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陳皮總共年銷量大約在5000一6000噸。從陳皮的化學成分、藥用價值和應用情況來看,它在防治人類的疾病方面可發揮巨大的,中國特別是南方廣東橘皮資源豐富,又有作為藥用的傳統,如加強有針對性的研究與開發,陳皮相關的現代特色食品和保健品的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由于其放置的時間越久,其藥效越強,故名陳皮。橘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區。陳皮產值不斷擴大,許多人因發展陳皮產業實現了富足,也促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陳皮產業中。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陳皮產業的產值還將繼續提升,預計到2025年,全國陳皮的產業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帶動更多地區的經濟發展。
全國陳皮總共年銷量大約在5000一6000噸?中國陳皮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目前全國陳皮總共年銷量大約在5000一6000噸。從陳皮的化學成分、藥用價值和應用情況來看,它在防治人類的疾病方面可發揮巨大的,中國特別是南方廣東橘皮資源豐富,又有作為藥用的傳統,如加強有針對性的研究與開發,陳皮相關的現代特色食品和保健品的開發前景非常廣闊。按照現有發展速度和“國家扶持養老養生產業的指導意見”,養生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5-10年全國陳皮產業有望發展8-10億元。
新會陳皮在2018年以來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態勢。2010年產值還不足1億,2016年已達30億,2017年翻番至60億,2018年產值已達89億元,至2022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產值達190億元,新會陳皮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98.21億元,并位居2020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中藥材產業首位。截至2022年12月,廣東新會地區種植新會柑的面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3.9萬畝,這一數字超過了去年的10萬畝,再次創下了新高峰。未來官方還計劃在2023年實現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0億”的目標。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陳皮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第三章 中國陳皮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 區域生產分布總體情況
陳皮是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產于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地。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陳皮產區之一,其中以潮汕地區和客家地區最為著名。廣東陳皮以其質量優良和獨特風味而聞名,是廣東菜和潮汕菜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江西省也是中國的主要陳皮產區之一,尤其以南昌和贛州等地區聞名。江西陳皮以其濃郁的香氣和獨特的口感而受到青睞,廣泛應用于中藥制劑和食品調味等領域。
在“廣陳皮”當中能稱第一的,當屬“新會陳皮”。陳皮產業是新會的特色優勢產業,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擴大出口、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新會陳皮產區分布:
第一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
第二產區:三江、南坦、小岡、大澤
第三產區:雙水、羅坑、古井
第四產區:司前、崖西、沙堆、崖南
廣西的欽州、崇左、貴港等地區大紅柑種植面積總共有7.5萬畝,且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按照實際的種植進度,2025年大約能擴大到18萬畝的種植規模,廣西陳皮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值將超100億元。
第二節 重點省市生產分析
1、新會陳皮
2022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總產值近200億元,比2021年增長31%,帶動7萬人就業,農民人均收入比2021年增加近2.2萬元。位居2022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第1位的新會陳皮,正在引領廣大從業者攜手邁向共同富裕新生活。
新會陳皮品牌建設起點高、起步早、起跑快。新會高度重視新會陳皮品牌打造,早在2005年便成立了“新會柑新會陳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經過多年努力,新會柑、新會陳皮于2006年獲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8年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入選《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成為與歐盟互認的地理標志產品,列入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2015年新會區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保護示范區。如今的新會陳皮既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特色農產品,又是中國傳統中藥材“十大廣藥”之一和“廣東三寶”之一,還是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
為強化“新會陳皮”地理標志產品的創建、保護及培育,新會區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地打出“法律+標準+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組合拳,2020年出臺了《江門市新會陳皮保護條例》,圍繞新會陳皮道地性保護、品牌保護、傳承發展、監督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是廣東省首部針對單個地理標志產品進行立法保護的地方性法規。2023年擬定《新會柑、新會陳皮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保護辦法(試行)》,目前正向社會征求意見。同時,在2020年對《新會柑地方標準》《新會陳皮地方標準》兩個地方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立足于“新會種、新會種、新會陳”,創新推出新會陳皮數字化溯源管理系統,有效推動新會陳皮有法規可監管、有標準可驗證、有平臺可追溯,為新會陳皮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為把新會陳皮打造成為富民增收的大產業,近年來,新會區聚焦深挖掘、深融合、深發展,大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緊抓陳皮地理標志品牌打造及產業培育,用“一個柑”“一塊皮”撬動百億陳皮產業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實施種業“強芯”工程推進綠色轉型,實施產業富民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知產賦能”工程發展品牌經濟等三大工程,推動新會陳皮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帶動新會陳皮品牌價值一路“狂飆”。
新會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營收突破500億元的目標。下一步,新會將致力于打造集種苗繁育、陳皮種植、陳皮加工、文化休閑等于一體的陳皮現代化產業集群,向大健康產業的方向穩步邁進。
2、衢陳皮
陳皮常常以產地命名,衢州自古以來就是陳皮的重要產區,清康熙年間衢陳皮就作為上等的進貢藥材聞名于世。
衢陳皮的主要來源為椪柑、衢橘(朱紅),尤以衢橘為佳,但近兩年衢橘幾乎絕種。特別是2016年1月出現的極端低溫天氣,使衢州30萬畝柑橘受到嚴重凍害,重創了柑橘產業。2018年9月,衢陳皮被列為中藥材產業“衢六味”之一,為衢州柑橘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2022年衢州市柑橘種植面積28.6萬畝,總產量26.4萬噸,產值11億元, 全市柑橘產業從業人員約8萬人。衢州椪柑除75%鮮銷外,其余等外果及銷售后期剩果加工成柑橘砂囊、果膠及制作陳皮。按照衢州歷來制作陳皮的老傳統,椪柑鮮果和衢橘通過凈選、開皮、翻皮、曬干晾干、烘干、包裝、貯藏陳化等七道工序加工而成。近三年,全市陳皮平均產出5000余噸,折合消耗椪柑鮮果5萬噸,占全市椪柑總量的25%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衢陳皮大量上市的時候,大半銷往安徽亳州中藥材批發市場,也有廣東、廣西、江西、河北等地的客商前來收購。
從藥用效果、生產規模、生產成本來看,衢陳皮與廣東新會陳皮存在較大差異,市場定位和面向的市場客戶各不相同。在市場細分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新會陳皮走的是高端中成藥、高附加值保健食品的市場方向,而衢陳皮目前走的是中低端路線,側重中藥飲片、初加工和保健食品方向。
衢產普通陳皮價格為6.5元/公斤,“三花陳皮”10元/公斤至12.5元/公斤。到了安徽亳州等中藥材交易市場,切成絲經過簡加工,價格漲至10元/公斤至20元/公斤。而在廣東新會陳皮村,2020年直供價格起價為200元/公斤,最高300元/公斤,新會陳皮的價格比衢陳皮高約30倍。三年以上衢陳皮目前最高銷售價格為80元/公斤,而三年以上新會陳皮每公斤價格達800元左右,高的每公斤可達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新會陳皮價格之所以高,與其是我國中藥材道地性特點最為突出的品種之一相關,同時也與其藥材產區道地性文化傳承和保護良好相關。
近年來,隨著防止耕地“非糧化”政策的落實,大面積的土地整理,柑橘種植面積縮小。如何在衢州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做好陳皮質量的提升、產業鏈的完善,是衢州陳皮產業的當務之急。為保證衢陳皮產出質量,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牽頭制定了《衢陳皮產地加工技術規程》,規范了衢陳皮的加工條件、加工要求、包裝標簽、貯藏和陳化、產品要求、檔案管理等標準要求,確保陳皮生產工藝標準完善,生產過程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汽車傳感器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報告對我國陳皮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陳皮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陳皮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陳皮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由于其放置的時間越久,其藥效越強,故名陳皮。橘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區。陳皮產值...
查看詳情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
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1.2萬家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今天(26日)在浙江杭州舉行。從會上了解到1...
煤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從嚴從緊控...
依托于中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飛速發展,以及十年前金融危機后我國宏觀調控帶來的流動性寬松格局,我國資產管理行業...
我國人均礦泉水消費量是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按目前礦泉水產量,人均年消費礦泉水僅有10升,相當于...
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大力落實減排承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多個碳中和細分領域持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