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種奇思妙想、形態各異的新玩法、新潮流、新服務和新體驗在文博會的舞臺上大放光彩——文旅融合科技,拓寬旅游邊界;文旅跨界出圈,賦能地方經濟;文旅搭上時尚,引領潮流風向;文旅攜手文明,擦亮城市名片……行走文博會,讀懂大中國,在科技之光、文明之光、時尚之光照耀下,在妙思與科技的裝幀中,一場文旅“蝶變”正悄然發生。 一、創新賽道
給你一萬個奔赴理由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與消費心態的變化,文旅產業潛在的萬億級市場也逐漸浮出水面,文旅經濟的強勁復蘇之風也吹到了文博會現場。
跟隨婉轉昆曲,跌入錦繡畫卷……還未踏進江蘇展區,記者先被主入口弧形大屏播放的《新千里江山圖·錦繡江蘇》所吸引,時空折迭,光華穿越,長袖舒卷間秀麗的江蘇美景盡收眼底。江蘇文投集團在文化數字化領域持續發力,其開發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集數字治理、內容聚合、供需對接、產業促進等功能于一體。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的元宇宙平行版,還牽手江蘇蘇州平望古鎮,針對游客、原住民和平臺用戶需求,提供數字世界里的場景、風物、人文,構建起數字時代線上文旅新入口。
一眼四川,半個中國。“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是中國文博圈的絕對頂流。三星堆遺址在發掘保護的同時,不斷提升展陳水平,創造性活化利用,建成全國第一個開放式文物修復館,讓公眾沉浸式體驗出土文物修復過程。相關負責人透露,總投資14億元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將于成都大運會開幕當天正式開放。
“你好呀,你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訴我,我可以幫助你!”“小姐姐,你大概25歲,好漂亮呀!”在山東展區內,一款萌寵服務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創澤智能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紅臣介紹,科技手段不僅可以增加旅游安全感,還能升級旅游體驗。第三代智能機器人能夠自如行動上下樓梯,從事文化宣講、景區引導、身份識別、安全保障、實時通訊、定位等工作,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做定制化產品,比如增加指紋識別系統等,提升服務性能和應用場景,開發出智慧文旅措施,有望成為文旅行業新一輪創新發展的“新寵”。
二、IP代言
打造自然風光的靈動氣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景區通過打造活動IP、形象IP、文創IP、動漫IP等,為文化賦予人格魅力,在提供沉浸式場景化體驗的同時,也在觀眾心中刷出一波極強的存在感。
鹽湖是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本屆文博會13號館的青海展區,首款鹽湖主題盲盒“翡冷翠”首次亮相,這是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翡翠湖為原型的三款文旅文創IP,萌動的三只精靈可謂吸睛無數。觀眾劉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抽盲盒,所以買了兩個,這三款“翡冷翠”的盲盒讓人對翡翠湖有了更多向往,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到實地看一看。工作人員介紹,“翡冷翠”今年4月剛剛推出,深受市場喜愛,希望通過文旅IP產品與旅游風景深度融合,讓文旅消費品更顯新潮范,開辟一個獨一無二的文旅消費品類。
舟山文旅IP《桃花貓和東海魚》也來到了深圳文博會,作為國內首部海洋祈福IP,該部動畫由歡娛徐行(舟山)歷時三年打造,俏皮可愛、粉色憨憨的桃花貓一出場就受到了歡迎。除了動漫,桃花貓IP還將聯動舟山桃花島,打造沉浸式桃花貓主題小島游,量身定制親子游、潮玩游、祈福游等路線,將動漫觀影與線下旅游融為一體,帶給觀眾五維的觀影體驗。并計劃開發相關文創和伴手禮,讓游客將桃花貓的祝福帶回家。歡娛徐行總經理徐萍介紹,《桃花貓和東海魚》將不斷進行續集開發,將“桃花貓”打造成全國標桿性的文旅IP,通過講好東海故事、舟山故事,賦能旅游產業、提升旅游產品、豐富旅游內容。
三、穿越時空
沉浸式數字體驗超走心
云端一秒,史上千年。“文化+旅游+金融+科技”跨業態融合發展,交互賦能,生態、科技、元宇宙以震撼視覺效果,打造出沉浸式文化秀場,增加了產業融合維度,也彰顯出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升級中,文旅產業厚積薄發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巨大潛能。
“客官您一路舟車勞頓,何不到小店來喝點茶、歇歇腳。”在貴州展館內,一群年輕人身著漢服,化身茶館掌柜、伙計,吸引不少觀眾落座——沉浸式劇本娛樂是本屆文博會貴州展館新增的展陳內容。觀眾張先生表示,茶館還挺有意思,里面包含了很多古代文化,讓人產生穿越的錯覺,很有吸引力。貴陽市劇本娛樂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沉浸式劇本娛樂已成為文旅行業的新“風口”,通過“劇本”新概念,市場上陸續出現了“劇本+景區”“劇本+旅游”等多種沉浸式新業態。將劇本殺融入文旅產品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
旅游觀光的局限,具有趣味性、可玩性、社交性,還有沉浸式體驗等優勢,非常受年輕人歡迎。不僅可以幫助游客了解當地人文風情,加深對當地美景美食印象,還能讓游客關注、談論、了解民俗,并助力文化傳承。
古今流轉,虛實變幻,浙江展館利用數字化手段讓觀眾一鏡飛越山海湖泊,一秒穿越歷代古畫,一鍵通曉千年文脈;“好客山東”也帶來了“云游山東”打卡體驗項目,掃碼小程序,借助L型巨型屏幕,就可以通過數字技術“瞬移”到山東,一秒“抵達”淄博燒烤攤兒合影打卡;陜西展區通過沉浸式體驗,讓觀眾“一步入唐”……追求個性、沉浸式體驗,對文旅產業創新驅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十年絲路情”大唐絲路盛景圖數字化長卷前,北京理工大學MBA客座教授、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研究員歐陽新潮受邀現場揮毫潑墨。作為一名大型旅游景區概念規劃專家,歐陽新潮教授表示,“數字化+聲光電”融合升級將成為未來文旅主旋律,沉浸式體驗不僅可以生動再現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更能以聲光電組合活化場景,將觀眾體驗從二維平面的觀看,升級到三維乃至四維、五維的全身心體驗互動,產生身臨其境的觀感體驗和旅游收獲。這是保持文旅新鮮感的法寶,顯然,本屆文博會已經指明了方向。
四、中國文旅市場規模
2023年,
中國文旅市場逐漸升溫,成為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據預測,2023年中國文旅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12%以上。這一數據顯示出了中國文旅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在文旅市場中,旅游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國內旅游市場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23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20億人次,同比增長率將達到8%以上。其中,文化旅游、休閑度假、主題旅游等新興旅游形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除了旅游業,文化產業也是文旅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文化消費的不斷升級和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文化市場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態勢。預計到2023年,中國文化產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6%以上。其中,影視、音樂、出版、藝術品等領域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了文化產業的新增長點。
此外,文旅市場的升溫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酒店、餐飲、交通等服務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趨勢的推動下,文旅市場的發展更加穩健,為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
總的來說,2023年中國文旅市場的升溫是一個多方面的結果,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未來,隨著文旅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升級,相信會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