商指的是商家通過直播的形式,給觀眾推薦商品,激發其潛在的購買欲望,最終實現交易的電2...
推動網約車和貨運平臺公司降低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近日印發2023年持續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
洗面奶屬于潔膚化妝品,其目的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使皮膚清爽,有助于保持皮膚正常生理狀態。國內洗面奶行業市場規模...
據上證報4月18日消息,2023全球元宇宙大會上,GPT產業聯盟正式成立,GPT產業聯盟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中國電信、中G...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