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具體表現為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貸款利率明顯下行。
近年來受市場漸趨飽和、在線貸款搶奪客戶等影響下,增速略為下滑;銀行無抵押消費貸款目前占比約達33%,在銀行持續投入更多資源建立數據風控體系及提升自主新客獲取能力下,有望成為未來銀行零售業務增量的新引擎。
今年以來,大型銀行的擴表速度也顯著快于其他類型的商業銀行。貸款是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端的最主要構成部分,銀行的資產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貸款增長驅動的。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從增速看,今年前7個月,大型銀行每一個月的總資產同比增速,既高于當月整個銀行業的總資產同比增速,又高于當月股份行、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各自的總資產同比增速,處于12.9%到14.4%的增速區間。當前,信貸需求不夠旺盛,銀行信貸投放存在瓶頸。民營企業和居民部門的信貸需求較弱,信貸需求更多地集中于大型政府項目。大型銀行資金成本低、資本充足率高、具備規模優勢,更擅長支持大型的、長期限的項目。
大型銀行對信貸的支撐作用正進一步增強,擴表速度也顯著快于其他類型的商業銀行。
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大型銀行具備的多重優勢及當前的信貸需求形勢,大型銀行的資產投放能力更強,在中國銀行業的信貸市場中的份額穩步上升。未來,可以發揮不同類型銀行的獨特優勢,讓大型銀行和中小型銀行形成合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8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電視會議,要求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日前表示,要發揮國有大行的支柱作用,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
數據顯示,大型銀行正如金融管理部門所要求的那樣,日益發揮出對信貸的支柱性作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資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資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近兩個月,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儲銀行這7家大型銀行的合計新增信貸,大幅多于中小型銀行。
具體看,在7月和8月,中小型銀行各項貸款分別新增-2482億元和4843億元;同期,大型銀行各項貸款分別新增6625億元和8705億元,分別較中小型銀行多增約9107億元和3862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信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信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
2023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具體表現為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貸款利率明顯下行。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1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1-7月企業貸款利率為3.94%,同比下降0.3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取得顯著成效。
2023年上半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55%和4.20%,均較上年12月下降0.1個百分點。6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9%,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8%,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5%,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均處于歷史低位。
在銀行信貸業務的運作過程中,部分銀行“重貸款發放,輕貸款回收”的問題仍然存在。這意味著銀行在信貸投放過程中過于依賴貸前調查,反而放松了對客戶貸款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和跟蹤,忽視了相關企業在實際經營生產中的動態變化和風險隱患。
人民銀行和原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持續做好貸前貸后管理;4月,原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貸款“三查”。這些政策將有助于推動銀行信貸業務回歸本源,讓更多資金真正流向實體經濟。
未來國家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此前,央行多次表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
預估下一個五年銀行無抵押消費貸款增速仍將維持兩位數的成長,高于整體零售貸款業務的增速,到2025年無抵押消費貸款余額占比可望與信用卡消費信貸余額并駕齊驅。預計未來將吸引更多新玩家入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信貸行業報告對中國信貸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信貸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想了解關于更多信貸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信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煤炭市場現貨價格主要受供需影響,波動較為頻繁。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出臺,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已逐步獲得成效...
隨著“碳中和”與“碳達峰”發展目標的提出,裝配式建筑天然的綠色環保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現如今,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
近年來,醫美消費市場蓬勃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約1975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可達3115億...
商業保理既能夠解決供應鏈上的各級供應商/分銷商資金短缺的問題,也可以成為企業盈利的另一個增長點,所以商業保理不...
火電具有地理條件要求低、技術成熟、發電穩定、可靠性高、可調性強等優勢,能夠應對極端天氣、惡劣環境等特殊情況。因...
有機食品通常是以商超和傳統流通渠道為主。然而在過去五年內,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蓬勃發展,我國居民消費方式的轉變,商...
微信掃一掃