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可再生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其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新能源技術裝備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巨大。
如何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穩步推進節能降碳發展新模式,科學有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同時思考如何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展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新能源技術裝備是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新能源的技術的總稱,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內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太陽能技術裝備、氫能技術裝備、核電技術裝備、生物質能技術裝備、風能技術裝備、地熱技術裝備、化學電源、新能源汽車和海洋能技術裝備等。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發展前景投資分析
我國新能源技術裝備業發展較快,新能源技術裝備業各個指標絕大多數總體走勢呈上升狀態,只有指標的增長率呈現上升、下降相互交替的周期波動形態,并且行業很多技術尚不成熟,能夠轉化城產品的技術項目較少,前期的技術投入仍舊會占據較大的成本。因此,我國的新能源技術裝備周期還處于成長型初期。
伴隨著產業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技術也逐步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目前,已經開發出一批實用化和商業化的裝置,具備了設計、建造大型現代化生產企業的能力,同時,興建起一大批國家級實驗基地,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獨立研究開發和創新能力大為提高,同時涌現了一批新的開發利用技術,設備性能不斷提高。
機械工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裝備的重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薛一平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機械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及重點聯系企業萬元產值能耗呈下降趨勢,生產過程能耗不斷下降,先進節能技術開發和應用取得顯著突破,節能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及質量大幅度提升。
加快工業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工業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二級巡視員慕穎介紹,2012年至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以年均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3%的工業經濟增長,相當于少用12.4億噸標準煤,減少2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撐和物質保障。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過程中,應該以制造業為實體經濟依托,充分利用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紐帶,融合推動上下游各類生產要素協同,促進各類經營主體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深度合作,實現信息交流、資源共享、供需匹配、相互賦能。
加強對動力電池產業上游資源的控制,確保全產業鏈的自主安全可控;加強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打造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強產學研協同合作,突破動力電池的核心瓶頸,引領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法規的制定,爭取國際話語權。
作為中材科技成員企業的中材葉片2007年入駐中關村延慶園,為延慶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此次簽約,開啟了延慶與中材科技合作的新篇章。延慶將結合“1+4+1”綠色高精尖產業發展定位和“一園兩區”創新發展格局,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加快推進在復合材料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復合材料高壓儲氫容器等領域,與中材科技展開更深度的合作,共建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
我國新能源技術裝備企業已達數千家。這些企業由于缺乏研發能力,大部分企業在低端產品上做文章。因此,新能源技術裝備產品價格就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的競爭法寶。由于新能源技術裝備原材料的價格占總成本的70%~80%。因此,原材料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可再生能源產品的質量。小企業之所以能提供超低價的產品,無非是在原材料上做文章,產品的質量可想而知,在近一個時期銅價持續高位盤整態勢下,有些新能源技術裝備企業已經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雖然新能源技術裝備原材料大幅漲價使許多企業舉步維艱,但這也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洗牌提供了一次絕好的機會。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技術裝備新增裝機約6000萬千瓦,新能源技術裝備新增投資約5000億元,新增風電裝機約8000千瓦,新增投資約7000億元,新能源技術裝備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投資約1萬億元。加上生物質發電投資、太陽能熱水器、沼氣、地熱能利用等,“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可再生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其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新能源技術裝備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巨大。
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報告對中國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新能源技術裝備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精密儀器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在當代科技和工業領域,高水平的精密測量技術和精密儀器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科學研究和整體工業領先程度的重要指標,更是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必備條件。精密儀器是指用以產生、測量精密量的設備和...
查看詳情
各種類型靶材中屬半導體靶材技術要求最高,其對純度要求通常高達5N5以上,且對尺寸精密度也存在極高要求。半導體芯片2...
一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 銀行結匯5460億美元2023年一季度,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
智慧體育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如今,隨著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和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全民健身場地建設正在深入推進以大數2...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2022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約為19.8%,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4.9%。根據國際通用標...
固體廢物處理主要包括四種方式,即資源化利用、焚燒、堆肥和填埋。其目標可以概括為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由于固體...
近年來,我國展會行業逐漸注重基礎配套設施專業化,建設一流的展館硬件設施,如展館的規模、展覽面積,通氣、通水、通...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