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先后有40余個國家和地區將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近兩年來,特別是新冠疫情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人工智能對于提升全球競爭力具有關鍵作用,紛紛深化人工智能戰略。歐盟發布《2030數字化指南:歐洲數字十年》、《升級2020新工業戰
欲了解更多人工智能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新興戰略性技術,是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近年來,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持續演進,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不斷提速,正在加快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站在“十四五”開端這一特殊的節點,我們堅信全面梳理人工智能政策、技術、應用以及治理的發展態勢,能夠有益于凝聚業界共識,推動人工智能持續健康發展。
(一)全球不斷升級人工智能戰略,紛紛搶抓重要發展機遇
人工智能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關鍵領域和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支柱。自2016年起,先后有40余個國家和地區將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近兩年來,特別是新冠疫情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人工智能對于提升全球競爭力具有關鍵作用,紛紛深化人工智能戰略。歐盟發布《2030數字化指南:歐洲數字十年》、《升級2020新工業戰略》等,擬全面重塑數字時代全球影響力,其中將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列為重要的工作。美國陸續成立了國家人工智能倡議辦公室、國家AI研究資源工作組等機構,各部門密集出臺了系列政策,將人工智能提到“未來產業”和“未來技術”領域的高度,不斷鞏固和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競爭力,確保“領頭羊”地位。日本繼制定《科學技術創新綜合戰略2020》之后,于2021年6月發布“AI戰略2021”1,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創造計劃,全面建設數字化政府。英國于2021年9月發布國家級人工智能新十年戰略,這是繼2016年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戰略,旨在重塑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中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指出,要瞄準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重大科技項目,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面向人工智能領域創新需求的投資不斷加大。主要經濟體通過激勵計劃和直接投資項目等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已廣泛實踐。歐盟不斷加大人工智能產業資金支持力度,大力促進歐洲的數字變革。歐盟有史以來最大的支持研發和創新項目——“地平線歐洲”計劃總投資額達955億歐元,明確將人工智能列入資金支持范圍。2021年4月,歐盟以條例的形式通過“數字歐洲計劃”,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項目進行投資,總額達75.9億歐元2。美國以保持領先地位為戰略目標并持續加大人工智能領域投入。美國2021年人工智能非國防預算增加約30%,總額達到15億美元3。此外在《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中,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列為2022財年美國研發預算優先事項,未來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多個領域共投入1000億美金進行研發工作。英國將投資和規劃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作為長期戰略,啟動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創新計劃,支持人工智能先進研究等。據統計,2014年到2021年之間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已經超過23億英鎊4。
通過應用牽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成為各國共識。美國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業領域的創新和融合應用。2021年7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聯合多個部門和知名企業等,新成立11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機構,涵蓋了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優化、動態系統、增強學習等方向,研究項目更是涵蓋了建筑、醫療、生物、地質、電氣、教育、能源等多個領域。英國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化,啟動人工智能辦公室和英國研究與創新局聯合計劃等,確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行業和地區,促進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日本將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智能應用作為重點,提出加快建設相關基礎設施,重點強調了跨行業的數據傳輸平臺以及人工智能相關標準等,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農業、交通物流、智慧城市、制造業等各個行業開展應用,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援。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以及深入賦能傳統行業成為重點。2021年4月,工信部支持創建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成都等第二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不斷強化應用牽引作用。科技部支持建設多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陸續批復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等15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二)人工智能開始邁入全新階段,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焦點
人工智能自1956年誕生以來,相關理論和技術持續演進。直到近十年,得益于深度學習等算法的突破、算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海量數據的持續積累,人工智能才得以真正大范圍地從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實踐。產業發展和賦能的過程中,一方面,大量的實踐場景均能看到從“可用”到“好用”的發展路徑,這離不開技術自身的持續迭代,工程實現的不斷優化,以及管理體系的支撐保障。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暴露出各種風險和挑戰,以及人們對人工智能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工智能治理已經成為全球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對可信安全的呼聲不斷增多。
未來人工智能除了重視技術創新以外,還更加關注工程實踐和可信安全,這也構成了新的“三維”發展坐標,牽引人工智能技術產業邁向新的階段。事實上,業界在各個維度上的努力早已開始,并且從未停止過,只是時至今日,工程實踐和可信安全被擺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三維坐標并非完全獨立,而是相互交織、相互支撐。
工程實踐能力日益成為釋放人工智能技術紅利的重要支撐。在工程實踐方面的努力,最早可追溯至 Caffe、TensorFlow、PaddlePaddle等開源框架的誕生,通過屏蔽底層硬件和操作系統細節,大幅降低模型開發和部署難度,有效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擴散。當前,人工智能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支撐技術的融合不斷深入,圍繞著數據處理、模型訓練、部署運營和安全監測等各環節的工具鏈不斷豐富。人工智能研發管理體系日益完善,以MLOps為代表的自動運維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工程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小作坊、項目制”的賦能方式正在成為歷史,未來將會更加便捷、高效地實現人工智能落地應用和產品交付。
可信安全逐漸成為人工智能賦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可信人工智能最早由學術界提出,近年來圍繞著安全性、穩定性、可解釋性、隱私保護、公平性等方面的可信人工智能研究持續升溫。可信人工智能理念得到了國際組織的廣泛關注,二十國集團(G20)在2019年6月提出的“G20人工智能原則”中明確建議促進可信賴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成為了重要的共識。可信人工智能的理念逐步貫徹到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之中,產業實踐不斷豐富,已經演變為落實人工智能治理相關要求的重要方法論。
總的來看,人工智能正在邁入“創新驅動、應用深化、規范發展”的新階段。從人工智能自身產業化的角度來看,技術迭代升級是發展的源動力,目前人工智能尚不完善,智能化路徑還在加快探索,技術的創新驅動將有助于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從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的角度來看,特別是疫情以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提速,推動人工智能應用邁入加速軌道,相關應用不斷深化。從治理角度來看,技術和產業發展要領先于監管和制度,治理問題日益嚴峻,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成為全球共同關注。這里面既有漸進的變化,也有結構性甚至方向性的調整,需要全面、系統地提升各方面能力,從而推動人工智能持續且健康的發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介紹人工智能覆蓋的產業相對較廣,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涵蓋多個不同的技術及應用場景。當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工智能行...
查看詳情
一、生物制藥技術分析生物制藥行業具有很高的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與傳統化學制藥工藝相比,企業需要更高的制藥技術水...
欲了解更多新風系統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新風系統行業競爭分析7...
1、國際生物技術藥品市場發展迅猛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大高于全球醫藥1...
互聯網保險,指實現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橋梁鋼結構行業市場發展空間如何?鋼結構橋梁即采用鋼結構建造的橋梁,一般這種橋梁整體用鋼量達50%以上稱為“大型鋼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