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承接托運方與承運方兩端,為雙方提供最優解決方案。
1.市場概述
無車承運模式在2016年開始試點,無車承運企業要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經營范圍為道路普通貨運(無車承運),并與實際承運人簽訂運輸服務合同,建立相應的賠付機制,承擔全程運輸責任。相較于傳統公路港模式,無車承運人模式更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無車承運人試點于2019年12月31日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交通部2019年9月6日公布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要求通過網絡平臺經營道路貨物運輸的需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正式將無車承運人更名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業務,即網絡貨運平臺。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無車承運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開展網絡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537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獲得許可,基本上各省都完成了省級監管平臺的搭建。
《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中定義的網絡貨運經營,是指經營者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道路貨物運輸,承擔承運人責任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活動。
圖表:網絡貨運業務模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優勢分析
網絡貨運平臺優勢突出:
(1)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承接托運方與承運方兩端,為雙方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對于托運方,可以幫助他們整合分散的運力資源,使他們能專注于生產或服務自己的專業,促進社會分工專業化。對于承運方,連接眾多客戶,為其規劃最優路線盡可能降低空車行駛路程。
(2)網絡貨運平臺對于客戶的另一項價值體現是科技賦能。大多數小型卡車公司沒有資金與人才能力去研發,但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提供的是一個整車平臺,客戶可以在這個平臺得到他們需要的貨物信息。除信息撮合外,還承擔路線規劃、貨物承運、運途監控和對賬結算等諸多業務,這些業務都依賴公司互聯網技術水平的提升與研發能力的增強。
3.運營模式
當前成規模的參與者:可分為平臺型、專業運輸型、綜合服務型三類。
(1)平臺型公司: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匹配與撮合交易業務,屬于相對輕資產運營模式,更多在于解決臨時性貨運需求。代表企業為滿幫集團等
(2)專業型運輸型公司:業務端采用輕重結合的模式,“輕”主要體現在公司建設網絡貨運平臺實現車貨匹配,與平臺型模式類似;“重”主要體現在公司與客戶簽署合同(合同物流模式),使用自有運力或尋找外部運力為客戶開展運輸服務,需要進行客戶拓展、運力聘請等業務,參與整個物流運輸的全部環節。代表企業為福佑卡車等。
(3)綜合服務型公司:擁有線下物流園區節點,在園區內能夠客戶可開展貨物分撥、車輛維修、車輛加油等服務;依托線下物流園區開展線上撮合交易業務。代表企業為傳化智聯等。
網絡貨運平臺的目前主要盈利點包括:車貨匹配、稅籌優化、數據運用、生態產品、供應鏈金融。
(1)車貨匹配:網絡貨運平臺實現盈利的最基本模式之一,主要通過在線結算服務費抽成來盈利。
(2)稅籌優化:目前各地對于網絡貨運經營有一定的政策支持與優惠,稅收層面的優惠既可以作為利潤空間,也可以成為平臺吸引客戶的競爭優勢。
(3)數據運用:網絡貨運平臺可以充分運用數據實現盈利,通過平臺真實記錄、存儲、分析的數據,結合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共識機制,挖掘數據商業價值。
(4)生態產品:包括用油、車后、廣告等.
(5)供應鏈金融:指平臺可利用信息優勢對金融機構無法征信的中小物流企業、個體司機進行放貸而賺取的息差收入。
4.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我國網絡貨運平臺主要分為控貨型、開放型和服務型三類。控貨型平臺是指貨源或貨主自身是平臺,掌握物流訂單的分配權,代表性的企業有:大田物流、中外運、中儲智運、京東、蘇寧等;開放性平臺是指平臺自身既不是貨源也不是運力提供商,而是為車貨提供匹配服務的純第三方平臺,代表性的企業有:滿幫、滴滴集運、拉貨寶等。服務型平臺的特點是多業務線并行,盈利模式較為多元:除了車貨匹配外,主要收入來源包括SaaS支持服務、申辦資質、稅務合規、金融、油卡、ETC等。
(1)控貨型平臺
1)合同物流企業:中外運、安得、一站網、申絲、新杰、大田、大恩
服務于合同物流的網絡貨運平臺,大多是合同物流企業自身孵化的子公司。典型代表企業如中外運、安得、一站網、申絲、新杰、大田、大恩、榮慶等,都是早期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這類平臺建立的初衷是解決企業自身業務的物流問題。
2)大宗危化品:貨達、世德現代、安達、運友、遠邁、京博、青島港
多數大宗類企業投資成立的平臺都參與了無車承運人試點,代表企業如:煤炭行業的貨達物流、世德現代;鋼材行業的安達物流、運友物流;電力行的業遠邁物流;危化行業的京博物流;港口企業青島港物流等。
3)電商:京驛貨車(京東物流)、蘇寧物流
(2)開放型:撮合型、承運型、專業型
1)撮合型:滿幫
目前來看撮合型整車平臺運營模式成效顯著,代表企業就是滿幫集團。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早前都是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兩者合并后滿幫成目前最大的整車平臺,總用戶數(司機+貨主)近1000萬,年成交額8000億元,市場估值近100億美元。
2)承運型代表企業:福佑卡車
承運型平臺側重承運本身,代表企業如福佑卡車。業務上以計劃性整車為主,比如快遞、快運的干線外包業務,業務周期長,但運輸時間、線路都相對固定,對運輸質量的要求比較高。
3)專業型代表企業:快成、拉貨寶、滴滴集運、恰途、物云通
專業型平臺的特點是做差異化競爭,聚焦于一定區域或特殊行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如:服務于能源危化品行業的拉貨寶,背靠山東煉化能源集團,主營山東區域大宗危險品運輸;服務于集裝箱運輸業的滴滴集運,主營天津港及周邊的港口集裝箱物流業務;山西快成,主要做大宗商品流通,如煤炭、新能源等;恰途、物云通,則是服務于當地的專線及網點,做區域內的運力整合。
(3)服務型:園區型、科技型、綜合型
1)園區型:傳化、卡行天下、天地匯、黑豹
園區型平臺的切入點就是有自己的物流園區,代表企業如傳化、卡行天下、黑豹、天地匯等。這類平臺運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直接服務于園區內的專線企業。
2)科技型:中交興路、G7
科技型的典型代表有中交興路、G7,二者都是「帶貨入局」,以車載傳感器、GPS、SaaS支持、大數據、車聯網等物流科技產品切入,以技術賦能物流企業,是典型的技術派平臺。
3)綜合型:路歌、共生、物潤船聯
綜合型平臺的代表企業有路歌,共生、物潤船聯等。這類企業的主營業務不僅是解決大小貨主、物流公司、卡車司機的物流需求問題,還能為客戶提供稅務合規、金融保險、車后服務、協助網絡貨運平臺資質申辦等綜合類服務。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無車承運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無車承運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無車承運人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無車承運人行業的市場規模、無車承運人市場供需求狀況、無車承運人市場競爭狀況和無車承運人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無車承運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查看詳情
市場現狀方面,2022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47.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4%,物流需求規模再上新臺階,實現穩...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余國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不穩固、不確定性較大;地緣政治格局深度調整,疊...
第一節 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發展分析一、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發展歷程農貿市場產生于改革開放之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