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新型儲能項目,企業層面對于新型儲能市場的發展預期也十分樂觀。德宏股份相關負責人稱,其子公司目前正在負責新型儲能項目的推進工作;華電國際負責人同樣對公司眾多新型儲能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新型儲能發展提速 多家國內上市公司樂觀待未來
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新型儲能項目,企業層面對于新型儲能市場的發展預期也十分樂觀。德宏股份相關負責人稱,其子公司目前正在負責新型儲能項目的推進工作;華電國際負責人同樣對公司眾多新型儲能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除上述兩家公司外,還有包括西子潔能、富春環保、普路通等在內,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開展新型儲能業務探索。
從近期各個儲能大會,到上海SNEC全球光伏大會和2023中關村論壇,市場對儲能熱議不斷。
隨著下游需求確定性顯現和政策激勵,新型儲能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賽道之一,各省新型儲能規劃已較國家目標翻番。
新型儲能一般指除抽水蓄能外的儲能方式,主要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超級電容儲能等。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 數據顯示,2022年新型儲能新增規模7.3 GW/15.9 GWh,創歷史新高,功率規模同比增長200%,能量規模同比增長280%。其中,鋰離子電池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比重達97%。
去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并指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2021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規模是2.4 GW/4.9 GWh,在2020年,中國新增新型儲能項目規模才首次突破GW大關。”俞振華指出,2022年還有一個特點是,單個項目規模較以往相比大幅提升,百兆瓦級項目成為常態,中國儲能產業已進入了規模化發展階段。
根據CNESA預測,未來五年,新型儲能維持50%-60%增長的趨勢不會變。過去幾年的增速都是在這個區間內,去年則超越了這個區間,達到了50%-70%。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國務院在2021年10月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
新型儲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勢,可在電力運行中發揮頂峰、調峰、調頻、爬坡、黑啟動等多種作用,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3》指出,我國新型儲能仍然處于發展初期,不同技術路線新型儲能對應的產業鏈成熟度存在較大差異。目前,行業逐步向規模化商業階段過渡。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印發后,我國新型儲能進入快速發展期。根據機構CNESA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突破50GW。儲能產業鏈涵蓋暖通溫控、電力工業、機電自動化工業等多個細分領域,與暖通、智能樓宇協同發展。與此同時,空調等家電是能耗“大戶”,儲能技術可為能源系統起到調峰作用,吸引空調龍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等企業紛紛完善產業鏈布局。
在全球能源改革趨勢下,儲能市場方興未艾,新型儲能大勢所趨。近兩年,儲能行業從商業化起步逐漸走向規模化,加上不少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利好政策,儲能行業的運營模式一步步走向成熟。2023年依然會是儲能行業增長的大年,全球儲能需求增速有較高確定性,中美市場裝機量有望連續翻番。整體而言,需求端高增長疊加成本端的下降是支撐儲能板塊高景氣度的兩大因素。
新型儲能是上海重點布局的產業之一。2022年發布的《上海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上海將“因地制宜發展儲能設施,大型風光電站按需適時配置儲能設施,在工業園區等領域有序發展用戶側儲能”。
作為制造業大省的廣東,已經提出“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最新發布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1萬億是什么概念?這相當于廣東省去年GDP的1/13。
當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正為中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新動能。但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此背景下,穩定、安全的新型儲能技術,被業界視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各地紛紛搶占氫能發展制高點。自《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以來,各地方政府已累計發布70余項相關配套政策,構建了涵蓋科技創新、應用示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等各環節的綜合氫能發展體系。
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近870萬千瓦。近日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顯示,保守場景下,預計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97.0GW(吉瓦),2023年至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49.3%;理想場景下,預計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138.4GW,2023年至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60.3%。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2022年3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要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要降低30%以上。
當前,我國新型儲能進入快速發展期,據預測,2025 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0GW以上。在新型儲能當中,鋰電依然是儲能領域中產業鏈最完整、應用領域最廣泛、經驗積累最豐富的領域。但是,鋰電池對工作溫度有著較高要求,面對復雜應用場景的適應性、安全性、穩定性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新型儲能行業的供需狀況、新型儲能發展現狀、新型儲能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建議、新型儲能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新型儲能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新型儲能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新型儲能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新型儲能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新型儲能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新型儲能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新型儲能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新型儲能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型儲能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勞密產品出口均增長6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勞密產品出口均增長。前5個月,我...
水處理行業市場深度分析水處理的方式包括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人類進行水處理的方式已經有相當多年歷史,物理方法包括...
露營經濟不是一處美景、一頂帳篷、一次打卡的簡單生意,而是一道集體育戶外、休閑娛樂、住宿體驗等各方面的綜合考題。...
銅加工行業市場到底怎么樣?世界范圍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銅加工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國際銅加工行業占有重要的產I...
粘膠纖維,簡稱粘纖,又名黏膠絲,人造纖維的一種。粘膠纖維是人造纖維的主要品種,是中國產量第二大的化纖品種。隨著...
一、植入式醫療器械行業概述植入式醫療器械是一種埋置在生物體或人體內的電子設備,具有重要的醫療作用;植入式醫療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